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 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2020-12-04阮清和
文/阮清和
“兵荒马乱”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高考作为我国“第一大考”,其巨大的竞争压力让很多学生在等待成绩的焦灼之余,不免陷入思考:高考最后的分数,是否真的是自己勤恳读书十二载的评判?一纸文凭到底能不能代表过往的知识水平呢?
正方观点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
文凭,现指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知识水平,则是指“具有知识的多少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某一学科理论和实践两个水平”。代表,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解释为:“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也就是“体现、反映”的意思。文凭代表知识水平并不是说文凭要准确地证明我们每个人的现有知识,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反映我们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它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所公认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文凭是学校对知识水平通过科学程序验证后颁发的证书,是学生经过学校严格、合理的程序认证后获得的,具有权威性。因为文凭考核制度的合理和严格,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程序去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而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出合理的判断,再颁发文凭,作为以后在社会上的凭证。显然,在这种程序下的文凭对知识水平可以有较好的代表性。
第二,文凭不仅能如实地反映人当时具有的知识水平,还能在以后知识水平变化时提供一定参考。知识水平具有稳定性,当人们对知识融会贯通时,即使以后对这门知识接触减少,依然不会遗忘,而是隐藏在人们大脑的某个角落。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可以将知识水平再次“引爆”。所以,即使在拿到文凭后的很多年,文凭对知识水平仍然具有代表性。
第三,现代社会文凭的设置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进步,文凭按照学科的分类更加具体,考核的办法更加科学。而它所代表的知识水平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也是企业在招聘时普遍需要文凭的原因,文凭在这里起到了沙里淘金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快速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从而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参考。社会对文凭的普遍认同正是文凭代表知识水平的表现。
反方观点 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文凭是高等学府或社会组织对个人所受过教育阶段的一种认证,而知识水平则是指人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是衡量知识丰富程度的度量。众所周知,知识水平是复杂且多元化的,而文凭只是一张书面凭证,是单一的、静态的。很明显,两者的特征、范围完全不同,而且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一个人的知识应该是在不断充实和更新的。如果我们把知识水平看成一条流动的线,那文凭只不过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而已。人的一生在不断学习、积累,文凭所代表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所以,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从个人素养上来看,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其综合素质及工作水平。文凭仅能证明一个人的一段学习经历,它不能够代表人的知识能力,更不能证明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其在工作中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人的水平是动态的,它是在逐步提升的。水平永远不可能受文凭的压制而止步不前,否则将会导致社会的止步不前。
从工作实际上来看,很多企业在招聘职工方面之所以对文凭做了严格的限定,那是因为文凭是直接可见的,用人单位可以从最直观的角度进行初步筛选,但是在初步筛选之后还要进行面试以及参加更加重要的试用期。文凭固然很重要,但用人单位的一系列举动正是阐释了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还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观察应聘者的综合水平。
对待文凭我们应该是理智、客观看待而非不遗余力地追求,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学习而非背诵,是为运用而非考试,若死守文凭不继续前进,终会被时代所淘汰,若沉迷在文凭就能代表知识水平的误区中无法自拔,终会造成“范进中举”的悲哀!
总结陈词
文凭确实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却不是评判一个人能力水平优劣的根本标准。文凭是敲门砖,可以让你“脱颖而出”;能力是试金石,可以使你“一枝独秀”,两者都很重要。如果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取得了不错的文凭,那就应该在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脚踏实地去充分利用它;如果没有耀眼夺目的文凭,也别轻易泄气,虽然高学历有助于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但人生的很多成功与高学历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