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30魏飞
魏 飞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2640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公共卫生机构的岗位职责不再仅仅是卫生防疫,而是形成了由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八个归口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必须有更大的提高。
一、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公共卫生硕士是为公共卫生部门,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卫生项目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和医院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的高级人才[1]。
2.学生就业方面。根据对19家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单位毕业学生的调查,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单位主要分布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医学院校与科研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在医药企业等部门。
3.专业设置方面。我国公共卫生硕士包括以下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妇幼保健与儿少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检验、健康教育与行为医学、卫生毒理学[2]。
二、公共卫生硕士培养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国务院学位办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将我国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求学员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3]。欧美国家开展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相对较早,培养模式较为成熟,他们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是使学员能够独立地、科学地开展预防及健康促进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价以及参与卫生及社会服务的计划与管理,与其相比我国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则定位较高而且不具备适应岗位胜任力的能力[4]。
2.课程设置。公共卫生硕士的课程是在参照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定量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公共课程而形成的,这样的课程配置偏离了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未能达到如期的培养效果。在课程内容上控制在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单一,淡化了卫生服务的整体服务能力,未能体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使得学生在社会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实际工作中所需求的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5]。
3.社会实践。缺少公共卫生硕士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学生在社会实践学习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大部分院校公共卫生硕士的实践基地业务口相对狭窄,层次也不尽相同这将难以满足不同方向公共卫生硕士的社会实践要求;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学校没有制定明确的社会实践计划或者大纲,缺少对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的评价和跟踪机制[6]。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内涵
21 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 年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中[7],号召各医学生培养单位要继承百年前弗莱克斯纳的变革精神,针对医学卫生人才培养中暴露的弊端,进行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第三次全球医学教育变革,以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全球健康需求。针对现代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创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标志着现代医学教育发展将产生重大转折[8]。
根据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理念,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硕士应该具有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公共卫生学科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能够应用社会学与管理科学的方法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并且能够运用转化医学的理论来解决复杂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实践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求研究生对于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外,更应着重提高卫生服务实践和解决当前公共卫生问题的综合能力。公共卫生服务的岗位胜任力就这些能力的体现。
四、讨 论
1.培养目标方面。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的目标必须能够适应新医改对人才需求,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改善以往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的单一性,推动应用型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具有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目标应设定在侧重于体现培养公共卫生硕士在未来的高级岗位上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的能力,体现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改善我国医疗体制、医疗现状、公众健康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2.课程体系的设置。公共卫生硕士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在理论学习方面,应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预防医学的知识,简单的将公共卫生知识进行重复,应与公共卫生本科或科学学位的课程有较大的区别。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更要突出实用性,除了公共卫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外,在课程体系中还需增加自然、人文、管理类的应用性课程及拓展知识面和视野的选修课程[9]。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时,强调其自身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强调卫生服务整体功能同样重要。
在实践课程中,在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强调紧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压缩课堂授课教学,增大实践、案例、自学、研讨教学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按二级学科分模块,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开设相应实践课程。所开设课程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课程要充分体现其实用性与操作性,结合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将公共卫生行业知识水平的应用、创新相结合,充分考虑公共卫生的职能定位,改革实践课程设置体系。同时,聘请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主讲公共卫生领域的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其中应尽可能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熟悉我国公共卫生机构、工作范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工作体制、卫生服务等,同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实践基地公共卫生硕士学生以及老师的考核与培养,切实做好社会实践的监督与落实。其次,高校应当联合实践基地建立有特色的实践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实践能力培养。此外,进一步严格规范社会实践报告,加强社会实践报告的审核,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4.考核与毕业。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实践能力,并通过院校对其的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可以使院校结合实践基地共同给出的对其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仍然需要全日制 公共卫生硕士 撰写学位论文,但对其论文的要求要与学术学位相区别,学术学位的论文重在论文的学术性,科研性,而专业学位主要要突出结合公共卫生实际解决问题,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方案等,在完成论文的基础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学校学位委员会的评定,适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评估内容,强化质量意识。
五、结 语
岗位胜任力,是检验和衡量一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竞争力、胜任力的重要标准,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和讨论,然后以岗位胜任力为基准,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认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能够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