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短期中医临床进修教材建设探析※

2019-01-29潘万旗王晓蕊郭德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临床经验留学生中医药

潘万旗 王晓蕊 路 玫 郭德欣*

(河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短期进修中医临床留学生的教材。而教材是中医药知识传授与中医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圭臬,是教师教学内容的范式,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效果与教育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教材建设,事关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大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适应新形势,发现新需求,及时编订能满足短期留学生需要的教材,才能切实发挥教材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关键载体作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和知识传播效果。

1 中医院校短期进修留学生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1.1 教材需求体量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2016年,我国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非学历留学生232,807人,占来华生总数的52.58%[1]。短期学习的非学历来华留学生占据了留学生总人数的半壁江山。在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方面,以我校为例,短期临床进修等非学历留学生占到我校留学生人数的70%。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凝聚着中国文化精髓的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和重视,国外对中医药的认同性和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同时,中医界人士在国外开设的中医院校也越来越多,使得在国外学中医的人不必来到中国即可受到相对正规的中医基础教育,他们来中国更多的是提升中医理论与技能的短期进修。这也使得近年来中医院校短期进修生人数不断增多,不断增多的短期留学生人数为教材建设提供了体量较大的应用人群。

1.2 满足跨文化跨语言教学的需要 中医院校短期进修留学生,在国外经过相对系统的中医药学习与临床实习,已有一定的中医基础。但国外的中医院校的教学,是在所在国语言环境、文化背景与教学体制下进行的。短期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缺乏了解,对中医药文化掌握不够,对中国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另外,语言交际的障碍更是严重影响着临床教学的效果。这种语言交际障碍、文化知识储备缺失等因素均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短期留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有跨越文化、跨越语言差异的媒介满足教学的需要,而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双语教材则是满足此需要的重要媒介。

1.3 提高留学生短期临床进修学习效能的需要 目前,虽然短期来华留学生学习的具体目的与动机形式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根本目的则具有一致性,旨在提高自身医学知识和技术[2],即均有提高自己的临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在留学生跟诊医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忙于诊疗病人,无暇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臆测,许多四诊信息的收集,辨证处方施针用药的思路甚至会出现偏差,医生的临床诊疗经验会造成误学误用,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学习跟诊医生的诊疗思路与用方用药经验,跟师临床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筛选已形成完整诊疗体系、临床疗效较好的临床医生,建立留学生临床带教专家库,并将医生的临床经验或专题知识进行深入挖掘,集合整理为教材,通过升华凝结的教材,必将大大提高留学生短期临床进修学习效能。

2 中医院校短期进修留学生教材建设的探析

2.1 准确把握短期进修留学生教材建设中的难点 短期进修留学生相对学习时间相对较短而不一,短则两三天,长则半年。这种情况使得教学安排应灵活多变而具有针对性,而教材建设则需要能适应进修学习时间短而不一、学习根本目的一致而具体目的又有所偏差的特点,要能体现出教材内容全局系统性与局部完整性的统一,便于稍长期进修留学生整体性的学习或短期进修留学生选择性的学习。这些特点是短期临床进修生教材建设中的难点,需要在架构留学生系列教材类别或具体教材谋篇布局与内容编排时准确把握,建立能囊括短期进修留学生多样需求的教材体系,如可建立《带教医生临床经验集》《文化与健康旅游》《太极拳》《健身气功》《中医药膳食疗学》《特色针灸技术》等教材。

2.2 教材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学已超出了一般医学的界限,不是单纯的“术”,而是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它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诊疗特点。要真正学好中医,就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又非短期所能掌握。因此在短期进修留学生的教材建设中,要巧妙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材编写的具体内容与传统文化的形式灵活地衔接融合,确立以文化解读中医,以中医来阐释文化的学习模式[3]。而不能生搬硬套,和中医药具体内容脱节,去单独开设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力争做到教材因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使留学生对中医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开悟。

2.3 深入挖掘带教医生临床经验 在短期进修留学生的教材建设中,要筛选具有完整诊疗体系、临床疗效较好的临床医生,建立留学生临床带教医生专家库。同时,要紧紧围绕提高留学生辨证论治的临床能力这一中心,将教材内容重点着眼于带教医生的临床经验。这些临床经验包括长期临床的心得体会、医学感悟、辨证思路、组方规律、用药经验等众多内容。编制教材时,要以分科、带教医生为纲,以医论、医案、医话为目,既要有个人创新发展,更要突出中医传承,防止思想奇葩,华而不实。另外,也要注意教材整体的统一,加强同一教材不同医生经验之间的衔接、一致。

2.4 突出中医养生与中医文化旅游特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与中医药文化。要根据中医传统运动的特点,建立以可视化、体验性为主的多媒体教材,提高太极拳、八段锦、导引术的易学性。同时,激发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兴趣与学习热情,要打破死板的教材模式,以亲身体验的文化旅游为依托,建立图文并茂的中医文化旅游教材,开设文化旅游合作项目。可建立包含仲景文化体悟、武术文化考察、太极拳文化考察、药材辨识与采挖等的文化旅游线路,让学生在身心的放松中,认知中医药文化。也可通过高校间的联合,让学生去兄弟院校体验不同地区的中医药文化。

总之,随着人类医学模式的变革,中医药对于疾病的独特认识与较好疗效日益受到国外的关注,中医药短期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而现在还无专门针对短期临床进修的留学生教材,和留学生教育大力发展的形式格格不入,成为影响短期进修留学生效果提升的障碍。因此,要为积极探索留学生短期临床进修教材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法。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产生发展的沃土,中医思维的建立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中医走向世界也离不开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学习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短期留学生教材的文化路径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教材内容编写中。

猜你喜欢

临床经验留学生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闵晓俊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临床经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方邦江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经验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