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

2019-01-29秦大平张晓刚姜劲挺曹林忠蒋宜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中医学

秦大平 宋 敏 张晓刚 姜劲挺 曹林忠 蒋宜伟

(1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甘肃 兰州 730020)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师承教育作为其主要的传承方式与途径[1]。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和现代医学传入,院校教育逐渐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通过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使中医药人才培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而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所在,也是中医学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基石。

1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基石

在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发展中,师承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自1956年以来,我国开始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中医教学的院校教育的开端后,突破了传统的“家传师授”中医传承教育模式[3],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使得我国的中医人才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加强了学术交流。使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着力塑造和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重创新”的新型卓越中医药人才规划[4]。不断将中医师承教育开拓创新发展,更加注重中医特色、卓越人才培养,有利于中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以及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证经验、学术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基石,应用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发展手法,将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提升师承教育模式的高水平、一体化、一流化发展形势,更加符合我国当前“健康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2 师承教育模式创新性发展是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医学,师承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加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有利于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师承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但能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与掌握,还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求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要求,突出培养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要求的中医卓越人才,同时还应致力于我国医改政策的重点是“保基本、强基层”[5],培养面向广大基层需求的卓越中医人才,努力改变现有的中医教育的培养体制,探索坚定的中医群体化、集约化、常态化的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培养大批信中医、用中医、继承中医、推广中医、发扬中医的优秀专业人才,打造名中医、国医大师的摇篮,着力解决中医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中西医并重”的发展道路,结合“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将“大医精诚”“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的高尚人文道德情操与职业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始终,为国家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保障,实现中医的振兴,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事业。

3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是中医药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

结合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怎样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临床优秀人才,是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传统医药事业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走出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发展道路。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的发展。师承教育在我国中医药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师承教育不仅使先辈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而且通过一脉相承数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流派。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创建,通过半个多世纪来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思想与学术特色等方面成效显著,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中医药人才,在中医药高等化教育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

就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继承与发扬名医名师独特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与中医经典内容,熟读中医经典,强化中医药文化积淀。课后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心授口传的跟师学习,提高领悟与掌握能力促进思维活跃,建立与增强创新意识[6-7]。借力教育部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中医岐黄英才、中医卓越医师计划战略进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背景下建立实施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教育模式,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导师制、跟师制、学术继承与传承项目、名医名师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等载体和途径[8-10],不断挖掘和凝炼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精髓,并将其与现代院校教育理念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相融合,是创建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突出特色、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这将大大有利于发挥中医传统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临证实践水平[11],促进中医药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也为中医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

4 师承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发展高度契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调研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2]。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石,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15年2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战略[13],同时国家卫计委相继制定出《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纲要,明确表示了健康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大力开展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的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举措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医药事业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取决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促进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为此,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与创新,将师承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特别在中医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亟待突破传统思维短板,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这将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5 结语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与繁荣创新的征程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与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改革中医教育体制模式,遵循中医药学科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将2种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融合,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多方位、立体化构筑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重创新”的新型卓越中医药人才,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创新性、国际化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中医学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