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坏疽截肢术后心衰的临床研究
2019-01-29张庆祥李刚
张庆祥,李刚
(解放军第960医院,山东 淄博 255300)
0 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进展,因动脉硬化所致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明显增多,其中80 %~85 %的患者将出现严重的肢体缺血[1-2]。当下肢缺血症状得不到良好控制可进展为肢端坏死,坏死多为干性坏疽,远端常出现感染和溃疡。即便在现代血管介入技术发展条件下,一旦发生缺血性坏死,治疗效果不良。80 %的下肢截肢发生于下肢缺血性疾病[3-4],截肢术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慢性消耗和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最终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截肢后并发症很多,除常见的残端坏死、不愈合外、幻肢和幻肢痛等,还可发生心、肺、脑血管意外等致命并发症,缺血性坏死患者截肢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达30 %[5-6]。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这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的关键。术后并发症中,急性心衰并不罕见,回顾既往的出院病历,疑为心衰的记录常见,但部分患者由于持续时间短,症状不典型,未能明确心衰的诊断。参考文献对截肢术后心衰鲜有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术后发生急性心衰的几率比较高,截肢术后心衰的发生有特有的时限和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总结自200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146名154条肢体因缺血性截肢的病例(双侧截肢或同一肢体高平面截肢而多次入院),其中确诊术后发生心衰的病例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64~86岁,平均69岁。7例为糖尿病坏疽,1例为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1例为糖尿病坏疽合并足底皮肤鳞状细胞癌。择典型病例摘录如下。
病例1:男性,78岁,因右足发黑、溃烂2年伴疼痛入院。糖尿病病史30余年,有长期吸烟史。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并足坏疽、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查体可见右前足干性坏疽。甲板脱落,远节趾骨外露,色黑,足趾根部可见分泌物。右小腿皮肤水肿,肤温自近及远阶梯样降低,坏死区界限不明显。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DSA显示股动脉在股深动脉以远发生闭塞,远端有细小的侧枝循环。既往无心绞痛发作史,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心脏彩超射血分数55 %,在全麻下行膝上标准截肢。术后第1~2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接受抗生素和抗凝治疗及白蛋白支持治疗,第3日经静脉液体量750 mL。术后第3日夜间患者出现喘息、胸闷、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时伴声嘶,双肺满布啰音,面色苍白,心率100~120次/min,血压80/50 mmHg,濒死状,咳吐白色泡沫痰。颈静脉充盈,无腹胀。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和体征,给予速尿。滤出尿液约600 mL后,患者症状一度减轻,但未消除胸闷症状,间断使用速尿,总剂量达80 mg后,共滤出液体1200 mL,症状迅速缓解,次日晨双肺底可闻及细小啰音,后短期口服利尿剂,严格限制入量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精神饮食恢复,伤口延期至20日拆线,痊愈出院。
病例2:男性,68岁,因左下肢间隙性跛行,左足发黑、溃烂1年,发热3周入院。糖尿病病史20余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2年。哮喘多在冬季发作,夏季基本无急性发作史(入院时为8月)。入院时胰岛素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不良,入院诊断为左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伴左足坏疽,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热型为弛张热(37.5~39 ℃),查体可见左前足干性坏疽,第2趾已因坏死截除。足趾根部可见分泌物。左小腿皮肤红肿,水肿,肤温自近及远阶梯样降低。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WBC:17.4h109/L。在长期保肢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患者入院1周后,接受了截肢的建议。DSA显示股动脉狭窄,腘动脉及胫后动脉已远发生闭塞。择期行膝上标准截肢。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发热停止,体温36.8~37.2 ℃,残端疼痛不著。第4日液体量约500 mL。夜间患者入睡后被憋醒,出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呼吸时伴声嘶,双肺满布啰音和哮鸣音,咳吐白色泡沫痰。患者按经验自行喷克伦特罗气雾剂后,症状无缓解,心率:100~120次/min,血压80/60 mmHg。给予喘定及地塞米松后,症状无缓解。呼吸科和心内科会诊后,对于哮喘急性发作和心衰无法迅速鉴别,后患者咳吐粉红色泡沫痰后,明确诊断。立即给予速尿(60 mg)。滤出尿液约900 mL,发作1 h左右缓解,能平卧,随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BNP 1300 pg/mL。次日仍有轻微喘息。开始口服利尿剂,严格限制入量后,第5日夜间出现短暂胸闷症状,症状自行消失。精神饮食恢复,残端愈合后出院。随访存活6年,因急性心梗去世。
病例3:男性,73岁,因右足疼痛、发黑、溃烂9个月入院。糖尿病病史约40余年,有长期吸烟史。患阿兹海默症3年。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并足坏疽、糖尿病、高血压病、阿兹海默症。查体可见右前足干性坏疽。第2趾远节坏死后脱落,余足趾根部可见恶臭分泌物。右小腿皮肤凹陷性水肿,肤温自近及远阶梯样降低,坏死区界限不明显。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DSA显示双侧股动脉在腘动脉、胫后动脉发生闭塞,胫前动脉狭窄伴有细小的侧枝循环。既往无心绞痛发作史,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心脏彩超射血分数40 %,行膝上标准截肢。术后第1天,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常规接受抗生素和抗凝治疗及白蛋白支持治疗。夜间患者出现躁动,反复坐起,并导致残端伤口哆开,残端出血较多,患者表现为呼吸浅快,咳嗽,呼吸时伴声嘶,面色苍白,心率110~120次/min,血压80/50 mmHg。血氧保和度下降到75 %,烦躁,类似激越型谵妄,由于患者描述不清症状,交流不便,而且残端出血较多,值班医师考虑出血性休克,给予林格氏液500 mL,症状急剧加重,患者撕扯衣领,张口呼吸。口中可见白色泡沫痰,判断患者为急性左心衰而非休克,立即给予利尿,滤出约800 mL,20 min后开始缓解,2 h患者能平卧休息。后对残端进行2次清创,延期拆线,残端愈合后出院。
2 讨论
总结病例存在下列几个共同的特点:①多为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病史长;缺血性坏疽的诊断明确,长期尝试保肢治疗;从开始出现足趾发黑到近端出现严重缺血和感染,最短的3~4个月,最长的达3年,1例因伤口反复溃烂,甚至发生鳞状细胞癌。②患者行走、活动能力下降,并因长期感染,患者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心肺功能差;③部分病例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CRP、白细胞长期增高,常伴间歇性发热;④截肢术后发生心衰的几率和截肢平面有密切关系,高位截肢发病率高,而足踝部截肢及小截肢罕见;⑤术后心衰发生多在术后第3~7天,持续时间很少超过24 h,常在夜间发作。在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后的患者,住院期间很少再次发生心衰,或进展成慢性心衰;⑥术前心电图提示有缺血表现或心律失常,⑦由于急性心衰发展快,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时效性不强,主要依靠临床诊断;⑧利尿治疗有效。
分析术后发生心衰的原因,从前、后负荷及心肌本身病变的方面推测,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截肢后尤其是高位截肢后,在心脏射血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周围循环范围减小,导致心脏后负荷相对增大;另一方面血容量相对增多,导致前负荷增大。术后早期心肺功能处于代偿阶段,当应激状态解除后,特别是夜间植物神经功能下降后,对循环调节能力下降,失代偿发生心衰。低位截肢(膝下10 cm以远)或小截肢很少发生心衰从反面验证了这种机制的可能性;②此类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心、肺生理性功能储备不足,事实上肢体缺血性坏死只是全身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如果血管疾病发展到需要截肢时,病变就不会只局限于受累肢体[7-8]。截肢后由于疼痛、创伤等不良刺激,可释放儿茶酚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和血管紧张素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影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心律失常等[9-10]。使心功能低水平平衡被打破,从而发生心衰;③长期存在的坏死肢体,成为刺激产生炎性介质如5-羟色胺、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及花生四烯酸产物如前列腺素等固定的释放源,而使全身血管处于病理性的扩张状态,和小血管通透性增加[11-12]。当这种释放过程被中止后,血管活性因子的扩血管作用丧失,一方面周围血管重新收缩,导致前、后负荷均增大,同时冠状动脉也可发生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泵血功能减退,作为炎症因子敏感的靶器官之一的肺,更容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当循环负荷突然增加时,心源性肺水肿更容易发生。术后作为促进残端愈合而经验使用白蛋白,可能会产生类似于自体输液的效应,导致血容量增多[13-15]。
术后心衰的发生,不能简单归结于心肺功能储备差的机理,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心肺功能差和全身血管病变是基础,术后循环再分配可能是启动因素。炎症介质的含量变化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截肢术后发生心衰,是在长期感染和缺血条件下,病理平衡被打破后重建再平衡的生理过程中发生的,这是心衰发生存在时限性比较信服的解释。
我们认为,在截肢的围手术期就应该对心衰有足够的重视,术后第1周,是心衰发生的危险期。准确识别心衰,严格输液量,重视术后镇痛和镇静、减少不良刺激。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和BNP,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利尿治疗有效,临床也证实了这一点。增加正性肌力的药物,理论上可能不利于截肢后负荷异常的心衰(在高前负荷的条件下),我们使用时比较慎重。对于常规的提高残端愈合能力的白蛋白,为避免其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而产生类似自身输液的效应,应该在急性期过后,患者循环再次平衡后间断使用。我们在术后对高危人群短时使用利尿剂预防心衰的做法只是个例,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中,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