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初探
2019-01-30李强张轩硕
李强,张轩硕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当代中国在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建设上,几十年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呈现的 “新常态”正在催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国正在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政治建设上,到2020年各项制度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也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文化建设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将更加深远;在社会建设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将更加美好;在国际方面,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结束,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300年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衰落,主导世界秩序的权力正在位移,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国际地位正在显著提高,国际话语权正在显著增强。世情国情的快速转变表明,人民和时代对新的科学思想的需要已经是千呼万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胆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导、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这一理论包含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多个维度。首先指明了最根本的道路方向和路径问题;其次围绕价值取向凝练出发展理念并以此设计出战略布局,解决了全局性的整体部署问题;最后是涉及国家各个领域的理论架构和支撑,涉及经济改革的结构方式突破、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建设的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升级、全面从严治党的生态优化、国家安全的全面加强以及全球治理的细节构化,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解决了关键领域的治理问题,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套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在思维与方法上集中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方向性、统一性的特殊魅力和鲜明特点,概括起来为找规律、观大势、谋全局、定关键、控底线和把统筹,宏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
一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继承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习近平又特别注重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道路,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中国历史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列主义在中国扎根、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进而指导中国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负历史、不负众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历经风雨、披荆斩棘的奋斗,让中国不仅站起来,而且富起来、强起来。
(二)理论继承和理论创新的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展现出习近平政治家、理论家、实干家的英明睿智,他善用扬弃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90多年伟大斗争的理论成果,并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分析新时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提出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能契合中国国情、更好促进中国发展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前瞻理论,因此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既体现了继承性,又饱含了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统一
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1](P27~32)其核心要义就是秉持问题意识,抓住中国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全球局势,始终 “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关爱人民,造福人民,与人民共享 “新时代”结出的发展果实。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汲取养分,与时俱进地发展党和国家,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四)中国立场和世界胸怀的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既鲜明地站在中国立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同时又肩负起大国使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不断创新发展外交理论与实践,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 “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合作共赢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立场与世界胸怀的统一。
二、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空洞、虚构的,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同时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命运。不管是封建制度还是资本主义道路都已经被中国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适合中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才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需求、契合中国国情,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是正确、唯一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 “是不是”“能不能”“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论断,形成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既矫正了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者的 “跑偏”、纠正了错误思想的蔓延、抵制了西方国家不断的渗透演变,同时也回应了国内外少数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困惑、质疑和抨击,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
此外,习近平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指出 “中国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始终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2](P15)同时,他还旗帜鲜明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特就特在其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和群众史观的内在联系,特就特在这三者的归宿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把发展作为头等大事、要事,综合运用政治家的敏锐性、理论家的创造性、实干家的务实性,立足新时代的中国国情、社情、民情和国际情,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关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两个百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
在那个饱受压迫和屈辱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毅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站起来”;当人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勇立潮头,引航中国、冲破重重巨浪,带领中国人民 “富起来”。面对未来中国的话题,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纵观历史、拓宽视野、高瞻远瞩,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最终把中国梦与 “两个百年”结合起来。
“China dream”,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是十三亿中国人民一个个小梦想汇集而成,最终体现为富强的国家、充分的民主、文明的社会、大众的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针对 “中国梦”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本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提出了实现路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这 “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建成现代化国家,科学回答了中国梦是什么梦想、实现这个梦想的步骤以及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并与 “两个百年”紧紧结合在一起。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深化对中国梦的解读,指出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 “人间正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奋斗精神的骨干是 “实干”、血肉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指出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实践的壮举、伟大的创造,指出要传承弘扬好中华民族的 “根”和 “魂”这个根基,指出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的首创精神、群众的智慧和国内外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一切可调动积极因素,指出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指出按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 “五大发展新理念”去谋篇布局,等等,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形成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展目标思想,具体地指明了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使命,又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愿景。
(三)三重维度——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观
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是确立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 “群众史观”“人民立场”“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等关键词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和新主张,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了坚持什么、践行什么、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政策制定依据是什么等问题,特别指出把党的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事业线和感情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
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着力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着眼民生,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红利。习近平的 “人民立场”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3](P4~7)。同时习近平吸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民惟邦本”等思想要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形成新的“民心观”,强调党要赢得民心,要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四个全面——唯物辩证法运用到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根据形势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认识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走势,把 “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团结带领近九千万名党员携手十三亿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五)五大理念——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念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理念”,成为指导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以科学发展、同步发展、公平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客观地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坚决贯彻实行新发展理念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关系到未来 “两个百年”以及 “三步走”战略能否如期实现。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一定的问题,需要新的发展理念给予解决和引领。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发展战略和第一动力,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全战线的创新发展,强调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大作用,强调创新体系的健全完善,强调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快自主创新。把握好总体布局,处理好重大发展关系,实现和增强协调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的经济社会建设,坚持和实现绿色发展,坚持 “两山”理念,推进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绿色”,建设更加美丽的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高扬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结伴不结盟,强调相互尊重,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合作共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开放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4](P51~54)
三、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方位
(一)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属于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选择、价值取向、目标任务、领导核心、思想理念、基本坚持、蓝图方案及改革方法、国家安全观、全球治理主张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能够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全面分析了“新时代”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入了新的理论动力,同时这一理论又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是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转变的客观解读,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中长出的新鲜花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从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方式方法来看,它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同根同源又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蕴含丰富的历史意义
首先,只有运用大历史观、通过历史的大逻辑、大视野才能认识和把握这一意义。治理当代中国需要大智慧,需要从中国浩瀚的历史发展和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视、研究和借鉴历史,明确规律性,掌握方法论,提高思维力,需要牢牢把握当今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需要从长计议谋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倾听、探索、抓住社会发展的脉搏。为此,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具有非常厚重、深远的历史内涵。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中的许多重要论断都能体现出深邃的历史洞见与清晰的发展走向。比如,习近平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全面阐释今天我们党为何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划分为6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 会主 义”。[3](P4~7)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6个阶段中的一个完整部分进行定位,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又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中国良方。
最后,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折射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国人民170多年追求民族复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100年奋斗史、新中国近70年建设史、改革开放40年富强史;面向未来,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前瞻性地回答了在国内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国际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问题,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道路和人类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方向。
(三)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立足于当前中国实际、直面当今世界纷繁复杂挑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当代中国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也为世界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 “两个百年”宏伟目标进行冲刺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5](P5~9)面对这两个宏伟目标,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并不轻松,“经济发展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6](P5~9)此外还面临着环境约束加 剧、道德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在党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党员队伍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延伸到国家的各个领域,随着长期执政,以及来自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党面临 “四大危险”的挑战,如何保持优良传统、如何保持执政地位,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新时代对我们党的一个重大考验。
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治理秩序重新调整甚至重新构建的关键阶段。部分发达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世界贸易投资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面对世界 “乱象”,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时,中国迎来了 “引领世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推动的 “一带一路”倡议、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和行为,在这个关键而特别的历史时期必将对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做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