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9-01-30张君伟葛林虎欧阳可雄谢兰竹朴正国
张君伟,葛林虎,欧阳可雄,谢兰竹,朴正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口腔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140)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即三段式医学课程模式,包括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使系统医学被人为分成诸多学科,导致学科间缺乏有机联系,使知识严重脱节[2]。口腔医学更是要划分为基础课、临床基础课、口腔专业课、临床实习四个阶段,使得五年学习时间过于紧张,不能合理充分地获得专业知识。
临床医生不仅需要综合分析能力,且具备终身自主学习和科学分析能力,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越来越不适应实用医疗发展的需求。目前国际上许多医学院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和整合课程模式[3]。新的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将多学科内容有机联系形成整体,促进基础向临床的转化,是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4]。在广州医科大学教学教学改革背景下,口腔医学院自2015级口腔本科逐步实施整合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竖起来,早期接入并大幅增加专业课程比例。本研究通过随机发放问卷,主要调查对象为2013-2017级在校及近年毕业医学生,共回收343份问卷,对参与改革前后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整合课程的可实施性及存在问题,探索解决办法。
一、整合课程改革在医学生中的接受度
调查人员中71%的学生认为应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提高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医学教学,基础课和桥梁课程占时多[5],专业课程课时却相对不足。课程改革删减不相关课程,时间充分调配到专业课程中。调查中45%的学生担心减少基础知识比例会影响专业课的理解消化;50%的学生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时。根据调查结果,基础课程可适当减少占比,保留重点内容及专业课相关内容。
87%的学生认为传统学科分类学习有利于理解学习。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中存在相似理论基础概念和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学科分类课程内容必然有重复成分。83%的学生认为按疾病分类学习更有利于提高综合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未参与教学改革的高年级学生更希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少数学生担心整合课程偏于实用性,影响创新思维培养,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需注重各学科的贯穿教授。
二、整合课程改革在当前医学教育中的可实施性
仅36%的学生会进行课前预习。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医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具备科学性和技术性,学习任务繁重,如果不主动学习,很难跟上学习进度,影响学习效率。调查中65%的学生表示喜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主导,合作学习。58%的学生选择将终结性评价模式改为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塑造合作协调能力,课程中及时反馈,培养其作为未来卓越医师所必须具备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6]。
54%的学生有查阅教科书之外相关知识习惯。医学科学日益更新,部分教科书内与专业前沿发展脱节,课外资料的补充十分必要。然而线上科研论文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判断其准确性及可借鉴性的能力。鼓励学生阅读文献及专著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识别参考资料的学习价值;培养自主学习、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课程改革实施的难点
1.教师团队建立。整合课程以疾病为中心建立课程,需要多学科教师交叉协作授课,如口腔颌面外科学涉及口腔解剖生理学、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多教研室统筹协调,明确课程授课节点、着重点。前期工作中各教研室经多次讨论协商课程顺序、课时分配等,定期集体备课和试讲,使各专业之间有机整合和衔接。
2.其他学科协调。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机制、基础及诊疗思路,同样不能缺乏判断全身系统情况的能力,医学基础知识不可或缺,如何协调大临床课程内容的比例及其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成为难题。当前方案压缩基础课程,协调重点倾向与口腔专业相关课程内容,早期融入专业引导课程,增加专业课程的比例。
3.教材和试卷的撰写与统一。国内很多医学院校试行过整合教学,但目前尚无统一教程的发行。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灵活运用技能,保证同质化,知识整合教材编写和综合应用考核的设计以及题库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4.教学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相对终结性评价可以在课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反馈。应制定教师、学生间的自评及闭环式互评。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素质、教学技巧以及对教学的投入程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遴选有资质的教师进行相应培训,才能保证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7]。
5.研究周期建立。医学专业内容复杂,教学周期长,整合课程改革的研究需要长期的探索,并加以不断改善才能确定其教学质量价值有效性,由于开展时间短,研究周期不足,教师及学生都处于新的教学模式适应阶段中,此研究结果不能充分说明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追踪统计。
四、总结及展望
采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应谨记教学内容大于形式,实践中逐步形成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过程,而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形式[8-9],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习目的,都应该采用。未来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沟通和协作意识的养成,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