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钻井工程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2019-01-29杨戬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钻井队预案演练

杨戬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工程公司安全环保处 (江苏 南京 210004)

研究分析IADC(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从1998年到2018年20年间公布的事故(事件)数据,可以发现每个岗位、每项作业内容、每个时间段都有事故案例,其中80%以上的事故(事件)需要现场应急处置。从国内石油石化集团级、专业公司级等检查通报及HSE检查、督查结果来看,钻井施工单位应急管理存在与风险管理融合不够、预案模式化等缺陷,因此提升钻井施工单位应急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钻井队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1 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没有有效的统一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深入推广,风险管理思想日益凸显,已知风险的管控措施不断完善,随着近几年大力推行JSA(工作安全分析)工具的使用,更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风险意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前后逻辑关系缺失,“两张皮”、“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忽略了风险评估是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的基础,风险管控措施没有充分应用到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编制过程中,忽略了应急与HSE管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对来自于地下地质、地面设施设备、人的作业行为等灰色风险、黑色风险[1]认知不全或完全没有被认知,决定了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的先天不足。

1.2 应急预案(处置方案)模式化严重

部分钻井队虽然按照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各级管理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处置程序),但基本上是凭个人经验编制,甚至复制几千公里以外的预案(处置程序),未考虑施工区域地质、自然环境等特点,没有综合考虑风险的变更及是否可接受,缺乏对社会资源调查,对医院专业救治能力、消防队火灾扑救能力缺乏有效的评估,缺乏实用性和指导作用。钻井队应急预案(处置程序)没有与公司级预案有效衔接、没有到当地政府部门、消防部门进行报备,真正需要外界力量救援时,得不到系统、专业的救援帮助。另外由于钻井队远离城镇区域,相关部门欲提供救援却因缺乏双向的信息沟通找不到线路或目的地,错失应急救援时机。

1.3 应急设备配备不到位

钻井队应急设备及物资配备标准缺乏,尚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以钻井队配备担架为例,仅做出了配备担架的要求,但对担架的具体规格、适用功能等没有明确要求,钻井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基本都是以最简配置或最低标准进行配备。近年来钻台、井架二层台上人身伤害事故案例多发,井架工等作业人员如果在二层台受伤,通过现有的应急设备很难将伤者从二层台运移到地面,即便使用担架将伤者运移到地面也存在二次受伤的风险。

在沙漠腹地、偏远山区施工则对自身处置能力要求更高,如与外界通讯联系、消防应急、现场医疗救护等等。目前,除工程上有相对完备的井控设备、应急标准、规范、物资储备外,其余如医疗救护能力等在石油工程系统内尚没有明确,现场消防设施设备是常规化的配备标准,没有因为工区、钻井液(油基或水基)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消防应急能力没有做过系统的评估。总体上,在得不到外援的情况下,使用油基钻井液时发生火警(火灾)现场的消防能力连初期火灾都难以控制[2]。

1.4 联合应急与管理意识缺乏

虽然明确了测井、录井、固井现场应急以钻井队为主导,有日常信息沟通、联合演练等要求,但在检查时发现,来自不同地区公司的钻井、测井、录井、固井等基层单位最基本的应急报警信号都不一致,联合应急管理有待提高。现场承包商的应急管理也没有与钻井队之间深度对接,如承包商天然气发动机供气管路系统出现紧急情况,钻井队员工根本不了解天然气工艺流程、不清楚控制天然气泄漏的紧急切断阀位置等,这些都是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发现无论是与协作方还是承包商在联合应急管理方面都存在缺陷。

日常检查过度重视实际操作如井控演练,对应急管理缺乏系统性的检查和指导,一定程度上致使钻井队对应急的系统化管理重视不够。另外钻井队主动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如营地及井场的选址都是甲方决定,钻井队即便知道营地和井场有泥石流等风险,但也无权提出不同意见,导致自然灾害风险不能有效规避。如2003年、2010年国内两家钻井公司曾遭遇了50年一遇的泥石流、洪水灾害,教训惨痛[3]。

2 改进措施及建议

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一样,可以预防事故发生,也同样需要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

2.1 树立系统化的应急管理思想

各级部门在检查时要突出实战演练,也要强化综合性的检查,以促进和引导钻井队应急管理系统化建设。检查要包括风险评估、资源调查、地质设计、施工方案等,预案(处置程序)的编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要研究风险防控措施与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的衔接,充分利用风险管理成果,不断提升预案(处置程序)的实用性、可用性[4]。

2.2 打造应急管理标准化的格局

建立健全钻井队应急管理标准,包括边远地区施工的钻井队医生的配备、应急药品(器材)等,用于指导钻井队应急建设与管理。应急管理标准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实用性,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给定不同的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当然应急物资配备也不是越多越好,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原则。

2.3 建立应急日常管理的数值化

数值已经在标准、规范、考核等内容中多有体现,但在应急管理方面应用深度不够,如果将数值引进到钻井队应急管理过程将有利于管理的精细化,将会促进日常管理更细致、更全面,完成表格的填写也将会促进对周边社会资源的深入调查。例如,建立一张“消防能力评估表”(表1),可以清楚地表明钻井队消防能力。

表1 应急管理数值化模板

另外将演练过程中的数值(如完成某个动作所需的时间)量化到演练程序中,对照具体的数值,在演练过程中有利于员工参照对比,只要有最好成绩,则相应变更动作时间,不断提高演练操作技能。如建立某次演习各项行动所需时间表(表2)。

2.4 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沟通机制

深入剖析钻井队在预案(处置方案)报备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引导钻井队建立、健全本单位所有危险物品信息台账,包括各种材料的信息,清晰描述井队所处位置信息、道路情况,在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向地方政府、消防部门报备时清楚说明或特别说明,便于对方准确了解和掌握快速应急救援路线、提供专业的应急救援帮助[5]。钻井队在周边医院救治能力调查(评估)时,可以结合钻井专业易发事故、常见人身伤害事故特点,辨识、选择更专业的医疗救护医院,更有利于争取宝贵的急救时间。

表2 行动—时间对照表

3 结束语

全面提升钻井队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多方协作与配合,包括强化硬件设施、设备的标准化配备,需要甲方在费用结算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各级在检查、督查时要转变方式、方法,本着指导、督导原则,促进钻井队开展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与识别,积极开展社会资源、周边环境的调查,避免应急时“孤军作战”,最为关键的是钻井队全员应增强责任心,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自身应急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钻井队预案演练
首次演练
归侨钻井队一箭三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每期一照
应急预案的编制
敬呈大庆1202英雄钻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