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标杆性展馆,推进湾区经济发展的设想与路径
2019-01-29姚如青
文 姚如青
标杆性展览场馆是中心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杭州来说则显得尤为迫切。萧山机场是杭州连接国际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的汇集中心。空港地区已经成为杭州城市国际化核心和浙江大湾区开放大平台。如果选择这一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那么可以更好发挥“大湾区+大空港+大会展”的叠加效应。
重要意义
这是湾区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杭州空港地区具有作为环杭州湾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紧邻杭州主城,通往沪、苏、绍、甬方向交通便捷,“V”字型的杭州湾产业带上,处于关键连接点。选择这一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可以充分发挥改变区域空间定位的抓手作用,系统集成包括跨境电商、综合保税、临空经济在内的先行先试做法,更好落实“拥江发展”战略,打造杭州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空间,抢占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制高点。
这是临空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2017年5月,杭州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成立,要求杭州率先加快临空经济区提升发展,打造航空大都市。显然,空港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可以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形成“会展经济+临空经济”的叠加效应。这也是成为会展业后发城市追赶先发城市的重要手段。
这是会展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根据2017年全国室内可供展览面积排名前50座展览场馆排名,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仅居第28位,缺少室外展览场地,部分展厅不能满足专业展览的需要。由于缺少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部分大型展会只得寻求“多馆办展”或流失到了外地。这与杭州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不相匹配。为此,《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已经提出需要建设一座展览面积30万㎡专业展馆。
这是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需要。杭州空港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将会弥补杭州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方面的短板,促进集聚国际高端资源流量,推动杭州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可让这座标杆性展览场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和服务全球商家、消费者“买全球、卖全球”的公共服务平台,更好承接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推动杭州建设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
外地经验
空港地区的标杆性展览场馆建设,国内城市深圳和上海已经走在前列。
沿着珠江东岸,深圳从南向北规划布局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宝安国际机场和“两中心一馆”——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科技馆,形成会展服务功能和交通枢纽功能相互叠加、相互促进的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产生“大湾区+大空港+大会展”的叠加效应,进而成为引领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走廊。
聚焦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其具有“临近机场、规模巨大、馆线同建、市场运作”四大特征。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宝安空港新城,距离保安国际机场约为7公里,总投资198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51万㎡,将会成为全球第一的会展中心。通过地铁20号线,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宝安国际机场相互衔接连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依靠市场运作,招商局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双方共同成立招华会展运营公司,作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推进的操作实体,并引入国际合作伙伴、全球三大场馆管理机构之一的美国SMG公司参与场馆的运营管理。
同样,上海通过规划选点的提前谋划和交通枢纽的有效接驳,实现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高铁枢纽和虹桥机场之间紧密衔接和互相联通,促进了会展服务功能和交通枢纽功能的良性互动,构成了一个融合前面三者的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世界面积第二的会展综合体,投资额度累计160亿元左右,占地面积86万㎡,建筑面积147万㎡。它处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西部,相距虹桥交通枢纽直线距离仅为1.5公里,通过地铁2号线和17号线接驳。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相比,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还具有“馆站融合”特点。国家会展中心是地铁上盖物业,徐泾东站6个出口直通展馆,人们可以通过搭乘地铁直达展馆。而在运营管理方面,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上海世博集团分别作为代表部、市的投资主体,按照60%、40%的比例出资成立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由其负责会展项目投资建设、场馆运营和展会开发工作。
从国外城市看,德国城市会展行业较为发达,汉诺威和法兰克福有体量巨大的标杆性展馆。其中,汉诺威展览中心占地100万㎡,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占地47万㎡。这些会展中心均由州市两级政府合作出资建设,成立专门的有限责任股份公司加以运营。正是由于这样的建设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会展中心较为容易获得政府从土地、交通乃至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其具有城市基础性公共设施的特征。
汉诺威展览中心北面和东面各有地铁站点。其中,北面的地铁站点连接汉诺威机场、汉诺威中央火车站,提供了从汉诺威机场途经汉诺威中央火车站到达展场的快速交通。拥有专用的铁路货运站,可以起卸大件重型货物,通过火车支线直通各个展厅。展场的停车场能够停放5万辆车。另外,场内还有一个直升机场。
法兰克福则是典型的“临空经济+会展经济”发展模式,它的莱茵-美茵机场作为欧洲大陆第二大航空港,与法兰克福展览中心距离仅有12公里,通过包括铁路、地铁和公路在内的交通方式进行连接。
外部条件
一般而言,空港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需要具备交通条件、政策条件、市场条件和空间条件。随着杭州空港地区轨道交通进入密集规划和建设阶段,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具备了优越的交通条件。萧山机场3期将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未来年旅客吞吐量将会达到9000万人次。并且,将会引入3条高铁、1条机场快轨、2条地铁。这为杭州实现会展场馆、高铁枢纽和萧山机场之间紧密衔接和互相联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建设机遇。
具备了可行的市场条件。2010年杭州展览面积达到168万㎡,2015年展览面积达到265万㎡,预计2020年展览面积达到350万㎡左右。由于杭州展览业发展快速,现有场馆资源利用非常充分。可见,空港地区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将会顺应展览业快速发展要求。
具备了必要的空间条件。没有具备充沛的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也就难以规划和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非常幸运的是,空港地区现有土地开发力度不高,现在可以满足建设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的土地需求。
借鉴与思考
一座标杆性展览场馆建设投资巨大,需要资金往往高达百亿之巨,占用土地需要千亩之多。从实施操作看,工程还需要系统整合包括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汽车交通和飞机航运之间的衔接。尽管存在多重困难,但笔者以为仍应抓住时机,尽快谋划,积极争取实现轨道交通和展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运营。需要确保的底线就是留足未来空港地区建设一座标志性展馆的土地空间。如果错过当前这个时间窗口,那么杭州未来要想再规划和建设一座标杆性展馆,可能将要付出更大代价。
一是需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学习和借鉴上海、深圳、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的经验做法,明确标杆性展览场馆的项目选址,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一座包括标杆性展览场馆、萧山机场、高铁枢纽、地铁车站和快线车站在内的超大规模城市综合体,通过快轨和地铁实现展览场馆、机场和高铁枢纽之间的快速联通,无缝对接。
二是优选项目主体成立模式。积极争取列入浙江省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先期成立项目主体,进行项目开发的预热。项目主体的成立模式,可以借鉴上海、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的做法,争取省里支持,牵头成立项目公司,采取省、市、区共同出资、企业化运作的展览场馆建设运营模式。也可借鉴深圳做法,选择实力雄厚、综合开发经验丰富的城市配套服务商,以互利合作的协议框架为基础,让其负责代建标杆性展览场馆。
三是提前预留土地开发空间。通过提前确定标杆性展览场馆建设的规划位置,就可充分考虑标杆性展览场馆的用地需求,建议按照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占地面积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的中值进行空间预留,加大规划区域土地的管控力度和征地拆迁。由于这一项目具有全省影响,积极争取土地指标问题能在全省范围进行协调解决。
四是有效防止展馆重复建设。建议编制《杭州会展场馆建设专项规划》,形成大中小展览场馆的系统组合,突出空港地区标杆性展览场馆的行业引领作用。发挥会展行业的监控职能,动态评估现有展览场馆的利用效率,防止展览场馆的低水平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