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探索与研究
2019-01-29罗德莲吴廷强
罗德莲,吴廷强
(遵义师范学院a.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b.工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2019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想政治课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思想,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维护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各大中小学校党组织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课放在学校核心位置,为培育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高校是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是培育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笔者多年从事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实践认真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尝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办好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新方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校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融合不够深入
高校党建工作是在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指导下,由各二级部门党委(党总支)组织实施,主要通过党支部具体抓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数是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全校学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是在学校学工部(学工部、团委)指导下,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开展。虽然全校各部门都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和沟通,但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党建工作不足,对党建工作阶段性的核心任务缺乏了解,使得思想政治课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党建工作一般只面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或思想要求进步的优秀团员开展。一些高校就党建而抓党建,党建工作进思想政治课堂较少,没有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2]。因此,多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的深度融合,党建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以大课形式对各学院学生集中授课为主。多数教师根据课时数,结合教材制定教学大纲,以“填鸭式”教学方式开展理论教学,学生几乎是被动地接受空洞的理论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一是在学校党建部门(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门(学工部、团委)的指导下,组织少部分学生以“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拓展、义务献血、各种志愿者活动等活动方式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在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领导下,由政治辅导员以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形式开展的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而且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时缺乏专业教师作指导;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理论教学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等教学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够将课堂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理论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因此,针对全体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
(三)在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受各种不良思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十分复杂,互联网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或其他高科技信息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所谓“自由论”等各种非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或蛊惑,而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阶段,对各种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智尚未成熟,对政治信息缺乏敏感度和判断力。个别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思想信念迷失,政治信仰迷茫,缺乏社会责任感,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对个别抗诱惑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导致价值取向扭曲,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措施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不能预判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有效监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3]。
(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大思政”教育格局不明显
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负责理论课教学,学工队伍(主体是政治辅导员)负责实践教育。部分学科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大思政”教育理念,误认为专业课教师主要任务是授好专业课,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使同学们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在专业方面立于不败之地,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力量薄弱,从而在校内未能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二、办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要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办好高校思想政治课。要强化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教育目的,以爱国主义为教育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减少各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身心的伤害。正确引导大学生认知社会,辨别网络信息安全,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把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办好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课
(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定思想政治课政治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抓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办好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1.正确认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关系
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是相互统一的。党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根”和“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航标和灯塔,给思想政治课指明了政治方向。新时期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既要传承传统优良作风,也要努力探索新方法。关于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打了一个形象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5]。”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解决党建工作“船”和“桥”的问题,是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青年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同时,通过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让青年大学生重温党的艰苦岁月,亲身感受幸福的来之不易,心存敬畏,懂得感恩,立志报效祖国。
2.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度融合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首先,在管理机制上要创新,建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一是选派业务精湛,政治觉悟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党建部门挂职学习,全程参与党建工作,知晓某一时间段党建核心工作,并结合课堂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党建工作领导干部下基层,及时了解所联系班级的学风、班风情况,同学们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心理健康以及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等情况,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辅导员(班主任)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和各种突发事件,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手信息[6]。其次,坚持党建教育进思想政治课堂,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整个发展历程,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革命到胜利,把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灾难中拯救出来,通过改革开放,将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发展成为富起来、强起来、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二的世界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仅用了7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几百年办成的事情。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通过学校多部门联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有载体,思政工作有目标,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时效性。
(二)依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先进分子、人民群众为争取革命胜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不惜牺牲生命共同创造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先进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先烈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最宝贵、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7]。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丰厚,且易被高校大学生们所熟知和认同,是革命老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宝贵资源。
以“转折之城”——革命老区遵义为例,遵义是红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革命圣地,有著名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苟坝会议、青杠坡战役、乌江战役等红色文化遗产。遵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通过讲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故事视频、举办红色专题展览和讲座、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蕴藏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创建红色文化社团,举办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建立红色文化微信微博公众号,适时推送红色文化信息,搭建营造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红色文化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使学生在感受深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发扬革命时期艰苦朴素精神,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三)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牢固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即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实现部门联动,将学校、社会、家庭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学校要建立完善“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大思政”教育理念蕴含着“三全育人”的目标指向,强调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全过程中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建、教学、科研、行政、学工等多部门联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行政和学生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使高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教师课课讲思政,学生处处感受思想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元化发展,真正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情感体验等多重效果[8]。
2.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效
办好高校思想政治课,除了精心打造课堂教育教学外,还应该充分挖掘校园新闻、校园广播、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等隐形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正能量的校园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坚定学生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育人效果。
3.建立完善“学校、社会、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
青年大学生来源于每个家庭,生活交往于社会。家庭的经济情况、教育背景和社会交往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情绪和社会认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学校、社会、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政治辅导员不定期联系家庭、社区,了解学生之前思想状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的目的。
(四)创新工作思维,改革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1]。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深刻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思想特点,创新工作思维,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寻求适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新方法。
1.创新教育教学载体,积极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广泛应用新媒体,积极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运用易班工作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QQ群等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和辐射范围,切实开展多渠道、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广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时代热门话题、国际国内形势等主题讨论交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做好学生答疑解惑工作。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时间性、空间性限制的问题[3]。
2.坚持以生为本,改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都是延续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备课主备教材少备或不备学生,学生只是为修学分而被动接受教育,兴趣性不强,参与度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不能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学习,不断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深入学生群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打造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能将课堂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课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内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理论与实践教育知行合一的完美教学效果。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温静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入手,让思想政治课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引起共鸣又实现共情,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每隔两三周都会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午餐会,以午餐会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将“老师在上学生在下”的课堂转变为“师生同坐的餐会”,师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边吃边聊,求解疑惑。这是她思想政治课的“午餐版”。这种亲密互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拉进了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深度和人文温度。
(五)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办好思想政治课提供师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是办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一是要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尤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强化教师的政治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让懂政治的教政治,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是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每一节思想政治课既有理论深度,学术厚度,又有人文温度。三是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互联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境外反华势力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让一些腐朽思想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侵占青年大学生思想阵地。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应该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加强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