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术:现代学徒(学生)成长的研究
2019-01-30牛同训
牛同训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6414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赵鹏飞、陈秀虎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实现形式,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学结合是核心[1]。”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下发以来,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分析这些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徒制发展历史的研究,如关晶将学徒制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前学徒期、行会学徒期、国家立法学徒期、集体商议学徒期、现代学徒期等5个时期[2];二是对现代学徒制的属性、特征的研究,如周宏伟等指出现代学徒制是在西方传统学徒制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企业公共职业教育制度。因此,所谓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特指经过现代化被赋予的公共属性、双元属性、跨界属性、就业属性和教学论属性[3];三是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证调查研究,如赵有生等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等方面开展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4];四是现代学徒制的模式研究,如胡秀锦等将现代学徒制概述为以政府、企业和全日制学校为主导的三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5]。综合考察这些研究文献发现,其研究重点是从职业院校或企业对学徒(学生)由上到下进行教育管理的方式来探讨现代学徒制;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主要还是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和顶岗实习企业中的应用,仍然停留在事实描述的表象层面;可是研究的视角大都从职业院校或外部保障条件出发,缺少学徒(学生)的视角。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是什么?对职业院校而言,当然还是培养社会和企业所亟需的人才。由此看来,在现代学徒制中,担任主角的应该是现代学徒(学生)。然而现代学徒(学生)不是产品,无法通过严格的工艺流程批量制造。现代学徒制要想发挥好培养人才的作用,就必须考虑到现代学徒(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多去关注现代学徒(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想方设法地调动现代学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也有必要从现代学徒(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现代学徒制。本文借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与“术”的概念,研究现代学徒制中现代学徒(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1 现代学徒(学生)的“道”与“术”
“道”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古人认为,天下万事万物,皆有“道”与有“术”。“道”是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术”则是“道”的具体应用。“道”是一定要被参悟才能提高的事物和境界,具有抽象性、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术”是方法,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是能够被反复学习从而提高的事物和本领。关于“道”与“术”的关系,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云:“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对现代学徒(学生)而言,“道”是“知”的范畴,包括理论知识、认知、情感、价值观、道德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术”是“行”的范畴,包括实践操作、知觉、方法、技能、技艺诀窍等物质层面的内容。现代学徒(学生)首先要做到“优术”,就是具有高超的技艺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明道”,就是体悟规律、培养职业情感等;并通过“践行”来完成“道”与“术”的结合。也只有“道”“术”相结合,才能实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2 “优术” 砺练职业技能
技能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为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一套系统的规则或操作程序。由此可见,技能不等于本能,不是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而是通过后天的、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技能是与个体的知识经验紧密相关的,是个体对知识经验的运用;技能又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自动化、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技能是现代学徒(学生)在岗位和企业的立身之本,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技能,也就无法在企业立足。因此,现代学徒(学生)就必须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潜心砺练技能。
首先,要明确技能养成的规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大脑中有1 000亿个神经元,通过约100万亿个突触建立起联系,从而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学习促进新突触的增生,使大脑中的神经元不断建立联结。联系在一起的神经元,越是经常地被一起激活,它们随后就会越容易被一起激活,从而建立起硬线联系。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锻炼得越多,发育得越好。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操作技能是现代学徒(学生)学习的重点。操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而逐步掌握某种动作的过程,大致经历认知、联结、自动化3个阶段。认知阶段也称为动作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首先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对动作系统有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用表象调节动作,掌握分解动作,所以,也称为掌握局部动作阶段;联结阶段是由动作定向阶段向动作协调完善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个体尝试把分解动作连接成动作连续体,通过练习,不断排除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视觉和听觉反馈不再与动作反馈发生冲突,而且逐渐为动作反馈所取代,动作表现为协调、迅速、稳定和连贯;自动化阶段也叫作动作协调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其次,要经历无数次科学的刻意训练。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著名作家冰心也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任何新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多次刻意训练,刻意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一般而言,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作业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刻意训练的时间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充分的刻意训练才能达到自动化。200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也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刻意训练10 000小时。如果每天练习3小时,按照1年1 000小时计算,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6]。
刻意训练与普通重复性训练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即时反馈,也就是说刻意训练需要有师傅的指点。因为训练的结果就是把理性判断内化到个体的直觉之中,而个体自身的直觉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就需要专业的师傅帮忙找出。这个反馈不是表扬,而是非常明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也只有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才可以获得提高。
再次,要善于反思和体悟。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或心理活动,有人总结为:“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名现代学徒(学生)仅仅满足于学习某一技能而不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重复做了很多次,也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长。操作技能养成所需的很多实践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能通过身体化活动的参与才能够被个体所默会掌握。《庄子·天道》中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砍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砍轮。”越是难言的、无可名状的,越是实践技能中的关键所在,往往需要现代学徒(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用心去反思和体悟。
总之,技能的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长期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技能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意味着个体艰苦的付出。诚如古人所言:“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
3 “明道” 培养职业情怀
“道”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职业情怀”,是指现代学徒(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培养职业情怀也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正如康布斯所说:“教育的目的决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使他能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职业情怀是一种内省化的心情、心境,通过“先天所传”与“后天习得”共同作用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终潜伏于人的内心深处,表现出内隐、含蓄的特点,使个体较稳固地处于一种心理状态之中,影响个体行为方式,并使之习惯化,这就是心情、心境。这种情感是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它对支配个体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强烈职业情怀的人,能够从内心产生一种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因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如上文所述,“优术”需要现代学徒(学生)长时间的刻意训练,而刻意训练的过程常常是痛苦的、枯燥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磨炼。例如,澳大利亚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训练量:“我现在每周的训练量是8万米到10万米,1周训练7天。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每周的训练量更大,每天要游5万米到6万米,没有休息日。”这样超强度的训练恐怕一般运动员早累趴下了,而且皮肤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常人肯定忍受不了。如果个体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可能很难坚持下去。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又间接地决定了技能发展的方向。现代学徒(学生)要有信仰,对待工作岗位和职业不仅是虔诚的,而且是敬畏的,这样才能够体悟到幸福。培养职业情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稳定持久地耕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质工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在职业实践中体味和享受职业的乐趣。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尊重自己的职业就是尊重自己,因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都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第二,精益求精。语出孔子《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在今天,所谓精益求精,就是要树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以力求完美的态度,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和一种要求。成功的人生源于对“精”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就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最终在职场上脱颖而出,赢得成功的人生。很多业内高手与普通从业者相比,可能仅仅是某些细节上的差别,但是很多细节的积累,就表现出了水平的差异。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就像一条抛物线,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会延长抛物线的顶点,避免过早地进入衰退期。
第三,敬畏师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学徒(学生)需要拜企业内德才兼备的熟练员工为师傅,抱着学徒上岗、拜师学艺的心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怀着谦卑的心态才能够被别人接纳。师傅,是自古以来中国的学徒对教师的尊称,这两个字,包含着佩服、敬畏、尊重。师傅把精湛的技术、高超的技能无私地教给学徒,让学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还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承给学徒,既教好技术技能,又教给学徒做人做事。学徒更要尊重师傅,肯吃苦钻研,做到眼勤、手勤、腿勤,既学技术又学做人,让自己成为技、德双馨的优秀人才。
4 “践行” 道与术的结合
“践行”就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各种理论和方法,在行动中谋求创新和突破。践行则是现代学徒(学生)实现“道”与“术”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正如“术”与“道”相互依存一样,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怀也是不可分离的。没有职业技能,职业情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没有职业情怀,职业技能也就重蹈工具理性的覆辙,不可能获得持久的发展。现代学徒(学生)的成长经历有以下几个阶段。
(1)在校学习是现代学徒(学生)“明道”与“优术”的初期阶段。现代学徒(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理解并掌握岗位工作中常见的规律,认识专业与职业,并培养出对专业和职业的初步情感,这是“明道”的开始。在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和规律后,现代学徒(学生)开始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掌握与职业岗位有关的一些操作技能,这是“优术”的开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实现“道”“术”初步结合。
(2)企业轮岗与顶岗实习是现代学徒(学生)“明道”与“优术”的关键阶段。首先,现代学徒(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苦练操作技能,由动作定向阶段到联结阶段再到协调完善阶段,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并最终成为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其次,在不断的刻意训练中逐渐体悟到一些规律和诀窍,培养职业情怀,达到“道”“术”结合的中级阶段。
(3)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是现代学徒(学生)“明道”与“优术”的高级阶段。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制订出每一阶段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的发展目标,并且拿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与措施,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明道”“优术”成为现代学徒(学生)毕生的追求,逐步达成“道”“术”结合的高级阶段。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正如《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7]。”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学生)的培养与成长才是现代学徒制的根本目的,而现代学徒(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优术”“明道”和“践行”等几个方面,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道术兼修,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