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应对策略

2019-01-29李亚萍贾晓黎党双锁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材库博拉传染病

李 梅,李亚萍,翟 嵩,张 欣,贾晓黎,党双锁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 710004

自2003年WHO提出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 ctious diseases,EID)概念后,SARS、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对人民健康及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在传染病教学中实时传授新发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且没有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大纲,导致新发传染病教学工作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如何改进新发传染病教学,提高学生掌握和防治新发传染病的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与流行现状

新发传染病最早出现于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药研究所发表的《新发传染病:细菌对美国公民健康的威胁》一文中,将其定义为:新的、刚出现的或出现抗药性的传染病,或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性[1]。2003年WHO正式提出,EID是指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以及近年来导致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2]。因此,目前公认的新发传染病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今40年来新发现、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EID通常包括4种情况[3-4]:①确系过去不存在的,因变异或进化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②早已存在的未被认识或无法检测的传染病,如丙型病毒性肝炎、莱姆病;③早已存在的未被认知为传染病,又重新定义为传染病的疾病,如胃溃疡、成人T细胞淋巴瘤;④“回潮”的老感染病,如结核等。

EID的特点[5]主要有:①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②多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如近年来的SARS;③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病毒和细菌自身增殖快且易发生变异;④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无法预测何时何地会发生何种传染病,常突然发生、迅速流行;⑤病死率高:由于对EID的传染源及传播规律认知的局限性,从而缺乏有效地处置措施。

目前,全世界新发传染病已有40余种,其中70% 以上源自动物或媒介生物,其暴发频率呈快速上升趋势[6]。近年来,已在我国流行的EID有20余种,如艾滋病(AIDS)、人禽流感、甲型H1N1、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O157∶H7出血性肠炎[1]、莱姆病、猪链球菌病、O139群霍乱、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及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寨卡热、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MERS)等。在境外已有流行,尚未传入我国但流入风险较大[7]的EID有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委内瑞拉脑炎、尼帕病、非洲锥虫病、裂谷热等。

2 新发传染病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快速进步,大部分老的传染病(如天花、鼠疫、霍乱等)得到消灭或控制,其在教材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疹性疾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等)占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知的。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为传染病的教学构架带来重大变化。为了加快应对、预防和治疗新发传染病,针对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统编教材或者院校自编教材中新发传染病内容不全、比较简单、个别甚至缺如,不利于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目前,EID的教学现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EID教学未纳入医学本科教育

目前的本科生教育并未将EID纳入教学大纲,而将EID纳入医学本科教育具有必要性及其重要性价值[8],不仅能够完善传染病教学结构,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传染病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为我国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出贡献。

2.2 教材因素

第一,部分院校教材中未纳入新发传染病,或虽有纳入但内容不全面,或虽有纳入却不讲授,导致EID的教学工作滞后。第二,由于EID的突发性导致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继而造成EID教学相对滞后。第三,缺乏统一的教材。目前,已有多个版本的新发传染病教材,例如:2005年邵一鸣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常见新发传染病防治手册》,2007年范学功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发传染病学》,2009年刘春华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治疗》,2011年陈素良、朱会宾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发传染病学》,2015年龙云铸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7N9禽流感与新发传染病手册》,2018年卢洪洲、梁晓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发传染病学》等,但始终缺乏统一的教材,因此,也并没有在医学院校广泛推广应用。

2.3 EID素材库不完善

由于EID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常突然发生在某个时间或某个地区,学生上课时大多不能见习到相关疾病,缺乏对疾病的感性认知,而EID教学素材的积累又需要时间,进而影响EID教学工作的开展。

2.4 教师因素

教师自身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不足,相关知识来源于网络、新闻媒体等,其可信度有待考证,且自身实战经验匮乏,继而导致针对EID的授课内容不专业,授课意识薄弱,授课方式古板或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缺乏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5 学生因素

出于对传染病与生俱来的畏惧感而不能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而EID又充满了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更令人望而生畏,从事传染病专业具有一定的职业风险,影响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我国传染病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3 新发传染病教学的应对策略

从临床诊疗来讲,EID的出现是不可控的,但防治是可控的,作为综合大学附属医院应当更加重视EID教学,提出应对策略:

3.1 将EID纳入医学本科教育,制定统一的大纲,使用统一的教材

自上而下重视EID教育,加大EID教育经费投入,教学人员的配备,将EID纳入医学本科教育,以政策为导向,从基础医学教育即本科生教育阶段开始EID教育,为国家培养专业型人才,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新发传染病事件。为了更为规范和专业地开展EID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统一的教材和大纲,将EID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让医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到权威的、专业的、系统的EID知识。

3.2 建立EID教学素材库,共享素材库,更新素材库

首先,在EID发生的时候,注意采集相关的病史、症状、体征的信息,通过拍摄照片、制作动画及视频等方式建立素材库。其次,鉴于传染病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分布特点,EID尤为明显,非流行区的医师很难实地见到这种EID,例如2015年巴西寨卡疫情暴发,我国医护人员并不能参与诊治。因此,建立EID素材库,加强不同地区甚至是国际间的EID素材库的共享,才能更好地掌握EID的特点。再者,随着EID的研究进展,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相关疾病的病原体、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3.3 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当注重教师EID教育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鼓励教师申报教学改革项目或者邀请具有EID实战经验的专家进行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EID授课竞赛等。教师个人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有责任心和上进心,内源性地不断学习,以提高个人EID的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

3.4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推荐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因为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近年来,更推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联合教学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acmaster)大学的Barrows教授创立PBL[9],教学理念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作为引导,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法。众多研究表明[10-11]PBL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团队协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EID教学过程中,采用PBL的方式由学生通过问题、文献检索、自学及讨论的过程学习EID,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912年,爱丁堡大学的Smith教授首先提出CBL并用于病理学教学[12],通过提供一个典型病例,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尽快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13]。由于EID具有突发性,往往不能在临床教学中见到真实病例,因此,选用典型的病例尤其建立EID素材库,以CBL的模式开展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较好地完成新发传染病的教学工作。

联合应用PBL、CBL、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慕课、雨课堂等多种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EI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既能指导学生学习,也能不断改进教师的带教,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在自学和讨论的环节中逐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5 激发学生学习EID的兴趣,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于EID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及其更多的未知性,对未知事物天生的畏惧感,使学生从心理上对EID充满了抵触情绪,更不可能将来从事与EID相关的工作。而借助对EID的恐惧心理,巧妙结合新闻媒体的热点信息,变恐惧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设问听说过埃博拉出血热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印象是什么?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埃博拉出血热是否可防、可治、可控?通过一系列问题拉近EID与学生的距离,借助媒体报道的埃博拉出血热的高病死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EID的学习让学生理解EID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是人类与疾病不断斗争的过程,在战胜现有传染病的同时要认识到还会有新的传染病发生。通过EID的教学掌握已知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普及EID防治理念,提高识别未知传染病的警惕性,更好地应对新发传染病,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素材库博拉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缤纷“鱼”素材库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直面“埃博拉”之惧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写作素材库
写作素材库
写作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