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班幼儿恰当表达情绪的策略研究
2019-01-29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窦志萍
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窦志萍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任何年龄阶段都能学会“情感语言”,但是它和其他语言一样,最佳的学习时期仍是在儿童时代。恰当的情绪表达可以帮助幼儿纾解负面情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小班开展情绪表达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一日活动中,探寻培养幼儿恰当情绪表达的多种策略
小班幼儿受认知、语言发展水平的制约,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较弱。诸如: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合理的反应;遇到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会大声哭闹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兴奋时不能把握尺度调控言行等。任由发展,势必对幼儿的社会性交往产生不利。因此我们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寻多种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帮助幼儿学习并掌握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创设适宜的区域,是幼儿认知和表达情绪的有效前提
情绪识别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身的感受,觉察他人情绪的暗示,使幼儿能够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应创设适宜的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和识别情绪;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表达情绪的场所,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自然的宣泄。
创设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认知和感受情绪的机会。例如,教师为幼儿提供泡沫半球体,制作“心情娃娃”。让幼儿在“娃娃”脸上涂上心情颜色,他们会用绿色表示伤心,红色表示生气,粉色表示高兴;再用勾线笔画出表情,嘴角向上翘表示高兴,嘴角向下撇表示生气,张大嘴巴表示发火等。幼儿用色彩和五官线条的变化表达自己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
创设互动墙饰为幼儿提供表现和表达情绪的机会。例如,活动墙饰“我的心情我做主”。教师制作了一群可爱的小羊,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小羊头上,每只小羊对应一位幼儿。小羊背上插着可以正反翻动的心情牌。每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翻转心情牌,表达当下的情绪。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心情牌,有意识地关注那些情绪不佳的幼儿,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纾解不良情绪。
创设快乐的心育角为幼儿提供调整和纾解情绪的机会。教师布置了温馨舒适的心育角“开心乐园”,幼儿在情绪不佳时,能靠着柔软的大熊玩具,抱抱好玩的公仔,和好朋友说悄悄话,看看喜欢的图书,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
2.阅读适宜的绘本,是幼儿模仿和表达情绪的有效方法
爱模仿是小班幼儿的特点,在感受人物情绪的基础上,主动模仿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幼儿学习恰当情绪表达的有效方法。
情绪管理绘本《我的感觉》系列丛书以温暖的画面,简单而抚慰人心的语言,清楚地描述了各种情绪的由来、情绪的感受以及简单可行的情绪表达方式,适合小班幼儿阅读和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兔子生气时找到的让自己舒服些的方法,给幼儿以提示,产生移情和共鸣。通过倾诉,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缓解生气情绪的方法,这既是模仿书中情绪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从自身出发,学会了恰当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
3.开展系列的活动,是幼儿学习和表达情绪的有效途径
恰当的情绪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地培养和不断地引导。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学习面对和化解不良情绪的方式,用积极的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自我觉察能力逐渐提高,会对一些已知、未知的事物或是一些特定情境产生害怕的心理。针对以上现象,教师组织实施了主题活动“我不害怕”。在语言活动“托马斯不怕黑洞洞”中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克服恐惧的办法;在社会活动“你害怕吗”中,教师分享了自己害怕的经历,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会害怕,减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在健康活动“想变勇敢吗”中,幼儿将害怕的东西画下来,捏成团,用力扔进纸篓里,体验宣泄后的轻松情绪……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在多种形式下学会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害怕情绪的方法。
4.创设体验的情境,是幼儿自主表达情绪的有效手段
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因此教师根据幼儿情绪表达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产生感同身受的情绪体验。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能够引发他们的快乐情绪。教师在活动“高兴的时候”中创设了游戏情境,幼儿在唱唱跳跳玩玩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与同伴交往中用微笑、拍手、欢呼、拥抱等方式自然友好地表达了自己的快乐情绪;在幼儿情绪达到最高点时,教师设置了冲突情境,播放一段伤心的哭声录音,与幼儿的快乐情绪产生了冲突,幼儿非常奇怪“是谁在哭呀”,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教师又创设了故事情境,以手偶小兔的口吻,述说了小狗兴奋过度,用力拍打他的头,把他打疼了的情节。这一情景虽然是由小动物的形象出现的,但却来自幼儿真实的生活。在情境中幼儿感受到表达方式不当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体验到小兔的心理,从而有意识地避免自己表达方式的不当,促进幼儿良好的同伴交往。
二、日常生活中,寻求影响幼儿恰当情绪表达的多种策略
通过多种途径,幼儿情绪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仅靠这些活动并不能使幼儿将恰当情绪表达能力内化成自己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关注幼儿,注意教育的针对性、示范性和一致性,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幼儿施加影响,才能真正帮助幼儿习得并巩固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1.关注个体差异,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情绪体验,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会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
体检时文文因为害怕抽血,一直徘徊在队伍末尾,轮到他时竟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躲在教室外面不愿进去。教师耐心地陪在他身边,抚摸他的后背,等他情绪平静后告诉他:“抽血可以检查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会有一点疼,但只一下子就好了。”真话容易让人接受,教师的陪伴让文文紧张害怕的情绪得以平复。在克服恐惧心理后,文文主动伸出手指抽了血。
凡凡不会拍皮球,对拍皮球有畏难情绪,所以选择用哭闹的方式拒绝。教师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先同意她不玩拍皮球,缓和她的紧张情绪,给予心理上安慰;然后邀请凡凡一同玩皮球,在活动中亲历愉悦的体验,激起她拍皮球的兴趣;最后自然而然地鼓励她独自练习拍球。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让凡凡体验到拍皮球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幼儿因为性格差异、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在情绪表达上会有不同的差异,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情绪表达的问题所在,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情绪表达问题给予引导,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通过言传身教,注重教育的示范性
《指南》中强调:“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心中最重要的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儿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和情绪表达。因此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幼儿。特别是幼儿犯错误时,教师要克制自己生气的情绪,控制好说话的音量,用平和的态度指出幼儿的错误,为幼儿的情绪控制和表达提供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3.争取家园合作,注意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虽然有参与教育的意识,但有时会因为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正确,出现教育偏差,因此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幼儿情绪表达问题的态度;通过“家教沙龙”,与家长交流幼儿不恰当的情绪表达会对自己及他人造成的伤害,引起家长重视;利用“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引导幼儿恰当情绪表达的活动,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引导方法。诸如此类的做法,自然能帮助家长在遇到幼儿有情绪问题时,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加以疏导,在家园合作中,引导和巩固幼儿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