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电力机车、城轨列车传导干扰标准研究*
2019-01-29陈焕玉张世聪王延哲
陈焕玉, 余 俊, 王 志, 张世聪, 王延哲
(1 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北京 100081;2 中国铁路总公司 机辆部, 北京 100844;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生部, 北京100081;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车车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动车组、电力机车、城轨列车上不仅安装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等高压设备,也有中央控制单元、牵引控制单元等低压设备。系统内,设计人员需考虑到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系统外,列车传导至钢轨的电流不应对轨道电路产生干扰。
由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作为一种有害能量可在电源线、信号线上传播,干扰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文献[1]中论述的,电缆间距、电缆离地高度、屏蔽层接地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线缆的耦合,耦合原理极其复杂,在动车组这样的电气系统中体现得更加明显。GB/T 17626.6-200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和IEC 61000-4-6:2013《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是关于电气和电子设备对来自射频发射机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要求[2-3],通过建立一个标准的测试体系,可准确地评估设备对于上述骚扰的抗干扰水平。
列车从接触网接收高压电后,通过接地回流的方式将电流输送至钢轨,若此电流的谐波含量不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对轨道电路产生干扰,导致轨道区间列车占用等情况产生误判,危及行车安全。GB/T 28807-2012《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与列车检测系统的兼容性 第2部分:与轨道电路的兼容性》规定了接地回流电流的测试方法及干扰限值。
1 干扰原理
如今电气产品几乎全部暴露于外界环境的射频场中,如AM基站、FM基站这类远场,或手机、对讲机这类近场,其辐射的电磁场能量耦合到设备中就会产生干扰。
式(1)为距发射源d处的电磁场功率密度P的计算公式[4],式中:P为电磁场功率密度;E为电场强度;H为磁场强度;W为发射功率;x为天线增益系数;S为距发射源d处自由空间球体的表面积。
(1)
由式(1)可知,当射频场的功率足够大,对自由空间一定范围内的设备均存在电磁场能量的辐射。为此,GB/T 17626.6-2008与IEC 61000-4-6:2013中用射频发射机模拟外界射频场,输入到系统中的频率范围为0.15~80 MHz,根据波长计算公式可知,列车所用线缆的长度可达电磁波的数个波长,设备电缆在此起到了天线的作用,故被测设备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线缆与射频场耦合。耦合进入列车的电磁波将对内部设备产生干扰。
众所周知,传导干扰主要的耦合方式为直接耦合、寄生电容耦合、分布电感耦合。根据回路的不同,可将传导干扰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在变流器中,共模干扰由三相电源线和寄生电容形成回路,差模干扰在两相间形成回路。传导干扰产生后,会反作用于列车的高压系统。
以各种方式耦合到牵引变流器或其自身产生的传导干扰是影响接地回流谐波含量的重大因素之一,即标准中提到的“热通道”会影响到“冷通道”的电流质量。故文中研究的标准对电力列车传导干扰测试十分必要。
2 传导骚扰抗扰度
2.1 试验配置
此项试验的设备包括射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低通及高通滤波器、固定衰减器、耦合和去耦装置。
根据选用耦合方式的不同,试验配置也有所不同。
标准第六章对耦合和去耦装置进行如下划分:
表1 耦合和去耦装置划分
耦合和去耦合装置用于将干扰信号耦合到被测设备(EUT)中,包括CDNs、钳注入装置、直接注入装置。去耦合网络对辅助设备起到去耦合作用,防止辅助设备的阻抗影响到EUT,以及避免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笔者对常用的CDNs及钳注入装置的配置进行详细介绍。
2.1.1CDNs
标准的附录D提供了CDN的资料,包括数种CDN拓扑结构的简要电路图,适用位置各不相同,分别为用于屏蔽电缆的CDN-S1、用于非屏蔽电源线的CDN-M1/M2/M3、用于非屏蔽不平衡线的CDN-AF2、用于非屏蔽平衡线对的CDN-T2/T4/T8。
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的共模阻抗均要求为150 Ω。输入端口的150 Ω共模阻抗由内阻为50 Ω的信号源和等效阻抗为100 Ω的CDN构成(如图1所示),输出端口连接的去耦网络需端接50 Ω负载阻抗。
图1 共模阻抗结构
标准对0.15~80 MHz内共模耦合阻抗Zce的规定如表2所示,仅规定其模值,且未要求9~150 kHz频段范围内Zce的大小。
表2 共模耦合阻抗模值
使用CDN进行测试的配置如图2示,其中,CDN共有信号源、受试设备和辅助设备3个端口。
图2 使用CDN的测试配置
T2为6 dB功率衰减器,其阻抗为50 Ω,可以稳定信号源中的宽带功率放大器等造成的阻抗失衡现象,保证共模阻抗的要求。
通信设备等辅助设备与被测设备间应连接去耦网络。
被测设备的其他接地端子也应通过附加的CDN与参考地相连,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1.2钳注入装置
动车组、电力机车、城轨列车这类电力列车系统的功率高,电源电缆的结构复杂,无疑更适合选择钳注入装置进行测试。
图3为使用注入钳的测试配置。
图3 使用注入钳的测试配置
电流钳或电磁钳仅实现了耦合功能,需端接CDN来实现去耦合,图3中的辅助设备2便属于去耦合装置的一部分。
射频信号源通过功率衰减器T2,将射频信号传递给钳注入装置,被测设备的接地端子连接至去耦合装置CDN后,再与参考地相连。
2.2 列车测点建议
GB/T 24338.4-2009《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是关于机车车辆中电气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发射与抗扰度的标准[5],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试验的测点分为两类:蓄电池参考端口(除能源输出端外)、交流辅助电源输入端口(额定电压有效值不大于400 V)和信号、通信、过程测量、控制端口。可根据动车组、电力机车和城轨列车的特点,选择关键位置进行测试。
列车的控制是由网络系统完成的,以动车组为例,其通信采用两级总线,列车级总线为WTB总线,车辆级总线为MVB总线,所以应在每两节车厢跨接的控制及通信电缆处进行测试,以保证网络电缆的屏蔽线的有效性,测试时需观察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且观察HMI故障记录中是否有故障报出。
动态时应对车外的速度传感器的线缆进行测试,观察列车的速度控制是否正常,各轴的牵引力、电制动力发挥是否正常。
2.3 试验程序
将设备按照标准要求安装无误后,可按下述要求进行试验:
(1)不要求测试射频信号源产生的9~150 kHz范围内的抗扰度;
(2)射频信号频率范围为0.15~80 MHz,1 kHz正弦波调幅信号,调制度为80%;
(3)调频步长不得超过前一频率值的1%;
(4)每个频率下幅度调制载波的驻留时间不低于设备的响应时间,且至少大于0.5 s。
表3列出了输入到被测设备的电平水平。
表3 试验电平水平
参考GB/T 24338.4-2009的规定,CCU、TCU、BCU等控制系统选用3级,蓄电池、辅助电源输入端口也应使用3级。
2.4 结果评估
GB/T 17626系列的抗扰度标准,对被测设备均有一定的破坏性,若其性能良好,则不会受到任何不良影响,但如果性能较差,被测设备会出现黑屏、自动关机、无法正常启动等现象,标准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以下归类。
(A)由生产商、需求方或买方规定的限制中的正常性能;
(B)干扰终止后暂时的性能降级和功能丧失,不需人为干预可恢复正常性能;
(C)暂时的性能降级,需人为干预;
(D)无法恢复的性能降级或功能损失。
依照GB/T 24338.4-2009标准,2.2写到的测点均采用A类判据。
3 传导骚扰测量
3.1 共模干扰及差模干扰
敏感设备(EUT)的电源线、接地点形成的回流构成了共模干扰,系统正常情况下不存在接地回流,但由于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存在,与机壳间产生了寄生电容,设备通过寄生电容与电源线形成了共模干扰通路。EUT通常包括四象限、逆变器和电机。
共模电流的形成与各寄生电容密切相关,IGBT等干扰源通过寄生电容与机壳连接,为共模电流的接地回流提供了通路。IGBT开通关断的瞬间,集射极存在较大的电压变化率dv/dt,会不断地对寄生电容充放电,牵引变流器连接变压器及牵引电机,由于输入端变压器接地且牵引电机机壳对地也存在寄生电容,因此形成了共模电流。综合考虑所有的共模电流的流通路线,将共模电流耦合途径绘于图4。
图4 共模电流耦合途径
由图4可见,共模干扰电流流经三相输入电源线、四象限、寄生电容、中间电容、逆变器和三相输出电源线,通过电机机壳接地端流向大地。图4为所有共模电流的流向,就某一瞬间来说,四象限整流时只有两相输入,即只有一对二极管同时导通;逆变器输出三相电,均存在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主要是由于IGBT开通、关断过程中存在大的di/dt,流通途径与正常工作电流相同,很难消除,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减弱干扰。图5为差模电流耦合途径。
图5 差模电流耦合途径
差模电流耦合途径与正常工作电流相同,两相交流输入作为回流,流经四象限、中间电容和逆变器。
就共模干扰及差模干扰的测试而言,由于型式试验未对传导干扰进行要求,可作为研究性试验进行。
在动车组、电力机车和城轨列车牵引变流器的输入端及电机输入端套入电流传感器,并测得电机接地点处的电流后,即可分别测得共模电流和差模电流,对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谐波含量。交流或直流辅助电源端口、蓄电池参考端口、信号和通信、过程测量和控制端口传导干扰限值[5]如下:
150~500 kHz限值为99 dBμV准峰值;
500 kHz~30 MHz限值为99 dBμV准峰值。
3.2 列车与轨道电路的兼容性
在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轨道电路的应用极其广泛,它以钢轨作为电流传输路径,所以通常用于检测区间内的铁路占用情况以及铁路的完成性。
我国的普速铁路一般采用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上行线为偶数载频:2 000 Hz,2 600 Hz,下行线为奇数载频:1 700 Hz,2 300 Hz,轨道电路的原理是用发送到轨道上的窄带信号来检测列车占用情况,所以仅工作频率一定范围内的干扰才会对轨道电路产生影响。
图6为列车接地回流检测示意图[6],如图6所示,在列车牵引变压器的接地回流处接上电流传感器,来检测列车流入钢轨的电流的谐波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热通道指列车的供电系统,包含电气系统中所有的带电部件。冷通道指钢轨这一回流通道。
图6 列车接地回流检测
设备安装完毕后,需保证试验过程覆盖以下恶劣的工况:
(1)通过供电系统的无电区;
(2)用100%和50%的最大牵引力或最大功率进行加速和减速;
(3)静止或运行过程中操作牵引力和制动力进行突变;
(4)在低黏着情况下进行满级牵引和满级制动操作。
重复多次后,再根据标准要求判断谐波是否超过轨道电路的限制。
对于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及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标准规定:
接地回流在轨道电路工作中心频率f0的谐波的均方根值I0RMS不得大于0.3 A,移频键控带宽Δf=90 Hz;
1 500~3 000 Hz范围内,非工作频段的谐波均方根值不得大于3 A。
表4为标准对ZPW2000及UM71型轨道电路网流谐波均方根值的规定。
表4 ZPW2000、UM71谐波限值
4 结束语
动车组、电力机车、城轨列车传导干扰的测试是保证列车功能发挥正常、环境友好性的一系列重要试验,这些试验帮助整车设计人员和铁路运营人员检验了列车设备间的抗传导干扰能力和网流谐波成分,对于列车的批量生产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