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有为绘画革新论的形成

2019-01-29上海商学院201400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
关键词:游历康有为革新

(上海商学院 201400)

西画约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于中国,是随传教士传入的。曾鲸、吴历的画风明显受西洋技法影响。康雍乾时期,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等传教士画家纷纷走“中西合璧”道路,因传教士画家多为宫廷服务,故对中国传统画风冲击不大。直到清末海上画派、岭南画派的兴起,西洋画风才开始凸显。

如果说传教士画家是走进来,那么,走出去学习西画的则是清末民初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如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李铁夫求学于加拿大、美国;又如冯钢百求学于墨西哥、美国。不过,他们大多不是公派留学生,出国的初衷也只是打工糊口,后被西方艺术所折服才投身其中,由于他们自身文化、阅历的限制,远没有上升到艺术理论总结的层次。而康有为(1858—1927)才是绘画革新论的早期倡导者,巧的是,《康有为像》是李铁夫代表作之一,画作上有“铁夫李玉田”的署名。

一、康有为的海外考察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由京逃沪转港,同年10月赴日,开始“力求起兵勤王,脱其禁锢瀛台之厄……”的海外流亡之旅。1899年4月到达加拿大,同年7月,联合当地华侨创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简称“保皇会”。康氏在各国流亡的过程中,边演讲边著作,还兴办报纸,建“保皇军”,为获得经费,康梁等人除了募捐筹款外,还广收会费、开办公司、运作股票、创办银行、投资矿山、倒卖房地产。仅数年发展,“保皇会”在世界各地建总会11个,支会约百多个,通国总会则设于港澳,风头甚至一时盖过“兴中会”,光绪驾崩后“保皇会”没落。但辛亥革命前康氏依然反对共和政体。1912年康氏改组“帝国宪政会”失败后无奈承认共和告成。1913年归国。

康有为海外寻救世良药不得,保皇事业终流产,归国后吴昌硕为其刻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这位“南海圣人”主要利用“保皇会”的经费考察游历了亚非、美洲、欧洲部分国家,主要游历时间约在1901—1909,康氏每到一处,均如众星捧月,吃住奢华,有的国家多次出入,如七游法、八游英、九至德,写就了不少涉及世界文化艺术的游记。康氏尤喜欧洲,写就包含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国的《欧洲十一国游记》。在1905年出版的《意大利游记》和1907年出版的《法兰西游记》中,更有大量与美术有关的内容,从某种角度看,康氏进行了一次长期的海外美术考察。

二、康有为可称“开眼看世界美术的第一人”

范文澜认为林则徐是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实际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大多没踏出过国门。容闳、黄遵宪、严复等人虽出过国,可显然对他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实业经济、教育变革、国防军事兴趣较大。但亦有例外,如王韬在1867—1870年曾游历法英等国,写就《漫游随录》;1879年又考察日本4个月,写就《扶桑游记》。又如张祖翼1883—1884年游历英国,写就《伦敦竹枝词》、《伦敦风土记》,他们的著作中偶有管窥国外艺术。

而康有为无论是游历的时间,还是游历的国家数量均远在他人之上,其足迹几乎踏遍了《世界美术史》上所列的重要国家和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如圣彼得教堂、教皇宫、罗马古道、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有的国家就算现在的国人也较少涉足,如埃及、希腊、印度、墨西哥、葡萄牙等。康氏在各国参观了不少文博场馆,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了大量绘画与雕塑,但因彩色胶卷于1904年才发明,印刷技术亦不支持,故当时写真彩印画册是不存在的,康氏的此种游历在当时已属最佳美术体验。

康有为虽不精外语,但他年轻时曾精读徐继畲《瀛环志略》,“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不像当时大多数文人一样小觑美术,康氏1897年完稿的《日本书目志》,把书籍分15门,其中就有“美术门”,无意间亦为这次美术考察做了理论准备。康氏在艺术鉴赏方面常有独特看法,如在参观了英国为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而建的水晶宫后,肯定其“甚艳羡瑰异”之余,列举了若干不足,认为:“英人以水晶宫自号之……太辜负此名。”康有为可称“开眼看世界美术的第一人”。

三、康有为提出的绘画革新论

康有为具有“超越华夷之界的文化观点”,其在海外但凡遇到认为有价值的,均想为中华所用。如康氏为保护中华文化遗产,在1913年《保存中国名迹古器说》:“凡吾国省府县镇,皆宜设博物院、图书馆,皆宜设保全古迹古器会。”康氏产生革新中国画的想法也是顺理成章的。

1917年康有为将其收藏的书画编《万木草堂藏画目》加以评价:“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请正其本,探其始,明其训……。”“非取神即可弃形……遍览百国作画皆同,故今欧美之画与六朝唐宋之法同。”“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明确提出了其的绘画革新论:提倡西方写实绘画,贬抑中国传统文人画,强调绘画的功能性。

康有为在海外的这段时间,欧美艺坛亦是风起云涌,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风头刚过,正遭遇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才起头,康氏并非画家,喜欢写实绘画是出于本能,这些新潮流派对他几无影响。其参观的文博场馆的展品在当时亦偏于古典风格,此当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康氏的审美,从他为“拉斐尔·桑蒂”咏诗八首可知,如《怀拉飞尔画师得绝句八·其一》:“画师吾爱拉飞尔,创写阴阳妙逼真……。”至于康氏注重人物画,强调绘画的功能性,其实只是其政治主张的延伸,类似鲁迅主推版画。

四、结语

五四运动前20来年,不少知识分子忧时救世,在诗界、小说界、音乐界等进行一系列革命。1902年梁启超《释革》:“夫淘汰也,变革也……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有焉。”1906年王国维《去毒篇》:“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1917年蔡元培正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1918年1月15日《美术革命》一文发表于《新青年》6卷一号,以陈独秀与留日画家吕澂书信探讨问题的形式刊出,《美术革命》的主要观点与康有为绘画革新论的观点几乎如出一辙,甚至许多细节亦雷同。

康有为绘画革新论刚一提出,批驳声就从未断绝过,而且当时亦未能在实践层面掀起太大波浪。可此理论却深深影响了徐悲鸿和刘海粟,这两位美术教育大家均是康氏弟子。尤其徐悲鸿是康氏所重的入室弟子,1916年后常去康宅受教,徐悲鸿留法归来后“合中西为大家”,在美术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与蒋兆和等人构建了“徐蒋美术教育体系”,该体系核心理论也是脱胎于康有为的绘画革新论。

猜你喜欢

游历康有为革新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斑斓纵横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的革新构建
复旧运转
康有为撰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游历阳光西班牙
梦游
变法功臣康有为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