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2019-01-30刘娜
刘娜
(贵州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我国近年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病症状、心脏X射线、磁共振成像、心电图、CT、放射性核素、冠状动脉造影术等方式来确诊冠心病的程度和患者心脏的具体状况。相对而言,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方式诊断效果最为可靠,对患者的损伤小。冠状动脉造影术主要采用特殊形状和材质的心导管经肱动脉或经桡动脉、股动脉送达主动脉根部,同时将心导管送至左、右冠状动脉口,再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以便观察患者心脏各支动脉的病变情况[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的途径多选择桡动脉,因为桡动脉的位置在浅表,分支较少,附近分布的血管和神经少,穿刺时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避免经股动脉造影易发生神经损伤或动静脉损伤等缺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减轻患者痛苦、伤口易于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为43-78岁,平均(56±3.7)岁。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经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右侧上臂轻度外展,约30 60°,放置在手术延长板上,腕部伸展将手掌向上进行固定。对穿刺口进行常规消毒,铺设无菌治疗巾,选择腕横纹近端5 cm处为穿刺点局部麻醉,然后进行穿刺,在X射线透视下观察患者左、右冠状动脉造影[2]。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均穿刺成功,术后患者右侧上肢均可自由活动,未发生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皮下瘀斑、穿刺口感染、碘造影剂反应、动脉夹层、动脉栓塞、心肌梗死、低血压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未超过7 d。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在术前难免紧张、焦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女性患者表现比较明显。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加上心理负面情绪的影响,对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存在顾虑,不利于手术实施,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并以柔和亲切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疑惑,为患者解释手术具体的开展方式和安全知识、注意事项等,通过简单易懂的解答来消除患者的担心和疑虑,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积极调整心态,以乐观的心情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准备。对入院患者的桡动脉进行积极保护,预防桡动脉皮下出血、肿胀、破损,预防静脉炎等情况的发生,禁止在右侧上肢进行注射、输液等活动。术前通过Al l en’s试验对桡动脉、尺动脉及手部血液循环状况进行评估。术前一天需要对右侧手掌到腕关节上10 cm处进行清洁,做好右上肢备皮工作,保证桡动脉穿刺的成功。术前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训练用力咳嗽、深呼吸和憋气动作,便于在手术过程中与医师进行有效配合,同时便于后期造影剂的顺利排出。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询问,做好术前碘过敏和相关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4 h开始禁食禁水,尽量排空膀胱。
3.2 术中护理
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平卧放松身体,右手自然外伸,将穿刺侧的手臂外展约45°,前臂位置稍微垫高约20°左右,方便手术操作的同时能减少患者长时间伸直手臂造成的麻木感和不适感[3]。护理人员尽量安慰患者,消除紧张、不安等负面心理,尽快适应环境,调整好心态。检查心电监护设施、吸痰器、除颤仪及各类急救药物是否准备齐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做好心电监护,严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手温下降、手指麻木、皮肤苍白表示患者的可能出现肢体远端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观察患者有无桡动脉痉挛、肢体出现剧烈疼痛、导丝、导管送入不畅、转动困难或难以拔出鞘管等现象。本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上述现象。
3.3 术后护理
(1)穿刺口护理。手术完成后对穿刺口采用桡动脉止血带进行包扎止血。桡动脉止血带压迫桡动脉,防止对尺动脉构成压迫,减少远端肢体缺血、水肿等现象。采用桡动脉止血带包扎方便观察穿刺口的变化状况。包扎好伤口后用配套的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15 mL的气体再将注射器轻稳、缓慢的拔出鞘管,避免损伤或撕裂桡动脉。止血后采用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每隔30 min观察1次穿刺位置的血液循环状况,查看是否出现渗血,一旦出现渗血现象表面压力较小,需重新加压包扎[4]。一般患者压迫伤口4 h后行抗凝治疗,高血压患者伤口加压时间不能少于6 h。
(2)术侧肢体护理。术后将患者的右手前臂位置用软枕垫高,放置于胸前位置,便于静脉血液顺利回流。对患者的穿刺位置进行密切监测,观察周围皮肤的颜色、肿胀程度,判断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等症状,同时注意观察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输送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异常疼痛、动脉痉挛等现象,判断有无栓塞。给予患者手部保暖,必要时遵医嘱采取溶栓治疗。术后6 h内观察心电监护状况,询问患者感受,了解有无胸闷、心慌、恶心等不适感,根据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4 讨论
作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采用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导管内径较大,需要较深的解剖部位,术后伤口止血较困难,易引发大出血、皮下血肿、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容易对血管形成刺激引发痉挛。冠状动脉造影术经股动脉穿刺后拔出鞘管时还容易引发神经性反射反应,许多老年患者术后出现心率缓慢等,股动脉穿刺完成后患者需要平卧6 h以上,12 h内禁止下肢移动[5],而采用经皮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无需平卧,该方法的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术后恢复,特别适合股动脉狭窄、无法持续平卧的患者,对体位的限制小,对于心脏衰竭、自控力差、肥胖的患者比较适合。能够很好的替代股动脉穿刺,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无需长时间卧床限制,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节省费用还缩短了住院治疗的时间,更利于患者恢复。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提前进行各项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消除各类负面想法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对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做好预防工作,术后对患者伤口实施伤口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观察伤口状况,积极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患者承受的痛苦,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期的舒适度。本组100例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后,取得了100%的成功。由此可见,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