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治进展

2019-01-29马晓宇赵莉萍

智慧健康 2019年27期
关键词:代谢性骨病磷酸酶

马晓宇,赵莉萍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2.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3.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0 引言

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早产儿特别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存活率更大。但是,患有代谢性骨病者逐渐的增加人数,对于患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研究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P)的领域在逐渐增多,包括其发病的因素以及机制、实验室检查、各种辅助检查等等,以期更好的做到预防和治疗。下面对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治进展情况进行探究。

1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方式

1.1 实验室检查

第一,碱性磷酸酶(ALP 或AKP)。碱性磷酸酶为一组同工酶,新生儿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总同工酶中大概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比重,属于评价骨矿化不足关键性指标。当前,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诊治上采取ALP 产生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有研究认为,如果血内的ALP 水平在500U/L 以上,那么诊断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具有76%的敏感性以及66.6%的特异性。如果在650U/L 以上,则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0.6%和64.5%[1-2]。ALP可能会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于多种疾病中进行变化,例如出现佝偻病可以增加浓度,贫血严重时导致降低浓度等。

第二,血钙、血磷。在骨组织内,关键性的矿物质构成为钙和磷,在早期阶段,机体缺钙经转移利用体内储存钙,以及后期阶段受各种激素(血磷、甲状旁腺素等)影响和作用,不会让血钙浓度产生较大的浮动。但是血磷浓度紧密的关联于骨骼矿物质浓度。研究显示,如果血磷是1.2 mmol/L,则表明发生了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得到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是33%和100%;如果血磷水平是1.8 mmol/L 以下,以及血内具有900U/L 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则对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和70%。

第三,骨钙蛋白(OC)。骨钙蛋白即骨钙素为成骨细胞所合成的维生素K 依赖性蛋白,能够对成骨细胞活性、骨转换水平进行反映。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时间显著短于正常产儿,导致骨钙素水平远不能达到同龄状态。早产儿的骨转换率更快些,但是也会引发出现较高骨钙素值情况,导致形成显著的骨质矿化。

第四,瘦素、护骨素。瘦素(LP)为通过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经两种渠道实现影响骨代谢,即中枢神经系统中瘦素对于骨形成产生抑制,和在外 周瘦素对于骨形成产生推动。在胎儿期阶段,瘦素主要是采取抑制骨吸收以及推动的方式使得骨重建对骨代谢产生作用,因此瘦素会影响到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已有研究显示,雌激素对护骨素作用可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相关机制需要深入发展[3]。

第五,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在维生素D 中,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 为中间代谢产物,经转化成1,25(OH)2D3 施展作用,可以进行推动肠道吸收钙以及磷。在专家共识中,已经明确的提出了,在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 为30 nmol/L 情况下,存在缺乏维生素D 的现象。

第六,尿钙、尿磷。在骨骼矿化标志物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尿钙和尿磷,能够对于骨骼代谢产生良好的评价。

1.2 辅助检查

首先,应用X 线检查。实施X 线检查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在早期阶段并不会产生显著的改变,或者会出现非常轻微的改变,处于中期、晚期时,加重病变程度,使得骨矿化量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降低时,会让X 线片得到显著的变化。

其次,双能量X 射线吸收测定术。此项技术为无创的、精确测量骨矿物质含量检查模式,是测量骨容量重要标准,可进行骨骼大小和骨密度以及骨容积等测量。但存在测量区域性变化、检查机器体积大、辐射过多影响到新生儿自身骨发育等情况,使得此种方式应用并不多。

再次,定量超声测定法。其能够进行骨矿化、骨皮质厚度、骨弹性等检测。研究表明,对于有关的临床试验进行完善以后,对比骨量前后减少程度并分析,通过落实尽早的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率。

最后,CT 和MRI。对于新生儿的骨密度实施综合评估的举措就是CT 以及MRI 方式,能够扫描出骨微结构,对早产生代谢性骨病尽早的诊断。因CT 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同时这两种参数还不够规范,所以临床应用仅为辅助手段[4-6]。

2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治疗方式探究

2.1 胃肠外营养

早产儿肠道外营养初期阶段,以及两周短期治疗期间,需要采取肠道外营养液的治疗,例如剂量大概是120-130 mL/(kg·d),主要的成分包括了钙、磷、镁。但是为了提升营养利用度,需要对早产儿进行超过两周时间的肠道外营养液补给,钙浓度、磷浓度均是20 mmol/L,镁浓度为2.5 mmol/L。科学合理的摄入钙磷比例和钙、磷、维生素D 含量,可以更好的维护正常骨矿化。

2.2 喂养

早产儿出生后对于骨矿化速度形成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喂养方式,不管是新生儿期的喂养方式还是婴儿期喂养方式,都深刻的影响着早产儿骨发育。早产儿母乳内钙磷含量,还不能够做到帮助早产儿获得宫内钙以及磷增长率,所以纯母乳喂养早产儿应该进行适当的增加钙和磷,分别控制在90 mg/kg左右、60 mg/kg 左右。

2.3 钙和磷的补充

对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治疗,最优模式为将钙、磷、镁量以及矿物质累积量,达到跟宫内矿物质相等增长的状态。在观察到具有生长缓慢,或者出现其他血清指标不良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立刻的落实矿物质补充。早产儿肠道内钙按照20-38 mmol/L 的含量,磷按照12-30 mmol/L 的含量为宜,合理摄入钙磷,可以积极的影响早产儿骨矿化。

2.4 物理治疗和锻炼

进行婴儿抚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将早产儿出生后的提升骨碱性磷酸酶量减少,并且增强骨钙素水平以及促使产生骨矿化和骨形成,以及提升骨密度和增强骨强度等,均对于骨增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结论

在现代医学基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已经为更多早产儿带来生存的希望。当前此疾病还没有产生诊断金标准,临床上分析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者需要遵循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情况,展开尽早的科学补充维生素D 和钙磷。25 羟维生素D 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在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 为30 nmol/L 情况下,存在缺乏维生素D 的现象,同时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正相关联于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需要着重的关注25羟维生素D 这一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代谢性骨病磷酸酶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骨病义诊进社区三分钟推拿受追捧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莱菔硫烷对代谢性疾病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