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交替”的广东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01-30◆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服装业是广东省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服装专业是一个老牌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本专业,特别是民办高校,招生人数较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应市场要求培养出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服装人才并立于不败,是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对接的原则,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更新教学观念,使得服装专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一、区域产业条件下,广东高职服装专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服装业也发展迅速,服装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广东省是我国服装发达地区,特别是牛仔产品,产量占全国70%,占全世界20%以上。针对市场需求,服装设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大,服装设计专业在广东地区就业和发展的前景都非常看好。伴随着广东省服装设计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状。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服装公司和行业协会反映的常见问题。在薪酬方面,一些高级设计和技术职位的月薪超过1万元。近年来,服装毕业生就业率已超过98%,这也证明服装市场发展迅速,学
二、以“工学交替”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服装设计业的蓬勃发展,服装设计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为了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真正学习他们的优势,大学必须不仅要在专业课程中科学、有效,并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情。只有这样,培养的设计人才才能真正被社会所利用。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建立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场所相适应的真实或模拟专业环境,使培训基地成为:区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和推广基地。
广东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近几年更加深化了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实现专业和行业(企业)职位之间的无缝连接;积极开展工厂,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工作和学习交替”,完成教学任务,为企业,社会定位更多的设计人才。同时,积极组织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进行社会实践“工学交替”,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学中赛、赛中学,每年积极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服装设计大赛、服装技能大赛,以此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综合实操系统化水平。
三、改革与实践内容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各专业的社会生产机构,包括企业和公司。它们的主要功能;一是完成各自特定的生产任务,保证企业或公司正常的管理、生产、销售、服务等运作流程。二是承担着为学校学生提供社会生产实习指导、“工学交替”的实践学习的任务以及科研开发的任务。学校内外的培训基地有机结合,形成功能性教学和培训基地,确保学生学习使用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学习,实现产学研结合。
以广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创新为目标,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提高创新创业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结合建设原则,课程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型,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开展以下“工学交替”的实践内容:
1.企业认识实习(初始阶段)。在课程开始前的假期,安排学生以分散的形式进行二周的企业认识实习。目的是了解服装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及产品开发流程,使学生对产品开发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的依托“基地”建设的“工学交替”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通过穿插安排配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教学基本知识。
3.依托“基地”建设的“工学交替”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课外实践。教师通过课堂辅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只能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剩下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
4.将企业新产品开发任务作为学生综合设计案例。课程的最后一次综合设计实验,通常选择品牌公司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进行模拟公司的技术开发实验,学生完成的作业,通常由企业技术专家和老师共同点评,分析作业的优缺点,以此提高学生对服装结构构成技术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5.企业认识实习。完成课程后,学生将进行第二次商业实习,但是,实习的要求是不同的,希望学生们能直接参与企业研发中心的产品开发,将所学的立体成衣构成技术直接引用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通过依托“基地”建设的“工学交替”创新创业实践,从工作中深刻了解产品开发技术工作的特点,了解面料、工艺、成本等因素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深化学生对所学服装的三维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
四、实践与研究方法
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战略合作,成为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深化人才培养:
1.公司每年安排学生参加公司举办的“服饰品牌创意设计大型订货会”,进行了校外实训基地的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活动。在公司设计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们开展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科学,服装制版,工艺,服装会展等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的现场教学活动;CAD应用分析指导等。
2.公司选派一批设计与生产专家作为学生的导师,对学员进行企业文化、客户沟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服装材料知识、服装设计实训等内容的培训,为公司、社会培养了大批行业高端人才。
3.公司建设了“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为学院教师培训、锻炼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场地。
4.公司不仅积极推动校企合作,还选派多名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承担了院校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设计专业教研、教改、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5.教学手段多样化,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培训室,创建虚拟工作室,虚拟工艺品等场所和手段,创建实战和模拟教学环境,并将教学活动定位于互动复合活动。同时,利用校外培训基地开展“工作交替”社会实践,它将使学生能够在上学期间接受能力后培训和完成关键技能。
五、实施计划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充分发挥作用。基础高科技设备的功能和发展为社会提供技能评估,技能水平评估,材料检验和测试,实践培训,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其开放。
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要充分结合人才的应用,制定规范和特点,避免纯技能训练的内容,选择“适用性”作为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选择基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组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企业发展优势,形成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的多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服务性原则,树立全员服务先导意识,以服务企业和社会赢得支持、赢得合作、赢得发展;坚持职业性原则,遵循全过程就业导向理念,以职业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实训环境;坚持开放性原则,实施全方位开放办学战略,以开放思维打造育人平台、实施双赢策略、形成长效机制。面向广州,辐射珠江三角洲,培养具有足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强大就业竞争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艰苦的努力,院校要对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培训室建设,校企一体化,订单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也越来越满意,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本专业,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十三五期间,开发订单教育,与企业共同确定教学内容。
3.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十三五期间,服装专业将继续与相关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够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充分发挥作用。基础高科技设备的功能和发展为社会提供技能评估,技能水平评估,材料检验和测试,实践培训,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其开放。
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科内容的选择,实践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广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依托“基地”建设“工作交替”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创新与创业,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实践。
最后,依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广东省,广州服装设计协会联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无缝专业行业(企业)的位置;积极开展厂中学,校中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接受几年能力岗位培训及完整的关键技能培训。高品质的企业合作,以建设创新型和创业基地,切实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对于企业、为社会定向培养更多的服装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