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竞赛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30骆诗露陈泽慧鄢仁晴葛晓军郑国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竞赛我院医学

黄 健,骆诗露,杨 艳,陈泽慧,鄢仁晴,葛晓军,郑国波,闵 迅*

(1.遵义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3)

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统一归属为医学技术类,学制由五年调整为四年;学位由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人才培养目标由“医学高级人才”改为“应用型人才”[1]。其归属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2]。在此背景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均需做出相应的调整[3-4]。为适应“以技术为主线”新版教材的改革,推进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我院以持续推进教师讲课竞赛工作为抓手,通过邀请实习单位教师组队参赛促进实习基地间的同质化教学、不断改革评委构成模式确保讲课竞赛的公平公正、在比赛环节设置专家示范性授课及点评环节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水平的认可度、精心组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1+1”帮扶、改革“院科合一”体制及绩效考核指标等手段,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讲课竞赛机制,搭建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

一、以讲课竞赛为依托促进各基地教师间的同质化教学

当前,各教学实习医院往往存在地域、级别、人力资源及其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等复杂情况,因此其教学能力千差万别[5]。为此,检验医学院于2015-2016年先后走访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的近20家教学实习点。经过充分调研,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检验基本功扎实”。而学生普遍反映非直属教学单位往往存在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条件较差等共性问题。为加强实习基地教师教学能力的同质化建设,在2015-2017年连续3年举办检验医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我院均邀请5家实习基地近20名教师参赛。为此,在赛前一个月会议筹备组提前发布竞赛实施方案并邀请其组队参赛。为了保证竞赛成绩的公平公正,我们也邀请一定比例的实习单位教师作为同行评委。目前实习基地对这一竞赛形式高度认可,他们认为此类竞赛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各基地间的竞争态势,同时也提供了各基地间共同交流的平台。

二、通过评委构成模式改革保证讲课竞赛成绩的公平公正

为了让教师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新课程并逐渐提高其教学水平,我院明确规定参赛教师授课内容需涵盖该专业9门理论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不能参赛),且内容不得与该教师往年参赛内容重叠。在前2届竞赛评委环节均设置了专家评委5名(占总分值33.3%)、学生评委10名(占总分值67.7%)。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评委有当老好人、评价指标掌握不准致评分不公现象的发生。近20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逐步尝试借鉴科研同行评议的方法,引入教学同行评议(Peer Review of Teaching,PRT)理念,为科学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6]。为此,我院对评委构成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及改革,其中专家评委由5人组成,主要由校级督导专家担任(成绩占总评分的40%);同行评委由12人组成,主要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副高以上专家及历届获奖优秀选手担任,成绩占总评分的30%(去掉一个最高分及最低分);学生评委由12人组成,主要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修人员及规培学员担任,成绩占总评分的30%(去掉一个最高分及最低分)。以上评委构成比也被公认为最佳组成模式,且在赛前需由会务组对以上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竞赛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设置专家示范性授课及评价环节提高教学水平的认可度

我院在每次赛前均邀请2-3名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开展示范性授课。在赛后院部会再次组织3-5名获奖的优秀教师开展回顾性授课,这对教师教学习惯、教学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每次闭幕式环节均设置约30分钟专家评价环节。专家评价是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具有相似学科背景的同伴,通过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做出的评价。研究表明,专家评价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做出较准确的判断,能够较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并能提供教学内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7]。

四、精心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的“1+1”帮扶

结对帮扶是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的一种优势群体帮助扶持相对弱势群体的形式和手段。为了促进本院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我院针对每次竞赛排名后5位的教师,根据其专业属性及教学能力中表现出的薄弱环节,由各教研室按针对性选派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优秀教师开展照“1+1”帮扶。该项工作也被纳入我院年度优秀教研室评选的重要指标。此外,在次年的教学竞赛中,如帮扶对象教学排名达参数总人数的中位数以上,院部对被帮扶教师颁发优秀进步奖。通过对14位连续参加两届比赛和6位连续参加三届比赛教师的竞赛成绩进行分析,参加了第二届比赛的教师较他们第一届比赛的成绩平均提升2.32分,参加了第三届比赛的教师较他们第一届比赛的成绩平均提升了4.87分。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连续教学竞赛的举办,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通过“院科合一”体制建设及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在对西方大学教师发展意义的历史探寻中,人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制度与大学教师发展共生共存[8]。因此,教师制度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性要素。我院与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实行的是“院科合一”的管理体制,其中承担9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师90%左右是在医院检验科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从一名单纯的临床医师向集临床医师、教师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转变,是我院面临的一项任务艰巨但时间紧迫的任务。临床检验人员往往存在临床工作压力大、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教研室主任有职无权、检验专业课程多以致教学内容更换频繁、教学水平及能力普遍偏低、以教学为荣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等。为此,我院对从事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临床、临床+教学、教学+科研、临床+教学+科研)建立评价制度,并定期进行分级考核,该项工作有效提升各岗位员工的积极性。为了提升临床老师对教学的支持度,从2015年起实行奖金制度改革,其中:除学校发放的课时费外,从每月医学检验科奖金中按理论课、实验课予以适当补贴。针对我院的3个教研室及1个实验室,医学检验科每年划拨经费用于其办公支出;此外,为了促进各教研室间的有序竞争及教学工作开展,院部每年组织一次优秀教研室绩效考核,主要涵盖:教学管理、教学督导、新课程改革及建设、学术评价、教学成果、中青年教师培养、试卷建设等7大指标。以上措施有效提升教研室及临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与热情。

六、结 语

我院每年一次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包含讲课及“说课”竞赛两种形式,且制定了具体细则和评分标准。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使教师逐渐形成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的良性轨道。而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也对参赛选手在把握重难点、厘清逻辑性,实施案例式教学及课堂趣味性方面狠下功夫。参赛选手通过整合评审专家意见,在后续的竞赛中更加注重研读教材、探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前沿、重视教学设计、注重授课仪态等,显著提高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通过该教学竞赛平台的示范效应,很好地挖掘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潜力、激发其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夯实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并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积极上进的教师队伍;学生和教学督导专家对我院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也提升了实习单位对教学的认可度及同质化教学水平。以上工作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竞赛我院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医学的进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