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文化自信教育

2019-01-30陈刚杨胜月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陈刚 杨胜月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孕育,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领会和外宣国家大战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延伸。基于此,青岛科技大学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接国家大战略,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加强师生文化自信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9)04-0101-05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case

CHEN Gang1, YANG Sheng-yue2

(1. Students Affairs Offic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5000 years development,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has accumulated the deepest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cultural roo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model, and the sourc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 valuable and rich resource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to understand and public the national grand strategy is an effective extens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ccordingl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align the national grand strategy, through a variety of forms to build ideological education platform, streng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ducation, and it has had the desired effect.

Key words: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任何一個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文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深厚的力量来源于文化自信以及文化支撑动力的充分发挥。这股力量和动力的源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载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命脉、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不断融入世界。中国人在跨文化交往中应持何种态度和立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从而凸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及其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应成为跨文化交流的理论指导,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真实、立体、全面地讲述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孕育,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这一切不但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且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同时,我们也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即所谓的“洋为中用”。高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面对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势力的博弈日趋严重的情况,肩负非常重要的使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不但有“兼收并蓄”拥抱世界的胸怀,同时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抱有强大的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①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融合释道建构的综合体系。其基本内容侧重“重人”“重德”“重和”。“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和内容,因为中国哲学本质上就是人生哲学和凸显中国人本主义文化传统。“重德”主要集中于孔子的“仁学”思想。“仁”的基本内涵是“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孟子针对道德修养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重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与西方强调将人与人之外的世界视为一种对立、对抗的“零和”关系迥然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贵和”精神使中华文化始终能以一种包容、和谐和共赢的姿态面对外来的文化。因此,作为缔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3]因此,我们在探寻国家与民族根本的时候,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石

中国发展道路的确立、理论的架构、制度的建立都不可避免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源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为此,我们要精准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本质和精髓,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否认,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亟待增强。但是,我们不能把西方后现代的问题当作我们的根本性问题而遮蔽自身,我们要坚定地完成自己的启蒙任务和古今之变。201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4]。中国模式贯穿于中国4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形成一系列的中国特色制度及政策方针,它既是中国对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战略回应,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达至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是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精华于一体,并且彰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担当和高度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中国特色的伦理文化。它强调崇尚人际和合、社会和谐、天下和平,蕴涵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这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的那样,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强大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因此,面对西方文化借经济全球化有意无意地强势入侵,应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的悠久文化瑰宝,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力量与纽带,而且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不断融合,日益具有持久创造力和生命力,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核—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必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历史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渗透性和感染力,达到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刻的思想艺术化的效果。因此,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起着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作用。

(四)领会和外宣国家大战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延伸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就是今天的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可谓另辟蹊径,借助地缘经济解决地缘政治问题,在避免与美国直面冲突的同时,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消解美国的战略围堵,全面培育和平崛起的战略空间和基础。”[5]1“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亚欧大陆的发展和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十分必要。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关键取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增信释疑,实质上就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过程。2015年3月28日,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動》中进一步强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民心相通”本质上是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有着和平象征的中国古代“丝路精神”蕴涵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理念,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确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但前提是必须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有效沟通,重视和加强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关系教育。“在对大众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还要实施以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和教师等能够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的这些群体的‘精英教育,让这些人掌握和深入领会‘一带一路倡议和具备必要国际事务知识,以便有意识践行和传播国家意志,提升国家形象”[5]8。这实质是官方外交向非官方外交的转变,更加有利于我国周边国家民众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理解和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大战略,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延伸与彰显。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性系统思想。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植根于农业经济,表现出一种“静态”特征: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等,这与西方文化中的重视分裂对抗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试图超越全球化所造成的贫富差距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探究世界各国利益支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几千年理性和生存智慧的积淀,它不仅解决了过去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问题,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也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和启迪,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和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养分[6]。这必将有利于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形成根植于本土实践、具有中国特色解释力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让“中国模式”的话语体系在与西方话语体系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壮大。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弘扬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作为术语,它的诞生与中国传统文化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速而遭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不断挤压,并且这种挤压趋势日益加剧息息相关。一些学者希望通过不断强化文化自信,重振民族士气。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文化自信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始使用。在5年后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文化自信,并赋予其可见性与重要性:“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7]。由此,我们的文化自信强调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在中国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二)新常态下弘扬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延伸。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8]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尽管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进入“深水区”,整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都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但是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为“中华民族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世界新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自信”[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自信“中国模式”由于没有像曾经的西方那样,走依靠武力掠夺其他弱小民族来进行资本积累的霸权主义道路,而是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所以必将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敬仰。中国所坚持的发展之路,与塞缪尔·亨廷顿等西方学者所强调的“文明的冲突”和“宗教使命感”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作为中国人应意识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到今天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10]。

因此,坚持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保持理性,以一种开阔的心胸,置本国发展于世界潮流之中。同时,文化自信要体现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个人既有行动勇气,又有道德担当;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国家既兴盛强大又圆融大气。这样的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历史、立足现实、走向世界、放眼未来的整体文化考量,也促使我们对文化建设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独创。这种文化自信既能够给国人提供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刻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又能够为他国、民族提供文化经验,在普遍性文化意义上提供一种民族性、世界性兼而有之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应有之义。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接国家大战略,加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11],而且“没有在文化和价值观领域发力,就很难引起共鸣、征服人心”[12]。中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技創新的前沿,责无旁贷地要为国家大战略主动担当和有所作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近年来,在加快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五有”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征程中,坚守教育初心,依托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优势,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结合、民用与军用技术结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植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化自信建设,凝聚起师生干事创业的“橡胶品格、务实作风、规矩意识和人文素养”,形成了独特的青科大文化。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分层实施文化自信教育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开展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进行国情教育,推动师生既具有工匠精神,又能坚守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失中国人之本色。

分两个层次交叉进行。第一层次,以青岛科技大学的教师为对象,首先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领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具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齐治平”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其次,以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进行国情世情教育。第二层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和深入学习领会“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对全校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世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既能守住道德与伦理底线,又能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线,经得起西方某些不适文化的诱惑。

(二)以跨文化交际为背景,搭建文化自信教育平台

结合以上两个层次的文化自信教育,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从教育资源、教育形式和效果评估三方面搭建文化自信教育平台。一是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世情教育的主要学术论点进行梳理、总结,结合相关专著、文章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进行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教育资源建设。二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从政治学、哲学和文化学视角,深入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重大国际事件的根源和中西价值观的本质差异等问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国情、世情和党情掌握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学习方式和课堂教育相结合,让师生了解真实的中国与世界。三是对文化自信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有效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使命感,提升其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素养。

(三)以对接国家大战略为导向,构建文化自信教育实践模式

一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二是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进课堂,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三是依托学生社团等,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组织师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音乐厅、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相结合的长效教育机制。

(四)文化自信教育成果彰显

通过研究性的文化自信教育,师生普遍认为,通过讲解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外的现实挑战,进一步深刻体认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从而获得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省、自悟,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加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中国模式,希望这一模式成为他国发展道路的选项之一,改变世人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特别是现代化道路的固有看法,以彰显其世界意义;另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国家战略观和国际意识的相应人才,架起中国人与他国受众之间相互了解的桥梁,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构筑起既体现自己的核心价值又能客观审视和吸收西方价值合理成分并为我所用的中国文化新理念,这是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大厦的基石。

综上所述,中国面临的国际现实极其复杂,但中国“走出去”势在必行,既要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利益也必须要承担起大国的国际责任,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打拼出自己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青岛科技大学将融多学科为一体的文化自信教育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师生充分认识到,无论社会浪潮如何转变,都会认同自己的国家与文化,并对所处世界有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并渴望在民族复兴和建构“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以彰显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论语[M].鲍思陶, 注译. 武汉:崇文书局, 2007:55.

孟子[M].万丽华, 蓝旭, 注译. 北京:中华书局, 2006:285.

习近平.纪念孔子誕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9.

毛泽东文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2 .

杨辉.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8: 1.

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25.

赵银平.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EB/OL].[2019-09-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

习近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_3. htm.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 1999 (1):2-4.

张喆.中国人自信的理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6:173.

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中正书局, 1981:3.

赵磊.“一带一路”建设亟须解决中企软实力“软肋”[N].学习时报,2016-09-19(2).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