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现状与思考※

2019-04-25姚晨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书库阅览室古籍

王 枫 姚晨刚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 201203)

200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对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提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全面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实现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改善古籍的存藏环境;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和基础实验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特别是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古籍数字化和缩微工作,建设中华古籍保护网[1]。

200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近十年来,学校图书馆始终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建设标准化的古籍书库,改善古籍存藏环境;加强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中医药大学古籍数据库;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古籍保护意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多元,更个性化的古籍服务模式,提升古籍读者服务的质量,始终是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者不变的重要课题。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古籍保护工作现状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 1956年9月,是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具有深厚中医底蕴和传统。历经60余年的历史沉淀,大学图书馆现拥有中医药善本书库、中医药线装书库二个中医药古籍书库。馆藏包含《证类本草》(存两卷)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重刊巢氏诸病源侯总论》明嘉靖汪济川校刻本、《仲景全书》赵开美校刻本、《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民国抄本等不少珍本古医籍。其中已有 10种古籍入选《国家古籍珍贵名录》,27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1.1 古籍存藏环境及相关设施 图书馆拥有两个古籍书库共计150平米。书库配有精密空调、无紫外线灯管、气体灭火设备、樟木书柜、温湿监控、红外监控、双重防盗门等设施,满足古籍典藏中对温度、湿度、紫外线、防火及安全设施等的严格、细致的要求。

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约60平米,室内除普通阅览桌外,另配有 4台电脑供读者阅览数字古籍。从2011年开始,图书馆持续推广古籍的数字化阅读,2016年底,完成所有存藏中医古籍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建立上海中医药大学古籍数据库,改变传统的古籍借阅方式,寻求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从2008年开始图书馆专设古籍修复岗位,添置新设备筹建古籍修复室。现在图书馆拥有古籍修复室1间(60平米左右),配有修复设备:古籍除尘修复工作台、修复工作台、压书机、切纸刀、木墙及各类常用工具,专职古籍修复人员 1名。在过去十年共修复古籍822册。

2016年图书馆楼重新装修,在图书馆大楼主楼的一楼大厅内、古籍阅览室外的大厅墙上,专门布置展板、展品介绍我校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历史、古籍的相关知识和我校特色古籍藏品等内容,推广古籍阅读及古籍保护意识。

1.2 古籍存藏现状 2017年为摸清存藏古籍的保存现状,保障未来古籍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我们对2个中医古籍书库内藏书进行破损普查。据此次破损普查统计:中医药善本书库藏书1 110部6 476册,其中6级破损率为36.61%,5级破损率为 38.12%,4级破损率为19.05%,3级破损率为 5.11%,2级破损率为1.1%,1级破损率为0。中医药线装书库藏书8 993部29 309册,其中6级破损率为2.99%,5级破损率为65.72%,4级破损率为 22.92%,3级破损率为7.11%,2级破损率为1.21%,1级破损率为0.05%。

古籍破损定级标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部2007颁布《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22-2006)[2]。6级破损不在《标准》之内,为曾经我校精修并品相保存完整,几乎无破损的古籍。

表1 破损位置及破损原因统计 (%)

从破损位置来看:书籍中部出现破损的情况大大小于四周出现破损的情况。除了书籍因使用的原因造成书页四周破损外,不当的保存手段,如过大或略小的书函,也是造成四周破损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老化断线,2011年开始的图书馆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是造成藏书断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从破损原因来看:在长期的流传中,书籍会遭到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磨损、撕裂、褶皱、虫蛀、水浸泛黄,是我校古籍破损的主要原因,且磨损、撕裂损伤的册次大大超过虫蛀、水浸泛黄的册次,人为因素比自然因素对古籍破损的影响更大。

另外,不规范的修补会对古籍的再次损坏。在善本书库内共有5 460册古籍有修复痕迹,在线装书库内共有15 918册古籍有修复痕迹。在曾有过修复痕迹的书籍中发现不规范的修复行为,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纸张(报纸)替代缺失的书皮;用铁丝、铁钉取代丝线装订书籍等。

2 古籍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

2.1 古籍修复工作进展缓慢 2017年图书馆古籍破损调查的结果显示我校古籍书库藏书破损率在20%以上的存藏古籍,1、2、3级破损(需尽早修复),占善本书库的6.21%,线装书库的8.37%,共约 2 855册。按过去十年年均修复80册来计算,大概需要 36年时间实现全修复。但实际上,图书馆过去十年间修复的85%的古籍仅为轻度破损(4级、5级破损),主要修复数字扫描造成的断线;古籍千差万别的破损情况,会使得修补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消耗的时间、精力区别显著。修复上述2 855册古籍所需的时间将远远超过36年。我们的专职修复人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只会保持在1人,古籍修复工作进展缓慢无法避免。

2.2 缺少完整系统的古籍档案数据库 图书馆现有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可以满足普通读者的用书需求,通过图书馆主页检索,读者能找到典藏古籍的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但仅仅记录书目信息的数据库不能满足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在日常的古籍保护工作中,我们更希望能了解古籍具体的存藏情况、修复情况。

掌握古籍具体的存藏情况还能帮助、指导古籍修复工作,如决定存藏古籍修复的先后顺序等。可以及时修复出现霉菌、虫蛀、碎裂等随时间推移会继续产生转移,最终造成不可逆破损的古籍,避免古籍的进一步损坏。而对于记录古籍的修复情况,为古籍建立一份修复档案,一直是古籍保护工作重要的一环。规范的修复档案应完整记录修复材料的来源、配方和制作方法;记录破损古籍的修复原则方针、技术手段和修复部位;使用照相技术对修复前后的古籍和修复过程中的独特技术处理进行拍照等。修复档案对于保存、传播科学的修复原则方法,保存珍贵的修复史料都有着重要意义[3]。但这些是目前的纯书目数据库没能记录或记录不够准确、不够详细的。

2.3 古籍阅览服务工作固化 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服务方式与管理方式多年不变。我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规定:古籍不予外借,只提供现场阅览;禁止复印,有限制地拍照。古籍馆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书籍的安保、按需取书、及时上架、阅览室和书库的保洁等。这些规定和工作内容已经很久不曾更新,而随着古籍数据库和古籍电子资源的推广,古籍阅览室的进馆人数每年都在递减。如何在新技术发展的当下,顺应形势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提供全面、深化的古籍阅览服务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

3 未来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3.1 建立完整的古籍档案数据库 为保障未来古籍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整的古籍档案数据库因能实现数据存储、书籍书目信息及存藏信息的检索、记录修复信息等功能。

关于数据存储,在原有的书目数据库的基础上,除古籍书目信息之外,增加古籍具体的存藏信息的描述,如:书签(有、无),装订打眼方式(四眼、六眼、其他),包角(有、无),封面的装订形式(单页、四勒口、环筒、其他),封面封底(有、无),封面封底的颜色(磁青、古色、其他),护叶(有、无),书籍尺寸,函套(有、无)等情况;书籍的破损位置(天头、地脚、中部、书口、书背、书脑、书角),断线(是、否),破损原因(老化、撕裂、霉蚀、浆糊失效、磨损、虫蛀、水浸泛黄、褶皱、油渍),破损定级(1~6级),修复历史(有、无)等内容。清晰构建存藏每一本古籍保存样貌。

关于检索功能,除了保留书目数据库对题名、作者、出版社字段的检索外,增加破损定级、修复历史等字段检索,方便古籍保护人员选择需修复的古籍、监控古籍的修复过程及修复效果。

关于记录修复信息,因分别记录修复前后的数据和图片,修复时使用的修复材料,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提出“整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整旧如新,’“修复可逆,’等修复原则[4],制定修复方案,登记修复人员、修复人、验收人等。

待修古籍数量和修复人员数量从来不成正比。建立完整的古籍档案数据库,系统地、完整地保存古籍信息,记录修复过程、追踪修复后表现的古籍档案是古籍保护工作重要的保障,也是发挥有限的修复人员最大能力的最有效的支持。

3.2 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发自身特色服务 因为学校的支持,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基础建设发展飞快。十年间古籍书库两次翻新、改建,为存藏古籍的保存提供良好的条件;古籍修复室从无到有;古籍数字化工作发展迅速,逐一构建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全文数据库,大大缓解了古籍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基础设施的建设固然重要,为读者提供切实的服务,也是我们工作的必须。满足读者需求、保障读者利益,是实现古籍保护价值的根本。

与普通阅览室相比,古籍阅览室的服务对象对阅读的要求更专业、更具体。我们尝试以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切合自身特色的服务内容,做到既“专”又“新”。“专”指专业,古籍阅览室应强调自身的专业特色,除了图书馆存藏古籍外,还提供相对经典的工具书与基础文献,如古籍目录、版本专业的参考工具书,现代点校版的经典中医古籍,及其他最新出版的相关书籍等,满足读者的阅览需求。“新”是指不断更新、持续追踪新的文献资源的信息,包括古籍、古籍数据库、古籍保护相关的新闻与信息。同时设计公共阅览空间,为读者营造充满人文气氛的阅读环境。除此之外,我们应积极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地拾遗补阙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每一个古籍保护工作人员都只是一个中间人,我们有幸发现了一个宝物,小心地把它护在手中,希望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对于古籍保护工作,永远没有所谓最终的成功,需要的是持续的耐心和风雨无阻的坚持。

猜你喜欢

书库阅览室古籍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