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2019-01-29
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出发点,它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1-2]。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学资源严重紧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毕业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函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近年来,我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制定了多项措施,如开展了创新创业项目、实施“seminar”制度、举办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本课题组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导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作为导师团队的成员,一直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人才,肩负着为科学研究作学术上准备、为服务社会作科学技术上的准备的历史使命,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究生的有效形式[1],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越来越显现出不足。
1.1 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研究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导致研究生就课题选题方面缺失很多,大部分研究生依靠导师制定的内容,按照导师的思路展开研究,没有自己的思维,更谈不上创新;小部分研究生可以依据导师设定的题目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自己设计研究内容,极少数研究生能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来自己设定题目,制定研究内容。此外,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性,研究生只是照搬前人的研究思路,按照前人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步骤套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做重复性应用或验证,只能在研究意义等各别方面简单的延伸、推理,揭示简单的客观规律。不能够在他人实验方法的利用上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有所改进,对实验结果只能够简单的分析,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并揭示内在规律,只是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性科学研究,这样就很难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水平也难有提升,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这将严重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2]。
1.2 科研环境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研究生没能从平台角度出发,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团队中,没有较好的利用学校其他学院先进的仪器设备,科研资源互通意识薄弱,更是缺乏攻关能力,使得研究生因避就困难,较少较浅地参与科研实践,因此,加剧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现象[3]。
1.3 部分研究生科研态度不端正
部分研究生没有把握好研究生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工作,学习浮躁,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科研敷衍,缺乏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锲而不舍的科研毅力、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不能认真对待实验结果,读研只为拿到文凭[4-5]。
2 基于导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为改善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弥补不足,导师团队培养制和科研平台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制一般是单一导师制。作为承担要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负直接责任的老师,导师多是在单学科做出一定成绩的学者,多数情况下知识面局限于其擅长领域,那么在专业知识面、思维方式上多会出现学科单一的培养模式下极易出现“学术门户”现象,那么组建导师团队,团队成员在职称结构上是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层次的结合,学科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背景,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这种经验、学科交叉融合、年龄不同的团队能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用各自不同的经验和专业优势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降低单一导师制的弊端。另外,参与导师团队合作,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探索和创新的潜能,锻炼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青年导师的积极性和科研潜力也能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具有默契和谐氛围的团队中工作,能够积极地引导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学术诚信等方面正确的前行方向[6],更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推行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势在必行[7]。
科研平台既是利用实验设备围绕科学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的场所,也是高校提高教师科研学术水平和和培养研究生的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借助校内科研平台对研究生实行实验室轮转方式的多样化培养[8],从不同的项目中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情况便于日后满足自己实验的需求,积极参加各实验室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了解相关领域中的前沿知识,从实验室轮转中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固定平台完成个人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要有定期组会,内容包括课题汇报和文献汇报,课题汇报要求研究生要及时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整理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通过团队讨论能够得以解决;文献汇报要求研究生在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后选择最合适本人课题内容的文献精读[9-10],从对文献的阅读和讲解中提高培养了研究生信息检索和分析与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最终,在轮转和固定科研平台的实习过程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
3 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 重视论文选题
研究生课题内容的确定的过程是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课题的选取是其他科研工作的基础。研究生以导师研究方向为出发点,以科研平台轮转时掌握的科研知识为辅助,经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认真独立的思考,确定研究的基本内容后与导师团队积极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首先是是否具有本领域的创新性,创新在哪个层次上,是学科前沿,他人从未研究过的内容,还是在他人研究的延伸拓展补充,其次是是否有实际价值等,根据学科特点来说,是否具有转换成生产实际的可能,还是只在理论研究的层面,通过讨论最终确定选题。
3.2 严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考察研究生相关资料查阅情况,对获得的课题相关的研究进展等内容要落实到每篇文献,确保是首层引用;要求研究生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图片的真实性,准确性认真把控;课题汇报的时候要求研究生要及时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针对实验结果认真分析,汇报内容以PPT的形式为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以上3个方面严把论文内容,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3 把控论文质量
论文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其写作水平成为评判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论文写作中很难看到用心,机械、呆板、仓促、急躁、焦虑、侥幸、敷衍是常见的现象,可体现创新能力的论文更是寥寥可数。因此,论文写作方面要鼓励研究生进行自主创新写作,要避免一味仿照文献内容,要知晓文献只是提供思路的手段,促使研究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自觉遵守科学规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校按国家要求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肃清学术腐败。理清研究生对论文工作意义的理解情况及论文独立完成的水平和实际意义等[11]。
4 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属于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12]。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为响应我国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的目标,适应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利用导师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要求导师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变革,此外,作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承载体,科研平台的较好的利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和科研平台支持这两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心得,为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