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打工文学”中的人文情怀
2019-01-30党月玲
党月玲
“打工”是广东方言,“打工文学”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广义上讲,“打工文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它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打工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底层打工者的打工生活。
一、“打工文学”的由来
“打工文学”真实反映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和对世俗的欲望以及对底层生活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催生了“打工潮”。大量农村青年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带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摆脱贫困生活的强烈愿望,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形成了“打工族”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生存,他们选择放弃祖辈流传下来沿袭多年的谋生方式,从偏僻落后的乡村走向陌生的城市,开启了漂泊与打工的生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劳作的间隙和空闲之余,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以自己的打工生活为题材谱写出反映底层真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作品涉及有关农民工对自身的出身、生存、生活、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困惑与思考。
生存的艰辛和现实的重压让打工者明白,城市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传说,虽然迫切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却每每处于无门可入的尴尬境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城市漂泊,虽不属于乡村,但也不属于城市,终日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之中。带着心灵的伤痛、带着对城市生活的迫切向往、带着被现实排斥的痛苦挣扎,在城乡文明的冲撞下,他们提笔抒写自己的打工生活以及被城市所排斥的边缘生存状态,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打工群体中的一批文学爱好者开始走上文坛。随着反映打工生活的文学作品的大量问世,“打工文学”逐渐蔓延。“打工文学”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关注点和切入点,其作品往往反映的是自身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漂泊经历,展示他们在城乡夹缝中艰难生存和坚强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们渴望融入自己打工的城市、得到城市认可的强烈愿望,给当代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打工者在承受现实严重错位的同时,还要承受生存的艰辛、居住环境的拥挤嘈杂、待遇的不公、外界的隔阂、心理的迷惘以及不被城市认可的不安全感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他们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让他们倍感焦虑和压抑。他们的作品往往关注的是自己的悲欢和生存的痛苦,写作的视角从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折射,以宽大的胸怀对人性中的善与恶进行深度剖析。透过他们苦难生活的自身经历,对自我心灵进行探索和解读,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他们对打工者的世俗欲望和心路历程加以关注,并发出关于个体生存、权利、平等的呐喊。
二、“打工文学”中人文情怀的具体表现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价值、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1.关注农民工自我和人格意识觉醒
“打工文学”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工文学目前多是描述打工者的辛酸,内容包罗万象,如写拖欠工资、身份歧视,或是打工者的遭遇等等,有些则是描写农民工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灵魂的斗争,表现出人的自尊和尊严,但“打工文学”不能只停留在“吐苦水”的层面上,而是应该用更多的笔墨反映农民工的精神世界,如自我意识和人格意识的觉醒、道德重建、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题材,从而让“打工文学”走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2.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打工者经过多年和城市的融合,这个过程是从简单的倾诉向城市艰难融合的历程转换,打工者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紧张的。“打工文学”要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心世界,从外向内拓展,而不仅是从外在的角度描述他们,而是要进入他们的内心,反映他们心灵的焦虑,要由外向内走。
3.关注被书写者的精神内涵
“打工文学”应更多关注被书写者的精神内核和精神状态,人物的精神状态更应是文学把握的灵魂内核。现实生活中描写柴米油盐的作品很多,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打工文学应让后人感受到被书写者的精神状态。否则即使物质富有了,精神没有提升,便仍然是贫穷者。
4.更加突出人文情怀的感召
打工文学和任何题材作品一样,都是以人为中心,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鲜明的人物性格,打工文学要努力塑造符合时代要求和心灵要求的形象,在积极保持时代气息的同时,更加突出人文情怀的感召。更多的挖掘出人性的光辉、人性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