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建构,发挥场馆教育功能
2019-01-30◆
◆
(南通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处)
近几年,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儿童青少年校外教育,纷纷建立运动场、科技馆、少年宫等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仅2012年,全国就建设博物馆4700个,平均每年以100个左右在增加。不过,最近有报道,一些地方新建的场馆,要么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要么成了培训机构“兴趣班”、“特长班”的培训场地。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中小学却在重复投资,在校园里建设“室内自然实验室”,其结构、形态、规模几近城市自然(科技)博物馆。这种现象突显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场馆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联姻,积极拓宽场馆功能,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场馆建设应该转变理念,全面定位其功能,在场地、实物布置和人员配备等方面考虑教育功能的发挥
美国学习改革委员会将“场馆”定义为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资源的总称,既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在内的室内机构,也涵盖动、植物园、体育场、活动基地等室外场所。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在场馆建设中,往往追求“大”“新”“奇”“特”,很多专门性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建设可能都是出于需要,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不能只追求数量和名称,更应该考虑这些博物馆、科技馆的功能发挥。笔者以为,场馆建设中除了要考虑场馆的常规要求外,还应该考虑如下方面:
(一)在建设理念上,要将场馆从“神圣的、存放知识的殿堂”“保存文物的地方”转变为公众参与、互动、接受教育的场地
博物馆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保存和传播地,更是一个社会的历史记忆。西方文化中的“博物馆”,其“博”不仅囊括考古、历史、自然、科技类,还涵盖美术、设计和收藏等内容。在美国,甚至植物园也归于博物馆之类。涵盖面广,信息丰富。西方一些国家的博物馆也曾有过主要用于小部分精英研究、展示的阶段,但在近代化进程中,他们在博物馆建设和功能定位方面开始转变理念,场馆由收藏、展示为主,转变为吸引大众参与,实现大众教育功能为主。例如,德意志历史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细分到了成人、青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等不同类型,而每个类型中又有不同的主题。再如奥赛博物馆,其作品以印象派等现代艺术为主,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但该馆针对小学生专门开辟引导性游览,讲解员选取在美术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带领小朋友们围坐在作品前,讲述作品故事,以“讲故事”为主要游览线索,引导小学参观学习。
(二)场馆设施和陈列物应该兼具“地方性”与“共享性”
当前,许多地方的博物馆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贪大求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深挖不够。笔者曾经参观过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与我们一些地方的比算是“小弟”,但这个博物馆集中陈列了约克地区的历史,特别是古代约克郡人的生产工具、居住房屋、移民迁徙、生活方式、动植物等。在我们参观的同时,一组组由博物馆人员和学校教师引领下的学生也在“考察”。后来知道这些孩子是在“上课”,利用博物馆学习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他们的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等课程都可以利用博物馆学习。从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国外场馆的设计和布置就已经考虑到了为当地学校、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学习服务,充分注意到了地方性和共享性。
(三)场馆应该配备具有教学能力的“场馆教育员”(museum educators)
我国的博物馆、科技馆一般配备讲解员,主要是接待和讲解。国外场馆在人员配备上,除了讲解员外,一般还会有“场馆教育员”。这个岗位人员负责引导学习者(包括成年人)在每个展品区域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有意义的展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馆内资源,辅助甚至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角色。他们都经过专业培训,特别在与不同人员沟通、场馆资源与学习整合利用方面有相关能力。澳大利亚一所小学的学生利用社区图书馆探究“大米”主题,图书馆的“场馆教育员”配合学生,为学生提供大幅的世界地图,帮助孩子认识地图,教小孩子怎样在地图上查找生产稻米的国家和地区……场馆教育员实际上承担着校外教师的角色。
(四)场馆应该沟通学校,了解附近学校的需求,为学校利用场馆预设教育方案
场馆应该主动与周边的教育机构联系、推介。这方面,一些国家的场馆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德意志历史博物馆以该馆公共教育部牵头,柏林十几家大型博物馆每个月会针对公众教育活动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与柏林的一些教育机构联系和协调。学校可以通过网站、宣传册以及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向包括附近学校在内的社区介绍学校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场馆应该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掌握附近学校的教学计划,在场馆的时间、空间方面预留供学校利用的计划和方案。同时,场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供学生假日自主学习活动的项目,吸引青少年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利用场馆进行多样化学习。
二、学校应该积极主动衔接场馆,充分利用场馆教育资源
(一)学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教室-课本-讲授”的学习模式,发掘场馆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和合作精神等素质的功能
美国学者克努兹在《我们如何学习》中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包括“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在内容维度,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学习全部内容,通过场馆学习,可以发展学生包括理解原理、文化体验和学会人际交往等能力。Rickinson研究也发现,类似科学博物馆的学习环境会带来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成果,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交际等方面。从在动机维度看,Bartels等研究发现,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公园等所谓“非正式学习”环境,能够减少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压力、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同时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在互动维度,场馆教育中有各种人际互动,尤其是在非正式学习中,儿童需要与陌生参观者一起组成临时学习共同体,这为儿童的人际沟通、合作能力锻炼提供了机会。
(二)学校教育者应该主动沟通场馆,争取场馆支持,充分享用场馆教育资源
1.学校领导、教师应该熟悉和主动沟通场馆,了解场馆已有的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征,与场馆沟通,结合场馆时间、空间、资源等条件许可,制订场馆利用计划。笔者近期的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就像驻扎在社区中的军事基地,很少与社区互动,不仅校长、教师都不太了解社区究竟有哪些资源可供学校利用。所以,当务之急应该转变学校办学方式,开门办学,主动利用是学校扩大教育资源,争取全社会真正关心和支持教育的有效策略。
2.教师应该将场馆教育资源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等课程开发中,设计若干探究主题,促进学生利用场馆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用更加开发的理念与视野来组织学生学习资源。我们的一些学校习惯于单打独斗,比较缺少寻找和共享资源的习惯。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在鼓励教师沟通和了解周围社区的场馆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将场馆教育资源纳入课程开发视野,尽可能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引导学生学习。
3.学校应该为学生课外和节假日利用场馆学习提供时间。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学生从早到晚基本上被“圈”在学校的教室里,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学校可以通过设计学生课后学习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利用社区场馆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将类似的学习任务安排在节假日,促进学生利用场馆学习。
综合起来看,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需要场馆、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场馆和学校要相互沟通、合作,双向建构,从时间安排、空间布置、资源准备、项目计划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筹划、设计。在场馆和学校合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双方需要解放思想、开发心态,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各自目的。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政策规定与效能评价层面引导场馆与学校合作,使场馆和学校彼此愿意走到一起,这样的“联姻”才可能会具有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