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2019-01-30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建设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多样的社会思潮中,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辨别不同价值观,有效应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路线方针、理论政策根植于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心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地区根深蒂固、开花结果,使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真诚认同,思想上形成共识,意志上高度统一,从而产生内心的坚定追随、行动的果敢自觉、落实的卓有成效,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55个民族,截至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28.6万人。对于内蒙古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下更好更快地建设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意义就更加尤为重要。

一、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实现程度,影响着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重视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活动和经济建设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主题。在当前我国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以及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实践活动的推进日益凸显。而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更是防止和抵制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考虑,绝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基于价值冲突基础上的利益冲突可谓是时而明火执仗,时而暗度陈仓。意识形态问题与国家安全、金融安全和国家利益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渗透与经济扩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

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更要采取更多有力有效措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真正的丑恶嘴脸,意识到资本主义思想价值观的腐朽,着力提升把握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能力,增强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的能力,拓展意识形态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势及增强统筹协调的能力,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

二、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基层的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材料和述职报告中涉及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的内容不够,有的班子成员轻描淡写甚至没有提这方面内容;对层层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措施还不硬、要求还不严,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逐级弱化,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和嘎查村党组织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没有实现。

2.意识形态工作不够深入具体。对社科理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民族宗教、网络空间等意识形态重点领域的风险点梳理不够全面、清晰,具体管理规定不健全,在细化管理、化解风险、形成制度等方面,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有效措施不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3.对意识形态领域正面引领不够。对意识形态领城蔓延的错误思潮开展正面教育引导不够,一些基层地区主流新媒体虽然能够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宣传报道,但存在模仿和照搬的现象,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强,挖掘解读不够,生动鲜活不足,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符合宣传报道特点和宣传报道规律的稿件不多,时效性不强。

4.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还不够规范。党校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实效性不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夺”青年的政治站位意识不强;社科机构不够健全,当前一些基层地区社科联还没有正式成立,还需要进一步将工作细化,发挥应有作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规范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上不够科学有效,一些地区对于阵地管理还属于形式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合实际的机制进行规范和约束,还缺少增强意识形态管理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方法不够科学。工作方法比较简单,仍然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文件化、会议化比较严重;在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培训班中“学而不实”的情况依然存在,许多课程虽然按照中央有关要求进行课程编排,但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学有所得”无法考评;对意识形态问题稳控多、预防少,在加强理想信念的系统性教育、培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性、预防性工作开展不够。

6.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力度有待加强。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组织领导责任不强,在统筹协调、人员安排、资源配置上还有差距;统筹网上网下两条战线协调联动力度不足,网上问题网下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未能形成齐抓共管、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各级领导干部懂网、知网、用网能力不佳,不能把握舆论宣传引导时度效,不善于用网络媒体,导致工作手段较为单一,对突发应急处置还有待完善。

三、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1.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习总书记讲“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极端重要位置,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加强民族理论教育和引导,使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从心里向着党、从行动上拥护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各级党委会议和各类阵地、责任主体抓意识形态工作清单,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建立意识形态考核问责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严肃追究意识形态工作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以刚性问责倒逼任务落实。

4.加强工作监督检查,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各级党委(党组)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同时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作为巡视和巡察工作重要内容,加强对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意识形态责任的巡察监督,集中发现和解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5.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办法,强化意识形态日常工作。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方案,分别对各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宣传部门、11类意识形态阵地单位制定考核目标,对于意识形态领域重点单位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并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作为日常工作目标融入其中,分类研究考核办法,切实解决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

6.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建设能力。按照中央的要求配齐配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配齐配全基层宣传委员,并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改革,提升运用新媒体建设意识形态能力。提高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能力,增强传播针对性和时代性。

综上所述,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目的就是使各族群众在思想文化上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成为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原则,从而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一定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央支持、发达地区支援和自身奋斗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祖国统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不断做出新贡献,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