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分析
2019-01-29刘翠翠
刘翠翠
摘要:赵季平《第一交响乐》是献给北京迎接新千年的作品,承接了新世纪交响乐的发展格局,是一部集聚时代魅力的史诗级作品。本文从赵季平音乐艺术创作风格角度探讨了《第一交响乐》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创作技术与民族性特征,从而为诠释《第一交响乐》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音乐价值提供全新的赏析维度及解析方法,为解读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技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赵季平;第一交响乐;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080-02
赵季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肃平凉,原籍河北束鹿。其创作涉及了大量的音乐题材,代表作品深受国内外一致好评,凸显出赵季平对于音乐理解的艺术造诣及深厚功底,诸如交响叙事曲《霸王别姬》、舞剧《大漠孤烟直》、电视剧音乐《水浒传》、电影音乐《红高粱》等。
赵季平创作的《第一交响乐》是应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以迎接新千年为贺岁主题的交响乐作品,于2000年元旦由北京交响乐团首次在人民大会堂演奏,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作品展现出了极为震撼的史诗性特征,突出了在民族性风格写照之下的创作维度,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一、《第一交响乐》中民族元素取材
赵季平所创众多作品中凝练了华夏文化精神,同时融入了交响乐的主旨思维,衍生出众多具有中西方文化特色,而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第一交响乐》中所透露出的民族性特征是基于赵季平此前众多作品在运用多种民间音乐元素之后所产生的艺术感悟,并真正形成了民族性的思考维度,深刻表达出其中的民族性内涵与底蕴。
赵季平《第一交响乐》的创作主题对于民族文化的凝练与再现是极为重要的音乐赏析角度,其中七声音阶和九声音阶的运用对于突出民族性特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长笛独奏声部中完全采取了七声音阶的创作手法组合方式,其先后序列分别为:bB、C、F、bE、G、bA、D。
乐谱1:长笛独奏声部
长笛独奏声部的音阶排列方式更加突出了民族乐曲调式的分类特征,以bE为宫的七声燕乐曲风,并在其前后两个小节内合并运用了bB、C、F、bE的四个音阶,其二度与七度音程表现出民族性的创作意境。而在第3和第4小节中是前两个小节中的重复演化,组成了完整的F商调,并在第5小节中表现为G角调。此外,第三乐章尾声部分也运用了完整的七声音阶,也是以燕乐商调式为表现手法的民族性特征,最后融合在了合唱声部中,将第三乐章推向高潮,气势磅礴的曲风曲调一览无遗。作品中运用了较多的九声音阶片段,对于民族性音乐表现手法的再现具有突出性的作用。其中,九声音阶的完整片段为大提琴独奏部分。
乐谱2:大提琴独奏部分
其主题动机是下行的纯四度,并依据各个音级的次序表现出了九声音阶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音阶依次为:A、E、B、G、#F、bB、F。在九声音阶的完整序列为:(C)、(D)、E、#F、G、A、bB、B。通过运用九声音阶的后七个音符保留了#F、与bB的变音特征,同时也在旋律中融入了半音和特性音的形式,因此九声音阶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完整的再现与演绎。而且整体旋律本身也清晰刻画了二度与四度的重点性,其旋律本身的歌唱性与民族性特征必然会充分表达与彰显。
二、《第一交响乐》融合了民族管弦乐器
对于民族管弦乐器在交响乐中的深入发掘,也是赵季平的创作特点之一。赵季平对于民族乐曲及乐器的重视程度甚为深远,其对于民族乐器的了解程度,也推动了交响乐在民族乐器开发和适应性上的便利条件。在《第一交响乐》中大量运用了响板、梆子、大鼓、大锣等西北秦腔的民间乐器,并选择了传统乐器花盆鼓作为突出民族性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整部作品的民族性特征提取与凝练产生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中西乐器合并运用的最终效果,也令《第一交响乐》既能够发挥出交响乐的宏伟壮观,也能够激发民族乐器在其中的文化渗透路径。
三、《第一交响乐》中管弦乐队与人声相结合
人声与管弦乐队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音乐作品的情感路径,是进一步描绘现实世界人文基调的创作形式。这一特点让赵季平音乐作品附加了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是基于现实维度与情感体验的特殊表达意识。通过借助人声合唱的表现手法,在《第一交响乐》的第三乐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情绪升华作用,支持了民族性特征的文化理解维度积淀与延伸,与交响乐队的有效渗透及融合更加突出了作品本身的激烈性与情绪性,为音响效果的最终艺术表现力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感官视角与体验效果。
四、《第一交响乐》的主题性序列形式
赵季平在《第一交响乐》中运用了十二音序列的作曲手法,突出了非调性音乐结构的突出性,并综合运用了阿伦·福特所提出的集合原理。在主题引子部分的集合中,采取了以锣声为引子的创作形式,通过借助颤音独奏在第三组纯四度的基础上融入了六连音,形如急不可待的钟声,是形象勾勒跨世纪钟声临近的主题性标志。
乐谱3:颤音独奏部分
与这一主题遥相呼应的便是弦乐与铜管的六连音组合形式,在四度叠置的和声中,纵向贯穿了整部作品的祥和氛围,描述了新世纪前景的美好未来。
另一方面,铜管齐奏部分也采取了类似的创作手法,以六连音贯穿于作品高潮部分。其声部集合中的全音阶与半音阶相互之间起到了輔助性作用,促使引子主题逐步演化为7个音阶组成的集合形式,其取材相对简化,却突出了主题特征的积极性,虽然仅以全音和半音贯穿于作品内核,却同时以包罗万象的文化性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并为尾声部分埋下伏笔。
乐谱4:全音集合与半音集合的创作特征
以乐谱4为例,排列音阶主题共出现六个音,并延续了集合中覆盖全音集合与半音集合的创作特征,勾勒出音乐主题,突出民族性特色的表现作用,为后续交响乐作品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
除此之外,整部作品中半音和连音动机音型重复出现,也是对于音律线条的完整刻画。如在第一乐章中选择了三连音动机音型,而后也将这一创作手法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中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乐章引子部分以三度、六度音程为主,展开部中则以柱式和弦的引用为辅。乐曲中间部分仍然选择以六连音的表现形式突出交响乐新千年主题,并保持了与前一部分的统一性与和谐度。半音化模进中的上下往返形式,让整部作品充分表达了主题色彩的倾向性与侧重点,乃至其主题鲜明程度的重要形式,张弛有力的韵律之中能够发现其特定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第一交响乐》作为赵季平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为我国交响乐的发展创建了全新维度与创新空间。将民族乐器融入交响乐中,具有突出民族性气质与内涵的作用。通过七声音阶与九声音阶在整部作品中的贯穿,十二音序列的创作形式,以及六连音组合形式、全音与半音巧妙运用,都在不同程度上突出了《第一交响乐》的民族性与主题性,为后续我国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对其艺术价值与创作技法的解读也必将有助于我国交响乐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