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实践

2019-01-30宋文学朱宝胜祝冰青

职业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中心

宋文学,朱宝胜,祝冰青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0 引言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教育平台,核心是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重点是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1]。我院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于2015年年底获批,它不仅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培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的一个根本平台。

通过建设,拟将我院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成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平稳、综合效应显著的一流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使它真正成为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和技术升级培训基地、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认证培训基地,成为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以及建筑工程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基地,实现中心功能目标。同时,引领与带动行业、学校的共同发展。

1 中心的建设内容

1.1 完善中心功能,建设“生产性”实践教育中心

(1)校企通力合作,设计开发实训项目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的思想,基于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实训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学生通过系统实训后,能够具备以下技能:

①读懂施工图;②掌握施工测量技术;③熟悉施工工艺、方法;④掌握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方法;⑤掌握质量控制方法、监理手段;⑥掌握材料、构件及结构检测技术;⑦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及工程实用软件使用技术;⑧掌握技术标、商务标编制技术和项目资料管理技能。

(2)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培训服务

积极承担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任务,积极承担行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提供有效途径。

中心依托政校企联盟,面向社会,以合作企业和相关职业院校为基础,加大学校人才和技术培训力度。形成覆盖建设行业各工种职业技能、现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的多层次技术培训体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联合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积极承担校内及社会学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不断为行业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国家基本建设。

建设期内本中心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服务项目包括:测量放线工、焊工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员工培训等职业培训,研究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推广项目。

(4)增强生产服务能力,促进技术能力的转化

在与安徽省内多家公司合作建立生产性合作企业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生产性企业的生产能力,继续拓宽研发中心的技术服务范围。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企业技术难题等研究,面向全省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促进技术能力的转化。

(5)开发校企合作教科研课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实训项目设计、开发,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研究解决工程项目技术难题等等,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团队的整体实力(包括科研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等)大大增强。

1.2 完善中心管理制度,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对接建筑产业,联合建筑行业和企业,进行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制度建设。同时,研究制定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中心长久、稳定、高效地运行。

1.3 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成果共享

与企业合作开发制作建筑施工工艺过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平台共享、网络互动”的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学院校园网上资源共享。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1)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库建设

通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要素,并与行业、企业标准深度融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工作岗位范围、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并汇编成文字材料,构成专业教学标准库主要内容。

制定《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建筑屋面及装饰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项目管理》6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2)专业信息库资源建设

通过与国内建筑企业的密切联系,收集建筑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的信息,建立建筑企业档案,形成专业信息库,为专业建设、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3)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建设专业网络化课程,完成配套教材、教学课件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资源建设,所有教学资源将通过学校信息平台对外发布,以此推动网络化课程建设和网络化课程标准建设。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课程试题库和网络学习系统资源建设。

(4)专业视频动画资源库建设

收录、开发、制作与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及设备安装、工程管理、计量计价等密切相关的工艺流程视频、操作规程等专业技术视频和动画,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5)学习评价库资源建设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评价体系,建立高职教育特征明显、工学结合特色突出,能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学习评价标准,丰富学习评价库的内容。

(6)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虚拟仿真、BIM、VR等技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形成建筑工程专业虚拟仿真、VR体验式实训资源库,使专业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在网络中进行设计部署、项目建造与管理等。

2 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巩固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应建立与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巩固、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建筑企业档案,形成专业信息库,把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同时,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考察、调研,及时了解掌握行业企业的真正需求,以此为切入点寻求每一个合作机会。

2.2 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

中心的顺利运行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因此需注重人才引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素质一流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教学团队[2]。

2.2.1 用人机制改革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其中,尤其应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需完善兼职教师的引进、培养、管理等制度,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使其能够扎根于教学团队,乐于为团队拼搏、奉献,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工作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能够参加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全程参与学生培养工作。因此,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于行业发展能力为重点,积极协调外部政策环境,完善内部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环境。

2.2.2 团队师资培训

通过实践锻炼、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团队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其能够承担该中心的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科研”等服务。

2.3 提升教学、服务能力

围绕中心“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科研”五大功能,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主动提升基地服务能力: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共同进行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开发;共同进行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共同进行社会专业人员的技能考评;共同进行产品订单承接、生产、施工安装;共同进行专业技术的应用研发、质量问题处理。使该中心真正成为高校内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真正成为行业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和技术升级培训基地;真正成为专业人才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认证培训基地;真正成为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践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技研发、科技推广与科技服务基地[3]。

2.4 完善资源平台建设,提升社会价值

与企业合作开发制作建筑施工工艺过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学校先进的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实现“即时学习”和“终身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岗位工作提供专业能力保障,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条件。

同时,通过对网络服务平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我院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成功经验、优质成果等素材上传至网络平台,与他人共享。为他校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中心的价值地位。

2.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就业质量

一方面,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与对接职业技能的课程标准,全力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术过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努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包括学校、用人单位、家长、毕业生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的内部教学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设立专门组织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定期反馈相关信息。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与社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 中心的建设效果

中心的建成增强了中心本身的“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科研”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能够满足本校乃至他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扩大该中心的“教学”功能;能够为企业开展直接有效的职业培训,扩大该中心的“培训”功能与能力;能够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扩大该中心的“技能鉴定”功能与能力;能够积极与企业合作,将更多企业引入校内进行实际生产,扩大该中心的“生产”功能与能力;能够积极与企业及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发、专业技术应用推广,扩大该中心的“科研”能力。

中心的建设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研发、服务效果显著

中心的建设使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进一步完善,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面向社会服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共享性平台。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与行业企业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互动”的思路,建成功能齐全、质量一流的“多功能开放式”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满足校内师生、外校、企业及社会的需要。向本专业学生开放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实训项目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实际生产技能,能够顺利地从事岗位工作,实现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无缝对接;向专业教师开放时,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教学科研能力,为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开发提供研究平台和设备;向周边区域高职类院校开放时实现设备共用、资源共享;向企业开放时承担职业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应用及推广工作、扩大生产服务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向社会开放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通过该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在全省和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产生强烈的影响,为一线上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

3.2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高

通过中心的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实训项目、实训标准等,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学生毕业前就能够完成岗位技能培训,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技能要求提供保障。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管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形成稳定、有效的质量保障评价体系,使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受益[4]。

3.3 教、学、研资源丰富,他人共享空间广阔

通过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制作建筑施工工艺过程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平台共享、网络互动”的专业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网上资源共享。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教学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为他人提供更为广阔的分享空间。

4 结语

建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工程实践中心建设以及教学实施。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强调以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强调以职业能力为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结合实际,以实用为主”; 教学实施方面强调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实效为目标。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与探索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和举措是成功有效的,希望我们的经验能为其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