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融合“职业精神”研究
2019-01-30尹勋锋
□尹勋锋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都追求并践行的职业精神。有学者对“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做了全方位的解读,即技术方面体现为具有专门技术技能、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行为方面体现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求实创新;态度方面体现为专注专一、认真负责、全情投入、高度认同、敬业乐业和坚持不懈;道德方面体现为师徒相授和立德树人; 价值方面体现为知行合一和道技合一[1]。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指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 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等等。
一、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症结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始终以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同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宗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过程,更多是以一种被动、强迫的方式,让个体参与到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而不是以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唤醒主体社会责任感的方式,这无益于职业教育的推广与可持续发展。”[2]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也不能例外。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几乎是照搬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体系下所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术体系,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受学术定位的影响较大,造成职业培养目标混淆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定位不准确,特色不明显的情况。
高职院校在学术上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术体系依附性较强,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很少,加之生源频临高考选拔的末端,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标准不断放低,无疑更加降低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其主体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被有效的彰显,学生群体基本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相对弱势,“以人为本”的理念,多表现在理论探索,缺少实施路径。”[3]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师应当清楚的分辨,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广大中小学校和大专院校输送合格师资; 而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职业人,则更多的进入到社会音乐文化单位。他们有的成为培训机构教师,有的成为企事业文化骨干。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应更加侧重实践技能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中融合“职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正是职业教育中“职业精神”的高度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技双馨的职业人,其基本素质要求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质量的职业素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第17 条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道德,包涵职业人对角色的认知以及保持优良的职业精神和状态。具有协调沟通人际交往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通识文化的博学多知等等基本能力和素养。职业道德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属性,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敬业、勤业、创业、立业都是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职业素质的高度体现。教师身体力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在精神上认同。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领会工作岗位的“职业精神”标准,以人为本积极实践,增强岗位能力。教师在“教知识”中,必须深入到“教人”和“教价值”的教育境界。在教育中,播种一种价值;形成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品质;成就一种人生。教师“培养人”是通过“教人”和“教价值”实现的[3]。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必须遵从学科系统的专业属性,脚踏实地,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如何遵从“职业精神”。
三、高职院校通过音乐传播融合“职业精神”
学者指出,“教学和传播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就是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教学”[4]。音乐教育是音乐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有意识的音乐传播。它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地把音乐内容传授给教育对象,有意识的影响受教育者,培养其音乐修养。笔者认为音乐教育不等同于其它形式的音乐传播特征,其在于它发生的环境、受众的层面都是有限制的,它的传播是稳定、连续而系统的[5]。随着消费大众艺术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精神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6]。而当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传播的力量,没有充分遵循音乐传播学的规律,去关注、研究并解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以及他们与学校音乐教学之间所存在的隔阂。
(一)信息技术助力发展音乐传播的“职业精神”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第5 条指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是音乐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教师通过教学进行音乐传播,对于音乐学习,已经不再停留在狭义范畴里的弹弹唱唱。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的研究专业领域知识,激发学生的职业责任心和使命感。如何适应当代环境,利用信息技术衡量“标准”,准确的传播音乐,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成为教学重点。教师需要以职业发展目标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传道、授业、解惑。
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钢琴能力水平,才能完成职业培养目标。然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有限的时间内,乐音通过节拍、节奏、和各种音型的有序结合给人以美的听觉感受。音符时值、音色、节奏等,每种音乐要素的偏差都会歪曲音乐的原本含义。没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就无法传播音乐的原貌。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感性的“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完整地认识钢琴学科,充分了解钢琴教学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钢琴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加自觉地、创造性地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自身的钢琴学习”[7],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选材音乐传播作品贯彻“职业精神”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其科学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习的迁移。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基本结构的概念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两方面。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学习迁移。他主张要给学生提供好的教材结构,它可以简化知识,给学生提供便利于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利于学习迁移[8]。
由于艺术学科的专业属性,音乐学科教学是在不同音乐时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作品作为学习对象。以专业技能课为例,其课程目标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类,找出学科中普遍性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必须使其具备一定的钢琴能力水平,而奏鸣曲的实践训练在学习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为不管是音乐的织体结构、句法,还是音乐层次以及更深层面的音乐表达都能在奏鸣曲的实践中获得。
海顿早期的奏鸣曲,篇幅短小、和声结构简练、音乐内涵易于表现。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基础,选择海顿早期的钢琴奏鸣曲作为学习教材便于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可见,在音乐传播的领域内,选择能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音乐能力的作品,是教师音乐传播能力的体现。
(三)精选学习方法强化“职业精神”
高职音乐学科教育要在短暂的大学三年期间,使学生掌握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并且运用正确的技能方法,提高其音乐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学者提出,“研究性学习是从工作或学习中选择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课题的研究与解决,注重有意义的问题的解决,是在积极学习态度基础上的新发现而导致的课题研究。”成年人学习的优势在于自主性强,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由“职业精神”引出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十分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论是什么基础的学生,都必须针对一些已经存在的事实(学习情况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发挥最大的学习效应。
1.提升音乐传播能力。音乐艺术本身的学科特点,就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我们主张必须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扬“职业精神”,主动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确定最需优先解决的问题,从而设定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避免他们片面的理解问题。还应在专业技能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严格统一的实践要求,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思辨有据可循。
以音乐作品传播为例,针对海顿奏鸣曲的演奏技巧或风格处理的问题,教师建议学生以网络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海顿每个创作时期的音乐特点:海顿的奏鸣曲由简至深,创作分为三个创作时期,早期(1700-1767)、中期(1768-1788)和晚期(1789 之后)。海顿早期奏鸣曲主题与副题的对比手法简单,主题结构短小、和声简练、音乐的旋律性强,音乐内涵易于陈述。其音列整齐,没有太大幅度的音距变化。音乐发展以邻近的音符为主,在弹奏空间上为五指原位的基本弹奏手型提供了训练保障。手指触键扩度几乎不超过八度,不易造成肢体紧张。尤其是奏鸣曲中多种装饰音的反复出现,可以有效地训练指尖敏感度,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补益。针对高职学生基础,教师选择海顿早期奏鸣曲作为音乐实践曲目,可稳定弹奏手型及规范奏法,强化手指敏感度,提高音乐表现力,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少走弯路,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合理的为学生挑选充足、准确的学习资料作为素材库。鼓励他们积极聆听、反复观摩音像资料。结合相关音乐理论,培养专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教师的正确指导必定会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带来健康活力。
2.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在演员职业技术上,要研究作曲家年代及其相关时期的器乐特点。例如,海顿时代的古钢琴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变革,总体而言,音色干净清脆是当时古钢琴的器乐特点。手指动作灵敏、颗粒流畅的弹奏方式,则是表现海顿作品必备的技术概念。
教师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研究海顿的音乐创作,使其了解海顿不仅是“交响乐之父”,而且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贯穿了其一生的写作生涯。海顿开创并发展了奏鸣曲式,为古典乐派的创作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学生通过对海顿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研究赏析,可以发现一问一答、相互倾诉等都是海顿的常用的语气特征。海顿的钢琴音乐中存在类似小提琴音色的华彩乐段,或是宛如低音提琴的相互辉映。在演绎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时,要充满关于交响乐队的多声器乐想象力。一名合格的音乐传播者是对器乐富有丰富想象力的,也会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充满创造力。
“相比与传统学习中强调的知识传递、接受和建构,网络扩张的过程更注重培养学习者与异质性知识连接的能力。而这种连接的能力,正是工作者职业能力的核心体现”[9]。研究教师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加之课后精益求精的实践训练,学生对海顿常用的音乐表现手法和民俗化音乐语言即可驾轻就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舞台实践,传递海顿乐观向上、自然淳朴的音乐特性。依此方式,学生逐步掌握作为一个舞台演员的职业技术。
3.提升研究思辨力。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组织相应的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与学习网络的反复互动,可逐步向解决问题的方案逼近。研究性学习与专题教学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加增强音乐传播作品的职业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触类旁通,设计如何以音乐教师、舞台演员或文化骨干的身份进行音乐传播,如何将“职业精神”发扬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通过海顿钢琴奏鸣曲的专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延伸理解整个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根基。教师利用音乐传播的方式,传授古典主义音乐作品所特有的健康、平衡、质朴的音乐特质,提升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舞台应用能力。
综上,以音乐传播为例,其目的就是实现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之目标。让学生学会自觉地把从信息技术平台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职业学习的研究中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地深化岗位实践,建立职业操守,树立职业信仰。
四、结语
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不是教授一些简单的弹琴、跳舞、唱歌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培养目标要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将“职业精神”这种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融入到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这种职业精神培养往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时,必须将其放到现实情景中进行锻造。“高职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才能真正感受、获得这种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10]优化职业能力,推广以音乐传播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将成为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