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滚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9-01-29赵学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黄褐斑瘢痕疗法

白 瑞 赵学田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 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福建 漳州 363000)

旧时有“半刺”“毛刺”“浮刺”之称,现代有叩刺、滚刺之法,其共同点为针刺作用部位表浅,均可归纳为皮肤针疗法。滚针疗法是皮肤针的一种,是通过刺激体表一些特定部位,借助“皮部,孙络,络脉,经脉,脏腑”系统,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作用[1],从而起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相较传统皮肤针,滚针有刺激面积大、施力均匀、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痛苦较小等特点。又称为滚轮微针[2]。临床常用来治疗皮肤病等病位表浅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滚针疗法的进一步认识,其临床应用逐渐普及,治疗范围也得到了扩展。

1 皮肤损容疾病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穴位的“近治作用”原理,滚针疗法可治疗局部皮肤疾病。后来又发现滚针具有美肤、祛疤、生发等功效,加之其痛苦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选择滚针疗法来治疗皮肤疾病或进行皮肤美容保养。

1.1 黄褐斑 2010年,陈娟[3]选取62例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 2组各31例,2组均口服逍遥丸,治疗组再配合面部滚针治疗,对照组配面部刮痧治疗,结果显示综合疗效上,治疗组(87.00%)与对照组(77.00%)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效率上,治疗组(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P<0.05)。郭燕[4]2009年—2013年选取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面部滚针结合颈枕部穴位点按、枕部捏拿、颈部牵拉等推拿手法,对照组予面部针滚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江贺[5]2015年将3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面部滚针与新型强脉冲光技术治疗规律交替;另2组分别单独予面部滚针、面部新型强脉冲光技术治疗,每月治疗1次,治疗6次,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测显示:3组患者病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显示临床疗效上联合组微针优于微针组优于新型强脉冲光技术组。向杨[6]2013年—2016年治疗150例面部黄褐斑患者,其在面部麻醉后用滚针联合光甘草定于色斑区来回滚刺。每月治疗1次,共3个月。每次治疗1个月后复查,结果发现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3种黄褐斑都有不同程度改善(80.70%、27.27%、48.14%),且疗程结束后未发现复发。

1.2 增生性瘢痕 马常明等[7]2009年—2011年收集烧伤或烫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32例,在全麻下行大面积瘢痕处皮肤滚针导入曲安奈德治疗,每月1次。治疗1—3个月,治愈率87.50%,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后患处肤色、厚度、硬度、痛痒程度等相比治疗前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区鑑莲等[8]2016年将 60例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处外用积雪苷霜软膏后予滚针滚刺,再配合弹力套压迫治疗;对照组不予滚针操作,仅外用积雪苷霜软膏配合压迫治疗,治疗6周,治疗结束 2月后发现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1.3 痤疮及其后遗症状 钦少杰[9]2012年—2013年治疗100例痤疮患者,中医证型均为肺经风热型。治疗时中药选方枇杷芩桑饮加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配合面部多角度滚针治疗,每10天1次。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6.00%。黄媛媛[10]选取80例痤疮患者随机成2组,对照组40例予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治疗,每周1次;治疗组穴位注射与滚针治疗联合,每2周1次。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同时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吴晓勇等[11]2008年—2009年治疗86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其按由内到外、由下到上、先面部整体后瘢痕局部顺序滚针滚刺,每10天治疗1次,配合创面外用积雪苷霜,每日4次。治疗60天后发现所有患者瘢痕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樊红娟[12]2012年—2013年选取 61例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型寻常痤疮愈后遗留色素沉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人采用滚针在患处皮肤按水平、竖直、对角方向滚刺,每周1次;对照组不予治疗,嘱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8周后发现2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 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滚针组(70.00%) 明显优于空白组(30.00%)(P<0.05)。且滚针治疗可使此类色素沉着消退更快。韩玲[13]2015年—2016年选取 6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滚针皮损区滚刺,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空白处理。8周后发现滚针组疗效显效率为63.30%,明显高于空白组(3.30%)。同时发现滚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0.05)。

1.4 皱纹 徐靖[14]2010年—2011年招募 18~44岁鱼尾纹求美者93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Ⅰ组32例,选鱼尾纹区用滚针沿水平、垂直、斜角方向滚刺,同时配合贝复济喷雾施术区;治疗Ⅱ组30例予局部滚针治疗;空白组31例嘱其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2组治疗组每周治疗 1次。治疗 12周后发现滚针联合贝复济法(83.87%) 有效率明显优于滚针法(76.67%),且起效时间更早(P<0.05)。刘丽红等[15]选取 22名志愿者,予面部皮肤滚针疗法,操作同时涂抹类人胶原蛋白原液,治疗6次后评估发现该治疗可有效使面部皮肤年轻化,但对面部皱纹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 陈旧性妊娠纹 赵晖[16]选取陈旧性妊娠纹患者 31例,随机选择一侧腹部皮肤滚针滚刺后配合导入积雪苷治疗,对侧腹部施以单纯滚针治疗作为对照,治疗8次后发现2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0.65%,对照组7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可有效减少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1.6 鲜红斑痣 韦强等[17]2008年—2009年治疗鲜红斑痣27例,予滚针滚刺配合导入自配制药液,治疗1~3次,随访3—6个月总有效率为92.60%。

1.7 白癜风 陶勇等[18]治疗49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治疗前统计所有患者共有109处皮损,将每处皮损最大直径平均分成治疗区和对照区,治疗组取治疗区予滚针滚刺后配合外敷补骨脂液,再配合患处激光照射治疗,每周1次;对照区仅予激光治疗,1周2次。治疗12周结束,3天后评价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2.70%和77.00%,并且能有效减少治疗次数。

1.8 皮肤淀粉样变个例 汪军等[19]2015年遇一“颈项、躯干及双上肢皮疹伴瘙痒近10年”男性患者,诊断为中医:松皮癣(痰湿内阻,瘀热互结);西医:原发性苔藓样型皮肤淀粉样变。其采用中药内服加普通针刺,再配合患处滚针治疗2个月病情好转,随访2个月未复发。

1.9 脱发疾病 陈蓓蓓[20]选取 64例轻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2组均予局部滚针治疗,隔日 1次,治疗组配合自制荣冠酊药液脱发区外用,每天治疗1次,耐受后可改2次;对照组配合2%米诺地尔溶液脱发区域外用,每日2次。治疗3个月后发现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90.60%、对照组 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治疗组(65.60%)优于对照组(37.50%) (P<0.05)。郑婷婷等[21]选取 86 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3例,2组均予神应养真丹内服及中药洗头治疗,治疗组配合皮肤滚针,对照组配合米诺地尔搽剂外用。治疗3个月后对比发现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2 内科疾病

2.1 失眠 滚针治疗失眠是除皮肤病外,另一治疗特色之一。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该治疗项目作为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22]。近些年关于滚针治疗失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医理论探究方面。熊殷艺[23]认为滚针沿背部膀胱经和督脉循经滚刺,可通过“络脉—经脉—腑—脏”系统,起到调和脏腑、营卫、阴阳而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2.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庞根生[24]2012年—2015年选取60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口服甲钴胺片(0.5 mg,每日2次)。对照组选阿是穴、病变节段对应夹脊穴针刺得气后接电针留针30 min;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滚针滚刺、拔火罐留置1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1)。同时显示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方面疗效更佳(P<0.05)。

2.3 格林巴利综合征 杨榕[25]取背部夹脊穴自上而下滚刺结合普通针刺、穴位注射治疗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总有效率为93.30%,治愈率46.70%。

2.4 口苦 刘茵[26]利用滚针联合拔罐放血治疗 1例“口苦肝热胆虚证”患者:自背部至阳到中枢穴、膈俞到胆俞穴单向滚刺,再配合拔罐留罐约 5 min,每周 2次。治疗6周后患者晨起口苦消失,余症明显好转。

3 筋骨损伤疾病

3.1 颈椎病 施研[27]将15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治疗组沿督脉、足太阳、手三阳经滚刺,加拔罐留罐;对照组予拔罐治疗。每周2次,2周后发现2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果,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首芳等[28]选取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滚针滚刺督脉、膀胱经第二侧线腰1至骶1节段,阿是穴、腰三针处重点叩打,再拔火罐留置10 min,1周2次;同时配合自拟中药腰痛汤,早晚温服,日1剂。滚针组、中药组分别单独予滚针拔罐、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发现联合组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有效率(联合组90.00%、滚针拔罐组77.50%、中药组77.50%)方面均优于中药组、滚针拔罐组(P<0.05)。

3.3 面部挫伤 吴晓勇等[29]2016年—2017年选取 50名面部挫伤需要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50例患者均在清创后创面皮肤施以水平、垂直、斜对角线方向滚针治疗,之后对照组予凡士林纱布、无菌纱布包扎,治疗组外敷龙血竭粉末后同样包扎。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伤口愈合用时更短[治疗组(6.20±0.85) 天,对照组 (8.01±0.87) 天](P<0.05),且能有效减轻伤口愈合后色素沉着 (P<0.05)。

3.4 下颌关节紊乱 陈赟等[30]将4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2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颞下颌关节局部滚刺、毫针直刺留针半小时,同时予红外线局部照射。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每日2次)。治疗 12次后发现治疗组痊愈率 60.00%、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率 20.00%,总有效率80.00%,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综合上述临床进展发现,滚针疗法在治疗皮肤损容疾病、内科疾病、筋骨损伤疾病方面疗效确切,尤其是在治疗皮肤病和失眠症上已取得较大进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思考及继续深入研究:(1)滚针疗法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临床应用滚针疗法有单独使用也有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一同使用,联合应用时影响了滚针临床疗效的判断;(3)文献中操作方法多采用患处局部滚刺(往返滚刺或水平、竖直、斜角方向多方向滚刺)、背部督脉、膀胱经循经滚刺,其操作尚无统一标准;邓世发[31]总结余仲权教授多年应用滚针经验,依据滚刺方向、是否出血、结合艾灸或酒精擦拭将滚针操作方法分为8种,补泻分明,方便了中医辨证论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及进一步探讨;(4)滚针操作虽安全简便,但临床应用中若操作部位皮肤皮损明显、大范围操作或为减轻疼痛,亦有麻醉后行滚刺疗法,应区别应用;(5)有学者[32]根据临床需要将普通滚针做了改良:普通滚针中加入给药、涂药装置,在操作滚针时药物会自动流出,促进药物吸收的同时极大方便了临床给药。总的来说,滚针疗法疗效肯定,发展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继续深入研究,使滚针疗法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优势。

猜你喜欢

黄褐斑瘢痕疗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