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蒙药材藜芦质量标准研究*

2019-01-29杜晓鹂格根塔娜刘晓平郭丽颖那生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藜芦白藜芦醇薄层

杜晓鹂,马 岚,王 敏,格根塔娜,刘晓平,郭丽颖,那生桑

(内蒙古医科大学 呼和浩特 010110)

藜芦(学名:Erratum Grumman L.)是百合科植物藜芦的干燥根及根茎,多年生草本植物;蒙药名阿格西日嘎,别名都日吉德、黑藜芦。味苦且辛,性平。效锐、糙、重、浮、稀,有毒。具有催吐,泻下、祛痰、杀虫的功效。主治中风痰壅、癫痫、喉痹等;外用治疥癣、恶疮、杀虫蛆[1]。藜芦整颗皆有毒性,尤其根和根茎的毒性最强。藜芦的毒素主要为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总称为藜芦总碱。其中原藜芦碱毒性最强,介藜芦胺次之[2,3]。藜芦生于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主产于中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湖北、四川和贵州等地。同时亚洲北部和欧洲中部也有其分布。《金光注释集》[4]中提及采收季节不同,导致其功效差异:“都日吉德的气味随季节变化,气味在催吐或泻下功效上起到主导的作用,用于催吐则于嫩苗时采集,用于泻下则于8-9月份果期采集”。

藜芦为蒙古族习用药材,是藏医药古籍中“都日吉德”的蒙古地区替代品。近代蒙医大师罗布桑教授在其学术著作《蒙药学罗布桑学术著作大成》㈦中记载有:“杜日吉德和京大戟相近,具有泻下和催吐功能”,并对其进行原植物考证,认为都日吉德的原植物为大戟科植物中尼大戟(黑.都日吉德,上品)和喜马拉雅大戟(白.都日吉德,下品)。罗布桑教授在藜芦药材描述中记载道:“藜芦为百合科多年草本黑藜芦及同属植物的根和根茎,5-6月抽花茎前采收,除去茎叶,晒干。蒙医临床上用藜芦替代都日吉德”。吴香杰教授主编的《蒙药炮制学》陌中介绍“都日吉德的原植物中尼大戟,产于西藏,来源稀少,尚无商品药材,内蒙地区将藜芦用作都日吉德”。

蒙药藜芦炮制方法的记载有“用于催吐,则无需炮制直接入药;用于泻下则同大麦共炒后入药”。蒙医催吐法用应用范围较广,用于食积不化、食痞、中毒症、痧症等。临床上用肾叶橐吾、刺参、藜芦为主药,与菖蒲、光明盐、荜拔各等量配伍,并根据病症辩证加味治疗,急催用丸剂,缓催用汤剂,服用时间以黎明为宜。蒙药中藜芦属泻下药,《晶珠本草》[5]中记载有:“都日吉德是寒热症总泻药”;藜芦在蒙医临床中用于泻下、脉泻、鼻泻、导泻和催吐疗法。藜芦多载于蒙药复方,经炮制后入药,用于治疗各种“希拉”病、虫症、不消化症、黄水症等。近年来,对藜芦属植物中的甾体生物碱类研究较多,目前从国产藜芦中已分离出70余种甾体生物碱。最新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藜芦甾体生物碱也是合成环巴胺(cyclopedia)类抗肿瘤药物的有效先导物[6]。藜芦药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蒙药分册》中载有藜芦十二味丸[7],其中藜芦药材质量标准尚未完善,因此藜芦为部颁倒挂品种,亟待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本品作为中药材收载于湖南、山东、江西、贵州、吉林、新疆、四川省(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载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检测项,未有含量测定项;其TLC鉴别项中对照品有原藜芦碱A(《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和白藜芦醇(《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本品主含甾体生物碱,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我国有二十余种藜芦属植物,经研究比较发现,不同品种的藜芦属植物其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8,9],因此,对生物碱成分制定含量限度,对藜芦药材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供试品水份含量试验测定结果

1 薄层鉴别

1.1 藜芦中介芬胺、藜芦胺、白藜芦醇的薄层鉴别

1.1.1 试剂及药材

丙酮(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藜芦胺标准品由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L-100-170622)、介芬胺标准品由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S-143-170926)、白藜芦醇标准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研究院提供(批号:111535-201703)藜芦药材分别为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四川成都(所有药材均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生药教研室渠弼教授鉴定为百合科植物藜芦的干燥根及根茎)

1.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介芬胺,藜芦胺,白藜芦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 mg·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1.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产地7批次藜芦样品粉末2 g,加甲醇2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留物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1.1.4 展开

吸取对照品溶液5 μL、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点于三块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4∶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与介芬胺、藜芦胺、白藜芦醇对照品溶液在薄层板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 一般检查项研究

2.1 水分测定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烘干法)测定七批样品水分。

步骤:精密称取供试品2 g,研细,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 mm,疏松供试品不得超过1 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l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在(0.0133%-0.1800%)范围之内,未发生霉变。(2010年版《药典》(一部)规定中药根、根茎类用药含水量在(9.0%-15.0%)为霉变(表1)。

2.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K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测定七批样品酸不溶性灰分。

步骤:精密称取药材3 g于坩埚中,将坩埚放入马弗炉烘六小时取出,及时放入干燥器待冷却称重,再放入马弗炉1 h,取出于干燥器冷却称重,两次差值小于0.0003恒重完以后。既上相所得灰分,取上项所得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 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5 mL热水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在(11.5196%—89.4963%)范围内(表2)。

2.3 浸出物测定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XA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法测定。

步骤:精密称取供试品2 g,研细,精密称定,置100 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70%乙醇溶液50 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过滤,精密量取滤液25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C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除另有规定外,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在(6.1742%-16.3767%)范围内(表3)。

3 含量测定

3.1 实验器材设备、试剂及药材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A)

3.1.1 试剂

色谱乙腈,色谱甲醇,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3.2 溶液的制备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介芬胺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毎1 mL含0.95 mg的介芬胺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藜芦药材粉末(过筛)约2.0000 g,称量,至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6%的浓氨试液5 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体积4∶1)混合溶液40 mL,称重,混匀。在80℃水浴上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量,用三氯甲烷-甲醇(体积4∶1)混合溶剂补减失的重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表2 供试品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

表3 供试品浸出物测定结果

3.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sickroom 100-5-C18色谱柱(5 μL,4.6 mm×250 m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三乙胺水和0.1%甲酸水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微升;检测波长250 nm;柱温:18℃(表4)。

表4 梯度洗脱程序

3.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2.0,2.5,3.0 mL置1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各浓度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结果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59280x+3125.4,(Y为峰面积积分值,X为进样量)(图1)。

图1 介芬胺标准曲线

3.4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其相对保留时间稳定,记录峰面积,计算RSD%为1.77%,结果表明:仪器等整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良好。

3.5 稳定性试验

取藜芦粉末2.0 g,精密称定,按样品制备方法操作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4,8,12小时进样,样品介芬胺峰面积的RSD为2.06%,说明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之内较稳定(表5)。

表5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3.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藜芦粉末6份,精密称定,每份取样量约为2.0 g,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连续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依次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RSD为2.04%,说明供试品分析的结果稳定,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表6)。

表6 重复性试验结果

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批次藜芦粉末6份,精密称定,每份取样量约为1.0 g,精密加入对照品0.0024 m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加样回收试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2.00%,说明方法可行(表7)。

表7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3.8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7个不同购买产地批次的藜芦,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的方法操作并测定其介芬胺的含量(表8)。

4 小结

本文分别采用介芬胺,藜芦胺,白藜芦醇作为对照品,对7批次样品进行薄层鉴别,结果供试品与介芬胺、藜芦胺、白藜芦醇对照品溶液在薄层板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相比之下,介芬胺斑点颜色更为清晰,含量较大,可作为藜芦质量标准中薄层鉴别项下的检查项之一。

检测波长的选择:参考文献中对其它植物中介芬胺的提取检测波长条件,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吸光度值来确定藜芦里介芬胺的含量测定,最佳吸收波长为250 nm。

流动相的选择: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0.1%三乙胺水和0.1%甲酸水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以洗脱时间20-30 min,A-B(30∶70)出峰时间适中,色谱峰峰形理想,分离度较好(图2)。因此,选此条件作为流动相。

根据本实验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所购买的藜芦中介芬胺含量在5.74-6.98%之间,藜芦质量标准正文含量测定项暂定为:本品每1克含介芬胺(C27H39N03)的含量不得少于5.74 mg·g-1。

5 讨论

薄层色谱图可见:供试品与白藜芦醇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但颜色浅,表明7批药材里均含有白藜芦醇,但含量少;供试品与介芬胺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明显,表明7批药材里均含有介芬胺,且含量多;供试品与藜芦胺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但不明显,表明7批药材里均含有藜芦胺,但含量少。含量的多少可能受到药材生长年限、采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所购买的藜芦,其中亳州和安国据经销商表述产地为东北,重庆产地四川。对此7批次样品进行介芬胺的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及比较,初步证实东北、四川产地藜芦中介芬胺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样品采集、收集量较局限,尚不能就此得出全国其他地区所产介芬胺含量情况。

表8 样品测定结果(n=2)

图2

猜你喜欢

藜芦白藜芦醇薄层
内蒙古3种野生藜芦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若不是那味暗香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胺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组织DNA损伤的影响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白藜芦醇调节STAT3与miR-21表达抗肝癌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