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医教研”协同的大病理中心建设的思考

2019-01-30林海燕彭立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病理科病理学一流

林海燕,彭立宇

(1.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3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4)

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室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17〕63号文件,这是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以建设国际一流学科为目标,深化病理学科医教研协同,建设基础临床一体化的大病理中心,顺应病理学学科的特征,促进基础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的有机结合,提高病理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科声誉,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一体化大病理中心建成,将对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药理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学科以及贯通基础与临床、以疾病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团队的建设,也具有广泛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病理学科的割裂严重阻碍学科的发展

长期基础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的割裂,面临人才短缺、梯队萎缩,学科地位不彰等困境,使得学科无法与国际接轨。“医、教、研”三方面缺乏有机结合,学科的同行认同感会不断减弱,严重影响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基础病理学科面临三大问题。

(1)学科传统的病理学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断档和缺乏;(2)教学所需的标本长期得不到补充,教学内容也不能随临床的发展而与时俱进;(3)科研上,科学思想得不到临床一线问题的挑战和检验,科研思路长期得不到临床实际问题的凝练,珍贵的人体疾病研究样本长期缺乏,导致研究水准在与一流高校竞争中存在无法克服的软肋。

(二)临床病理学科也同样存在问题。

(1)研究型的病理学人才匮乏,缺乏学科的领军人才;(2)没有强有力的临床病理教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队伍;(3)科研力量薄弱,分子病理技术手段一定层度上依托社会力量。临床病理学科没有在国际、国内的病理学界占有与医院相应的地位。

二、国内外病理学科建设情况

病理学科国际标准体系都是基础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密不可分,是临床医院的一个重要学科,学科发展的好坏,是代表医院诊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高校病理学科归属各不相同,通过国内高校病理学科建制和运行方式调研发现,保持国际化标准体系的病理学科有: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以及部队医学院校等,病理学科建制有的隶属于附属医院,有的隶属于基础医学院,但建制是一体化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的病理学科发展强劲,引领国内病理学的发展,有的学校病理学科发展赶超世界一流水平[1]。

三、促进学科完整的一体化大病理中心如何建设

大病理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政策的保障。

(一)需要学校和学院政策的保证,科研、教学、人事等政策上给予倾斜。

(1)建成科学的一体化大病理中心行政架构,确定大病理中心隶属关系,在中心主任统筹领导下,设中心副主任,分别管理基础病理学科和临床病理学科,给予有吸引力的待遇。制定中心规范化的运行机制,确保中心有序运作;(2)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和附属医院卫生技术职务可以互聘;(3)医生担任病理学课程和教师从事临床病理诊断互认工作量,两者之间确定一定的比例;(4)机制、待遇上保证双方互动,例如:新进年轻教师,经过教学培训后,到附属医院接受临床病理诊断培训,获得病理执业医师资格后,每年暑期去临床1个月,在临床期间,享受临床的福利待遇;医院病理科医生,晋升副高职称前,需到学校接受教学、科研培训6-12个月,今后每年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二)一体化大病理中心建设从学校、学院层面需政策保证和固化。

建设的原则:本着医院-基础学院共赢的原则,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国际一流的病理学科。(1)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培养医院病理学科研究人才和基础病理学科教学人才。基础病理学科帮助医院病理科建立研究梯队,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帮助。医院病理科向基础病理学科有诊断执照的教师提供临床病理学实践和临床诊断的机会(包括提供工作空间、更新现有的临床病理教学案例等),对新进的年轻教师提供临床诊疗培训,派遣年轻临床病理医师参加病理学教学;(2)共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学科地位。建立“病理学科临床会诊中心”、共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病理专科建设项目”、“临床病理专业骨干培训基地”等;(3)借助基础病理学科雄厚的科研力量,开展从整体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通过基础和临床交叉综合,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辅助医院病理科开展分子病理的诊疗技术和研究手段,为重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取得重要的标志性、突破性、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4)建立基础与临床病理学导师联合培养机制,让病理研究生熟练掌握临床诊疗技能同时具备高水平研究能力;(5)加强基础与临床的互动,病理学科既要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还要培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四、一体化大病理中心建设推动学科“医教研”协同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石,病理学科要发展,理论不能脱离临床实践、教学不能脱离临床。一体化大病理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还会推动“医教研”协同,对全面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为基。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病理知识贯穿于病理学教学的整个过程,病理学教学中,只有结合临床病例讲解,才能把病理标本、病理切片与临床症状有机的结合,从而把病理课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体化大病理中心的建设,基础病理学教师深入临床一线,直接参与临床病理工作,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资源,围绕临床问题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地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临床典型病变样本,制作更多病理教学标本和教学切片。临床病理科医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系统地梳理知识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对研究生的培养,组成基础病理和临床病理的导师团队,加强研究生研究技能和临床实践的互补。

(二)研究为魂。

病理诊断的对象是人体病变组织,医院病理科收集和存档的病变组织和石蜡包埋组织是研究人体疾病的重要素材。离开了临床病理,病理学教师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动物实验,缺乏病理学科的特色。通过一体化大病理中心的建设,基础病理学教师参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可获得丰富的研究样本,从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捕捉研究信息,把临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科学问题,与临床病理医生合作,共同解决临床问题,提高诊疗技术,充分适应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三)诊疗为本。

病理诊断是临床的总结性诊断,要为临床治疗提供最直接、最科学、最权威的诊疗依据[2]。通过一体化大病理中心的建设,可以大大地提高医院的分子诊疗技术,医疗资源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医院一个病理科,基础病理学的强大人才队伍阵容以及师资的海外背景,可以跨院组建权威的诊疗专家团队,通过最精湛的诊断技术、最高端的学术资源、最精良的诊断设备,为基础和临床强强合作开创新的模式。

五、“医教研”协同的大病理中心建设的意义

基础病理学科与临床病理学科结合是学科特征决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一流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核心内容是以对疾病的直接诊断为基础,这是病理学科的学科标志。其次,衍生出的病理学教学和科研都是围绕对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来展开,病理学科中基础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是密不可分的。

一流人才、一流研究、一流医疗共同创建一流学科。基础病理和临床病理有机结合,建成一体化大病理中心,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起到借鉴作用。推进科教融合、医教协同,助力“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病理科病理学一流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床旁快速现场评价的探索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培养教学模式总结及思考
新进展文献介绍在临床病理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胎儿/围产儿尸检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