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五唯”顽瘴痼疾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2019-01-29鞠光宇马陆亭
鞠光宇 马陆亭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16)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教育评价指挥棒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走向,指向正确,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越走越畅。
1 “五唯”成为制约教育健康发展的顽瘴痼疾
1.1 “五唯”已渗入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
“五唯”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评价学生一刀切,“唯分数”论英雄,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很少考量学生的其他表现和素质,全面发展落不到实处;许多家长“唯分数”“唯升学”要求孩子,给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把孩子的正常休息时间用来做作业和“刷题海”,以牺牲孩子的全面成长为代价去取得好分数考名校;评价学校“唯升学”,只要升学率高,学校就能够得到奖励,不同学校将升学率作为最重要的比较指标,甚至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追求升学率;入职就业“唯文凭”,很多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懒政,盲目拔高入职的学历标准和设立所读学校的名录门槛,没有一个名校高学历文凭甚至连工作敲门砖都找不到;评价教师“唯论文”,将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职称晋升与论文甚至刊物级别直接挂钩,忽视育人和服务社会贡献;引进人才时只认“帽子”不认人,以“帽子”确定教师的年薪、科研经费、配套政策等。
1.2 “五唯”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唯”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评价方式,使教育变得极度功利和短视,偏离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严重影响到学生成长、教师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竞争力。
首先,“五唯”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唯分数”“唯升学”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特质的不同,导致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单一化,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需求,也使得当今社会所必需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批判思维、集体主义、合作意识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另外,社会开始进入智能时代,在知识记忆和简单理解方面,人工智能正在超越人类,许多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依靠知识记忆培养出的学生会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其次,“五唯”严重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在“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评价指挥棒下,单凭文凭、论文、帽子就能够获得超额的待遇,这使得整个教师队伍将文凭、论文和帽子作为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导致教师队伍狭隘功利,学术风气日渐浮躁,也偏离了教师的神圣职责,难以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后,“五唯”深层次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必然要和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上游展开竞争,急需富有创新创造能力和领导力的人才支撑,“五唯”引导下的教育体系很难培养出大量这样的人才。
1.3 “五唯”有着特定的渊源
“五唯”主要有2方面的渊源:一是工业社会教育评价模式的特定需要。工业社会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与这种生产模式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模式也呈现这3个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评价指标具备标准、透明、易于操作、能够保障公平、不易舞弊等特点,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具有这些特点的教育指标便成为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指标对教育迅速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培养人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教育全民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单纯依靠少量指标引导有着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尤其是当今我国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变化,“五唯”引领的教育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教育评价体系自我强化的结果。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后形成了教育评价的路径依赖,这5个指标不断被强化,在学生和学校评价、教师引进和评价方面渐成唯我独尊之态,背离了教育规律。虽然我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不断对这些教育指标进行反思,提出了素质教育、减负等口号,呼吁发展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但是却很难撼动这些指标的统治地位,“五唯”终成顽瘴痼疾。
2 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
2.1 “五唯”背离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五唯”是一个存在严重缺陷的教育评价体系,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多元的,不同学生的特质不同、兴趣有别,每个学生具备不同的能力特长,教育最重要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自己适宜且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就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合适引导,需要给予学生多方面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养成健康体魄,培养优良品德,养成健全人格,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身幸福,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从教师角度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者只有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思维能力和高尚的师德才能真正培养造就出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而应全面衡量教师的师德、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
2.2 政府解决“五唯”问题的方向十分明确
为纠正“五唯”,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范畴,提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力图解决“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机制;2016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3];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提出“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应当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中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资历、看帽子等倾向”[4];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四唯”清理[5]。政府的这些工作对纠正“五唯”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根治“五唯”仍需多方付出努力
“五唯”由来已久,病根已深,成为顽瘴痼疾,要破除还需要群策群力,久久为功。首先,需建立起多元的学生日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日常评价绝不能“唯分数”,还要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思维、合作精神、顽强意志等多项能力素质指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人生。
其次,需建立起细化、可操作的教师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在引进和评价教师时,不仅要考量教师的文凭、论文、“帽子”,还要综合评价教师的能力、工作业绩和师德。
最后,用人单位和家长也要转变观念。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用人要带头用多元指标评价毕业生,不“唯分数”“唯学历”,而是综合考量能力和素质,带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家长切莫盲目“拼孩子”,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为代价去拼分数,而应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特点,保证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
3 完善有助于人才全面成长的高考制度
高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牛鼻子”,必须要有正向指引作用。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便成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结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关系的重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抓好这个“牛鼻子”,才能够从根本上根治“五唯”。
一是以高考制度改革助推基础教育改革。高考是整个基础教育系统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五唯”影响下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导向过于狭隘和功利,难以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高考制度改革是破解“五唯”、改变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导向的最重要策略,需要全面推动发展素质教育。
二是加强特定科目增加考试次数的改革探索和经验总结。从国际经验来看,有些国家允许考生多次考试,以多次考试中的最好成绩作为录取成绩。这样的做法能够减轻考试压力,更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唯分数”现象。《实施意见》明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项改革试点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后需要稳妥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认真研判为特定科目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的可行性,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一定程度上缓解“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三是逐步推行不同层次高校采取不同的考试招生方式。在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我国高校事实上已形成“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他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3个层次和多种类型,它们在办学使命和培养目标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招收学生的要求也就有了很多不同。《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下一步需考虑将这一评价方式具体化、实操化。此外,还可考虑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其他本科高校的考试招生进行区分。
四是建立多元的学生录取标准。《实施意见》指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2]为了破除“五唯”,必须贯彻上述要求,在录取学生时不“唯分数”,而是兼顾学生的能力和品德等综合素养,建立起细化、透明、操作性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实实在在纳入到高考的录取标准中,让高考更加“丰满”。
五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高考改革。单纯依靠传统的评价手段已经很难客观准确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保证,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帮助。大数据能够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区块链技术能够客观地保存学生的数据信息,人工智能够很精确地形成学生的成长报告,从而将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表现和素质特点很好地记录、分析和保存起来,为学生报考专业方向和高校录取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从根本上带动基础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4 结束语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五唯”必须予以克服,只有克服“五唯”,才能够带动整个教育体系评价导向的改变,才能够真正地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适应学生天性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克服“五唯”必须完善高考制度,这是克服“五唯”最重要的工作,而完善高考制度,最重要的是完善考试方式和录取标准,分类考试和多元录取是重要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