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解读的多样性

2019-01-30崔新宁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反义词参考答案课文

崔新宁

一、要有批判的眼光,不能人云亦云

何其芳在《谈读书》中写道:“这也是一条我的读书经验:应该批判地读书,应该养成批判态度与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在实践中运用批判。当别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可以从批判的角度来思考,唱个反调:“不妨停下你的脚步听听也无妨。”想一想有没有道理。当别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不妨问一下自己或问一下对方 “三寸不烂之舌,抵百万雄师”,百万雄师里有多少个“臭皮匠”?钱学森回国时,美国军方的一个官员说我宁可枪毙了他,也不让他回去,这家伙抵几个师。请问几个师里有几个“臭皮匠”。或者你就干脆地反问一下自己: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吗?智慧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问一下,驳一下,总能有所发现。

二、要想做到解读的多样性,必须拒绝参考答案的先入为主

现在的参考资料铺天盖地,五花八门。这对其它学科也许有好处,但对语文学科却有很大的害处。最大的害处就是对学生的愚化和对老师正常教学的干扰。

对学生的愚化已经存在,但我们还没有引起注意。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要你说出“见义勇为”的反义词,不管你能不能说出来。问到这个问题时,你就会立即开动脑筋去思考,可能你会想到“见利忘义”或是“隔岸观火”等。可是,如果在题的旁边就注明着答案,明确地写着“见义勇为”的反义词是“袖手旁观”,你还会动脑筋思考吗?数学的答案给你了,你不一定能把解题过程写出来,语文的答案给你了,你就失去了思考的过程。而对语文来说过程是最主要的。学生有了参考答案,就少了质疑、发问、寻找的过程,久而久之,就被愚化了。对语文老师来说,参考答案使老师变得尴尬,就好比说相声的抖包袱一样,老师高兴得正讲着呢,学生就已经把包袱给抖了,老师马上就会感到情趣皆无,更不要说学生看着答案听老师讲了。

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如果让参考答案先入为主的话,你再想有所发现就困难了,先到的就成了主人,对后来的就有排斥性,要想产生新的想法就难了。所以要想做到解读的多样性,就得拒绝参考答案的先入为主,等自己深思熟虑之后,再对照一下参考答案,这时候就会有所发现。参考答案应该在千思万虑之后再出来的。

三、运用创新思维,才可能产生解读的多样性

从创新角度看:“当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思想时,每个人都错了。”我们常常习惯于“人云亦云”,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走着别人走过的路,干着别人干过的事。要知道社会进步是靠创新来推动的。勇于走进“禁区”,打破条框框的束缚,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换个角度想问题,尝试“不按常理出牌”,才有可能采撷到丰硕的果实。

当我们都养成了同一个思维习惯时,创造的火花就熄灭了。课文是新的,学生是各不相同的,感受课文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学生的经历、文化程度、情感体验是有差别的,对文章的解读肯定各有各的不同。

同样的话,有不同的解释,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一定会有不同的解释,也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就没有“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呢?按理说,我们的学生正值思维最活跃的年龄,个人喜怒哀乐也不相同,应该是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为什么就寥寥无几呢?原因就是我们的思路不开阔,我们的思想被先入为主的参考答案束缚了,我们创新的思维生锈了,我们创新的勇气被扼制了,我们创新的意识怠惰了。我们应该找回我们失去一切,还语文阅读以活力。我们老师应该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睿智,给学生以鼓舞,给学生以启迪。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活跃起来,就会生机无限,意味无穷。

猜你喜欢

反义词参考答案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认识反义词
背课文的小偷
反义词 大不同
找找反义词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背课文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