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2019-01-28叶小康

卷宗 2019年2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建筑工程

叶小康

摘 要:施工技术的革新与施工管理模式的完善是我国近些年来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和难度的日益增加,我国的施工现场在管理与监督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并探究了优化施工现场监管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我国的工程现场管理效益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障建筑施工正常推进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工作。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有序发展。

1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

要加强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有序性首先需要提高建筑单位和个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充分理解现场管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保证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的有效措施体现出施工现场管理的全部价值。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是落实施工项目核心管理目标的主要方法,其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帮助建筑项目负责人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实际展开情况。此外,绝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都是在户外现场展开施工的,其会受到环境、气候、地质地貌、人员出入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就无法保证施工进度的持续推进和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完善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也是减少工程事故、提高工程安全实效的重要措施。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施工现场的监管有利于施工单位完善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人力浪费,对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建筑企业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2 我国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制度与措施不到位。我国全面推行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在时间上还比较短,缺少一些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相应措施,也没有针对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明确和完善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细则。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在沿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无法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也没有设置有效的预防和应急机制,这就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建筑和人员安全隐患,也造成了许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切身利益,影响了施工进度,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和推动建筑业的稳步发展。

2)施工组织不够合理。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许多监督和管理人员缺少对工程施工组织的合理安排和科学设计,没有提前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管理细则处理各项事宜。很多施工单位缺少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指导方案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就导致施工的现场管理设计无法有效解决实际的施工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效率。

3)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人员肩负着维持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各项事宜的重担,如果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能力,就会导致现场管理的实效不高。我国多数的建筑工程都没有引进高素质、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往往只是临时雇佣施工管理人员,缺少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这就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的实际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施工质量,容易导致施工现场混乱无序,在增加了施工成本的同时,也延缓了施工进度。

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安全性是保证建筑项目顺利完成、建筑工程圆满竣工的基础条件。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都是施工现场监管的重中之重。目前,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只重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施工现场各项安全工作的保障与监督,这就致使许多建筑工程在施工工程中出现事故,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很多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高,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发现不及时甚至没有发现,这不利于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也会影响施工现场的整体管理质量,长此以往会阻碍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

3 优化施工现场监管的有效措施

1)建立并健全现场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提高和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益就需要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现场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按规行动,切实保障施工现场的施工秩序与管理效力,为顺利推进施工进度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强化现场的安全与监督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培训,提高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此外,工程单位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工期长度等因素,完善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制定详细周密的安全管理与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现场各项施工作业的安全有序,避免因安全监管不到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等问题而引起重大安全事故[1]。施工企业要在施工现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应急为辅”的安全管理原则,以规范的施工操作和严格的施工监管完成预定的工程施工目标,促进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3)提高各个渠道的施工现场监管效益。一个建筑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会与其在进行施工现场监管时体现的效果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各个渠道对施工现场监管的实际效果。首先,施工单位的责任人和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提高现场管理的实效性。其次,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益,对施工中各种违规操作、无序管理等进行反馈和监督,保护施工现场的良好秩序与施工环境。最后,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对现场涉及到的各种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强化施工现场材料的进场检验、仓库保管以及材料领用制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健全材料监管制度,预先制定好各种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切实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高效规范[2]。

4)强化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充分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并按照施工合同的既定要求优化施工的各项流程,总体把握与规划施工团队、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资金等因素,不断完善施工的组织计划和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还要在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完成技术准备的相关工作,在进行技术管理时提高技术交底的有效性和技术管理的培训效果,协助施工技术人员不断提升技术实践与操作水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管理质量[3]。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监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工作。建筑单位和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并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的科学监管,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基础上体现出施工现场监管的价值与作用,不断提高工程安全施工和质量监管的实际功效,从而在提高建筑企业实际利益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碧河.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山西建筑,2018(17).

[2]邢洁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原因与工程监督管理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

[3]赵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J].装饰装修天地,2017(1).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建筑工程
装饰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几个要素分析
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