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培养的途径
2019-01-28张效文
摘 要: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强力支撑,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通过中学阶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民族精神;中学;课程教学
一、 引言
我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形成了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中华民族始终秉承着民族团结、爱好和平的大国风范,在面对中外不同的民族精神及民族文化时,始终包容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 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孕育而成的,是种族、血统、生活习惯、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是一个民族的内在核心。民族精神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层面,既是對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也作为民族和民族社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并将其作为民族发展的核心。此外,民族精神除了传承,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样,也正是这种跟随时代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精神,为当前的国家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的领军人物,从而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三、 民族精神教育重点
(一) 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当中,首先要加强对初中生爱国教育工作。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同样也是我国各地区凝聚起来,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而其也将作为一个民族所有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因而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工作。如此一来,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进而使得初中生不断强化其爱国意识,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 诚实守信。中华民族精神除了爱国主义之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传承发扬过程当中,人们也将诚实守信、法治精神奉为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而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当中,首先就要加强初中生诚实守信的教育工作。育人先育德,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厚德载物、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的道德标准始终约束着中华儿女的行为。而诚实守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民族精神得以发扬的基础。其次加强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及道德规范意识。此外,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学工作当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崇尚科学精神为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勤劳勇敢、团结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中学生能够自强、自立、不畏艰辛,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为祖国的不断强大奉献自己的力量,加快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
四、 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一) 教育者充分发挥作用。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当中,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起到相应的榜样及示范作用。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而在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当中,教育者能够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规范自身一言一行,从而使得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相应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学工作当中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创造良好外在条件,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工作当中更加注重德育。这就要求初中生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教育指标,加强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团结奋进、诚实守信、科学学习、道德法制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将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高效落实,并不断改善其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以加强初中生的爱国情怀及荣辱意识。
(二) 完善民族精神教育载体。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当中,除了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力度,同时还要借助相应的教学平台及教学载体,以强化初中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当中,除了加强对学生个人品质的教育,另一个方面还要加强对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这就需要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通过集体活动,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强化初中生团结奋进、友好和谐的思想,并有效增强初中生的归属感,进而培养其爱国情怀。在当前的初中生民族精神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创建团结互助精神的教育新载体,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设备来加强初中生的民族精神意识。同时借助相应的课外活动,网络、电台、社团等诸多新的教学途径,把初中生民族精神教学内容融入其生活当中,使得学生耳濡目染,不断强化其民族精神及服务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有效增强初中生道德意识及法律意识,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有效培养其民族情怀。
(三) 构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初中生学习与生活相融的重要节点,而校园文化同样也可以作为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一个媒介。在初中民族精神教学工作当中,学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以此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初中生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的同时,加强融入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强化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维护集体荣誉、个人荣誉的价值观念。而通过开展以团结互助为主题的民族精神文化活动,对于班风、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都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大批拥有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诸多良好品质的优质人才。
五、 结束语
总之,可以通过落实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构建相应的民族精神教育载体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初中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当然,也只有从教育者、教育载体及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共同体系,以加强初中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航.关于加强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5(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
作者简介:张效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