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2019-01-30蔡鸥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产业内涵

蔡鸥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了旅游业的发展又同步推动了地区旅游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要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引言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品特点及服务内容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类产业,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文化本质要求其必须要先发展旅游文化,如此才能够保持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續发展。通过先进文化来引领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为文化发展搭建平台,通过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别具特色的山水风情,这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但是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交通不便利、经济开发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因而,必须重视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业的融合,如此不但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共生互融

从产业特质上来说,旅游业和文化业是难以分割的两个产业,现代旅游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文化方式开展进行,旅游产业之中的生产、决策、管理、交通等都会与各种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最为显著突出的就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旅游和文化之间,旅游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承载体。游客旅游的目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目的,游客往往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会要求感受不一样的外在环境。然而世界上所有地理环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差别在于每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是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让游客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需要一个载体来体现,这也是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原因。文化只有通过旅游作为载体,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而对于旅游来说,文化又是旅游的灵魂所在,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而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乏活力的。一个旅游圣地,必然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否则排除文化,旅游圣地不过是自然风光的集中体现,与世界上其他地理环境也仅仅是外在的差别而已,其内在涵养之间并没有特别之处。文化是体现在内涵上面的,旅游是体现在市场上面的,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可以起到彼此促进的作用。要站在文化的角度来开发旅游产品,找准旅游的核心;同时也需要站在旅游的角度去抓紧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文化可以利用渗透效应及辐射效应来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和品位,使地区旅游更具特色,和其他地区的旅游有着显著的产品差异性,使其具有核心竞争力。旅游者在体验旅游休闲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的影响,可以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游客审美体验的提高则可以促进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会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可以显著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所提供的文化交流及传播平台,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这不但保证了地区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也可以广泛地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达到保护地区特色文化的目的。所以,将文化产业市场化后,可以实现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将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价值。要实现旅游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及共同促进,把握好旅游经济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互动关系。

二、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不同层面的融合

(一)基于技术层面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科学技术进步促使了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同时也加快了产业之间的融合,技术的进步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当技术基础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产业之间融合发展。而技术创新,会改变原有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技术的融合会实现产业间的扩散。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间的“壁垒”不断被消除,产业之间会拥有更多的共享资源,技术边界也愈发模糊。要实现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就必须依托于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实现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制作的开发技术结合。只有通过新兴的技术手段,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才能让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均得到创新和发展。利用技术融合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一方面带动地区旅游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则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多的机遇,从而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广大提供一份助力。例如嵩山少林寺通过一部电影《少林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便是利用影视技术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起的成功案例,通过该电影既推动了嵩山少林寺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武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少林寺已经成为了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河南省旅游的重要圣地。

(二)基于产品层面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包含了文物古迹、民俗节庆、宗教文化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要素。这些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资源及基础,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一方面可以保证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延续,从而保证了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当地旅游产业开辟新的商机,吸引更多的游客,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旅游地区的居民带来额外的旅游收入,有助于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这种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保护的双赢。充分利用地区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软性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非常好的保护及延续,实现“以文促旅”。

(三)基于企业层面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

猜你喜欢

旅游业文化产业内涵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文化产业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