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的空间样态研究
2019-01-29姚黎英宋高臣
刘 冰,李 丹,于 杰,于 淼,马 微,姚黎英,宋高臣
牡丹江医学院:1马克思主义学院;2质量监控处;3研究生处;4教务处,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谈到“空间”,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它的物理学意义,即无限的容纳性。从客观属性讲,空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表现了物体存在和发展的三维立体形态及无限延展性;从主观属性讲,它不再是一个以“容器”为背景的几何化概念,而是包含了主体自身感性杂多的经验感受以及由此拓展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1 空间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于“空间”概念的记载了。《管子·宙合》曰“天地,万物之鬓也;宙合,有鬓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1]。其中,“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合”则指“对拢,合抱”,即指空间,宙合往往被理解为“囊括、世间、天下”。“万物之鬓”即指万物被包裹着,所以,这句话描述的是天地包裹着万物,但时间和空间又包裹着天地[2]。这种解释同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很相似,亚里士多德从感性认识的层面认为空间就像“容器”,在这个“容器”中填充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即物质的边界。这种最初的对空间的认识随着人们知识体系的完善渐渐发生改变:莱布尼茨就认为空间指的是关系和秩序,黑格尔又觉得空间就是“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康德认为空间是人认知的感性直观形式。这种对空间的理解隐含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空间概念开始占据一席之地,人们认为空间实际上是经验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空间化,不平等的生产关系构建了紧张的空间格局,从而召唤空间正义。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对马克思隐含的空间维度做了详细阐述,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了社会空间,各种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场域。这暗含着任何一种空间的建构都必然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人们对空间的认识不断深入:领域的错综交叉,致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反复使用到像生活空间、社会空间、娱乐空间、工作空间、生态空间,还有心理空间、思维空间、文化空间等空间概念表述,由此展现了空间含义的丰富性及拓展性。医学空间,是人们必要的生存实践,是从生理技术上介入人的机体空间。这个空间不能是抽象概括,必须是精确总结,是对人的认知经验的精确把握。而医学教育是“空间经验”的不断超越,从“师生”的二维空间,到“师生物(教学手段)”的三维空间,再到今天的“师生+”的无限多维空间,教育必须跨越多重场域,坚持事物之间不停止的作用,以寻求组合之下的空间均衡。
2 空间样态的复杂现状下医学生的认知困境
2.1 虚拟手段的“空间压缩”,造成客观实在与主观意图的认知困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虚拟空间,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虚拟的主体。“网”就像一个空间,运用其自身不断解码的特征传播信息,它超越了地域空间的局限,用链接、符号、关联等代码式服务将一切虚拟化[3],并在数字化空间之上构造出知觉体验的感知空间,导致不同层次的社会呈现。与现实空间不同,网络所构建的“匿名场所”,更容易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随着其认同的变化而生存、发展或者是消亡。在有关医疗信息的新闻中,“悲痛不已”“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已经没有了呼吸”[4]这样的词时常印入人们的眼帘,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不惜利用文本输入的技巧,设置悬念,夸大事实,欲盖弥彰。这种背离医疗活动规律的报道不仅引发舆论揣测甚至医闹冲突,同时,对还在求学的医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医疗事件出现以后,由真实的“现实空间”发起,通过媒介的“再造空间”人为的抽象构造,医学生的关注点陷入真实本身与主观意图的“空间压缩”之中,从而惧怕未来的行医道路,质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使自身认知空间受到冲击。
2.2 物我交叉的“空间对抗”,造成经济实践与价值认同的认知困境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空间重组,使价值空间与经济实践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商品化、全球化、利益化的新形式迅速蔓延,呈现出有形的物质空间表象,体现了科学理性的价值。例如居住空间,高楼林立,人们靠自己的双手不断优化生活空间,但是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居住空间质量与品质的不同,又隐藏了人们身份的层次空间,致使人们渴望跨越有限的物质空间,摆脱身份的焦虑,人们更注重物质空间生活的结果,不在意其获得的途径和手段[5]。因此,在观念的对抗空间里消解了“需要”与“动机”的和谐匹配方式。许多医学生在最初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便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透过物质空间传达的不良信号,将医学本身的价值同实现所谓个人“价值”混为一谈,认同“收取红包”的行业“特色”,“药物提成”成为获利手段。因此,一个医师本该赖以生存的价值空间出现缺口,失去道德认知的内聚力。
2.3 技术理性的“空间迷恋”,造成环境因素与人文精神的认知困境
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是最具有活力的标志。区别于物质空间同时彰显人们的价值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的就是文化空间。而由于文化具有同质性,又组成了带有特色的族群空间。文化空间的诞生正是弥补了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原始特征,是人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共存的表现。医学作为生命科学技术,必然纳于知识空间,但“人化自然”必然使社会空间内涵了包括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文化印记。因此,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等也必然内涵于医疗规律之中,医学文化空间的不断发展正是人类本质力量自我确证的过程。自西方医学传入以来,人们迷恋于西方医学的“立竿见影”,开始急于求成,加强了对技术理性的关注,造成人文空间狭小。医学生文化教育的缺席让意识被庸俗纠缠,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改变处于“异时空”之中,人自身变化的滞后性最终不利于医学精神的发展。
3 促成“空间和谐”,改变医学生认知困境的策略
3.1 面对网络“族群空间”,信息教育不可缺席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培养新时代信息能力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挑战。对医学生而言,除了具备多方渠道获取医学信息的自觉性外,还应在信息分布及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下,有效挖掘和判断信息,对信息的评价具有预见性,从而在网络流动空间中形成大脑“过滤空间”,去伪存真。由于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之前始终处于缺席状态,致使学生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要么被信息有预谋地支配,要么无意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使信息空间越来越私人化。针对媒体报道的医疗事故新闻,虚假信息,漏报错报,引起社会舆论质疑,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的医学生因对医学专业本身认识存在局限性,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任务,在网络寻找“同命相连”的族群空间,便组成了不可小觑的“负能量场”。所以,即便进入大学,尽管医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学校依然是信息教育的主要输出地,学校应承担起信息教育的责任。对此,医学院校应定期开展网络信息教育课程,涉及信息传播、信息选择、信息素养等方面内容,针对信息教育在医学院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应提供强有力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有计划的开展、有规范的指导,真正能够形成系统的信息教育空间。
3.2 面对现实“利益空间”,特色教育不可缺席
在空前的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努力学习本领以适应社会,成为医学生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他们怀着崇高的职业理想走出偏远地区,闯进繁华都市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现实中经济空间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他们错误地植入职业价值空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将功利主义摆在首位,重报酬轻责任,在强烈的经济空间暗示下,造成价值空间迷向。医学生由于其学科性质特点,极易忽视意识形态的相关学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忽视了现实空间中的多样化与教育空间中理论与专业性的结合,使学生时常感觉课本的空泛与不真实,无法引起共鸣。我们并不缺乏思想政治的教育,但却流于形式,疏于内容的创新。对医学生应采用专业特色教育,将未来医务工作人员的角色意识与公民的责任意识结合起来,将医学生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信念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将胸怀仁爱的情感经验与公平正义的秩序意识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与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元素交叉空间”,真正解决医学生认识上的困惑。
3.3 面对古今“双向空间”,人文教育不可缺席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自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管仲表达的正是一国之主治国有好的开端要以人民为根本,这个根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根本理乱了,国家也就要灭亡。儒家讲“仁者爱人”,强调人心中要充满慈爱之心,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自然给予的法则,领悟生存之道,和谐之道,墨家讲“兼爱,非攻”,强调要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穿行于古代文化空间,学者对处事态度的研究到今天依然具有深刻影响,于今时今日形成了穿越时空恒久的模塑力量。今天众多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还是重专业轻人文,人文类课程和课时严重不足,没有发挥文化乃以“文”教化的作用[7]。医学生学业繁重的现实局势不能忽略,针对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应因材施教,选择更是要契合培养目标,虽然课程改革道路艰辛,但原则和精髓不能在现实坎坷中被消除,要努力使医学道德观念、医学伦理思想、生命意义教育等透过传统文化,超越历史语境与当今时代现实照面,构筑“古今切磋,智慧交融”的相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