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生活质量的测度及研究综述

2019-01-28郭洪伟吴启富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测度

郭洪伟 吴启富

摘要:社会生活质量测度居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各种福利的综合水平,是很重要的反映社会生活水平的指标。本文通过探究社会生活质量的测量方法,阐述了当前社会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并结合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社会生活质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生活质量;测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81-03

随着世界格局趋于平稳,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世界各国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开始对各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索分析,我国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改善,国家的发展目标除了经济目标外,更多的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所以,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成果与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有关。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生活水平水平不一样,生活质量是对人们生活好坏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了人们生存和发展各方面需要的获得感和满意程度。

一、社会生活质量的内涵

生活质量的探索最早开始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当时,很多学者把生活质量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指标进行研究。“生活质量”的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58年,出现于《丰裕社会》一书中。此书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著作,在此书中,他指出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在有关方面得到的满足和乐趣,这些方面包括:生活舒适的程度、便利的程度以及精神情感的愉悦等。

加尔布雷斯呼吁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会的均衡发展,他强调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协调与平衡,同时,他指出一些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提供,例如住房、教育、交通和社会福利等。从此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此领域中,获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来自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方面对生活质量给予新的注释和解读,从而使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丰富多彩。

生活质量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社会生活质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生活质量的研究发展很快,而且,社会生活质量成为生活质量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测评项目。这里说的社会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社会福祉、社会公平、社会凝聚等指标内容。通过对生活质量的分析,德国学者拿尔(Noll)认为生活质量的测度包括两个层面:个体层面(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层面(社会生活质量)。他把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的主观感受等归结为个体生活质量内容,用以反映个体层面的状况;而把平等、自由、团结、公平等社会因素归结为社会生活质量内容,用以反映全体居民的总体状况。社会生活质量研究的是社会的福祉获得感和居民间的关系,其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方向包括:宜居程度、社会凝聚、社会排斥、可持续发展及人类发展理论和社会质量理论等。

社会生活质量测度居民社会生活中各种福利的获得满足感,是最重要的反映社会生活水平的指标。它是构成生活质量的相当重要的内容,无疑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首先测度当前社会发展的水平,同时,它还有引导作用,有助于人们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问题相互交织,在此关键时期研究如何提高人民社会生活质量,对社会整合及未来发展尤其重要,它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很多国内研究人员基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社会现状对我国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分析。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对生活质量的内涵做如下阐释:“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与厉以宁不同,更多学者关注社会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陈深认为社会生活质量:“反映人类为了生存与提高(生存)机会所进行的活动的能力和活动的效率。”他认为“活动能力”应该是“人们生存能力和提高生存机会的潜力”,他还指出,“一个人的才能唯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方法方能转化为现实效率。”有些学者更关注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如美籍华裔社会学者林南认为社会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和对生活的全面的评价”。

二、社会生活质量的测度方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对社会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探索。经过整理发现,很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上,还没有针对社会生活质量的系统性分析和论述,也很少有针对相关评价指标系统测度社会生活质量的探讨。所以,综合整理有关社会生活质量的基础理论,规范化设计一整套全面的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对社会生活质量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综合来看,对于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见解,相应地产生三种方法对生活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

第一,从主观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等西方研究人员主要分析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等主观指标,借此测算和分析社会生活质量,因而他们更乐于从个体主观感受方面去测度生活质量的水平。美国著名学者坎贝尔等人在1976年,通过对于主观个人感受的分析,提出一类感觉指标模型(有时被称之为Cs-Cd等级模型)来分析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水平。在此模型中,研究人员把居民对社会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分成“完全不满意”到“完全满意”等几个不同的量级,以此来研究居民对某个具体领域的满意度评价,以及社会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评价。林南教授通过对天津、上海等地的调查,利用获得的社会生活质量数据资料,测算居民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评价,构建了一整套社会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模型。

第二,从客观条件方面来分析和研究。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有关指标,如衣、食、住、行等说明居民生活条件的客观变量。比如,1972年著名的美国未来学者J·佛蕾司特提出了一系列生活质量客观指标模型,发表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其中涉及的指标包括生活水平、人口密集程度、环境污染程度等。刘本杰基于美国197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提出了一套生活质量测度指标,此指标主要基于客观因素,如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和健康等因素的分析。

在我国,学者朱庆芳领导的课题组,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居民社会生活质量作过长期的跟踪分析与评价。该课题组选取了包括居民消费、居民收入、能源消费、生活便捷程度、精神生活和物价水平等十几个指标,构建社会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和分析我国1949年以后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变迁过程。1987年,在构建社会生活质量指标,评价比较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时,该课题组选择了15个指标,这15个指标不仅包括常见的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居民消费等,还包括环境保护、劳保福利等指标。1989年,在构建相应指标分析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时,他们选取了16个指标,与以前不同这次更换并新增了一些指标如通讯、能源、“三废”处理率等。1992年,在研究全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时,该课题组增加了人均日常生活消费品数据,把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扩展到23个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社会生活质量的指标也随之逐步发展、完善。

第三,将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结合一起分析。此研究思路把居民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看作社会生活质量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而,进行社会生活质量的测量和评估时,从上述的两类指标体系中有针对性地分别选用一些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例如,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成立)从2011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主要包括35个大中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指数(社会经济数据指数)和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指数。这个报告从主、客观两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35个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状况。

三、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人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涉足社会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更多研究人员的加入,开始大规模的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最初,大家主要探讨社会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及其构建方法,后来,随着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质量的關注,国内学者对社会生活质量的各方面研究不断深入。虽然研究范围扩大,但还主要局限于城市。因为经济、人力及数据搜集的难度等各方面的限制,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承载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缺乏对农村居民的研究,估计在未来对于农村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会逐渐展开。

在1986年,北京市社科院在《首都社会发展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一文中,探讨了生活质量的内涵:“生活质量是全面衡量生活优劣的尺度,既有物质水平的提高,又有精神道德的内容。物质条件是生活质量的基础,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在1987到1990年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有关人员多次在北京等多个城市的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构建了由多级指标形成的主、客观作用机制模型。该模型除分析客观指标外,还考虑到主观指标的影响。通过比较验证,利用此模型能增强对居民社会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解释力,能更好地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下一步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1991年底,“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在北京成立,该课题组由复旦大学人口所、南京大学人口所、北京经济学院人口所等共同发起设立,并召开了全国性社会生活质量学术研讨会。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对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探讨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质量的概念界定、计算口径以及评估方法,与会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有益见解。随后在1992年,搜集整理此次会议论文,出版了一部有关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研究的专著。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它能够代表我国在社会生活质量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

到1996年前后,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以生活环境为内容的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分析居民的环境意识分析研究北京等几个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情况。他们主要使用两类指标来对所研究的环境意识进行度量:第一类指标主要分析居民对环境的当前感受及未来预测;第二类指标主要探讨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这两类指标合在一起作为社会生活质量环境指标的测度结果。他们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首先,比较居民对两类不同因素的感受和评价,相对于人为影响大的环境要素来说,居民对人为控制较少的环境因素评价更高。其次,文化素质显著影响居民的环境意识。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越低的居民,他们对环境要素越不敏感,环境意识也越差,而文化素质高的居民正好相反。最后,环境好坏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从上面的研究成果中看出,现有的关于北京市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生活质量的测度和因素分析方面,主要关注目标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生活质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基于北京市将近10年的调查数据,在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质量时,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分析,利用模型分析其演变规律,他们将社会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下分为七个指标维度:幸福感、和谐程度、社会诚信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安全感、环境满意度及资源节约程度。从这七个维度中分别描述社会生活质量,测算出七个指数用以定量刻画这七个维度。研究每一个维度指数的变化规律,最后综合得到社会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套专门的调查测评体系,对北京市城镇居民主观社会生活质量进行测量,据以反映居民生活的主观生活质量,同时与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水平等客观指标结合,通过社会生活质量进行政策效果分析,为国家制定出台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首先,从已有的调查数据入手,通过对多年积累的调查数据的整理计算,通过描述统计手段从几个二级指标入手,分析北京市城镇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的水平及变化;其次,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及网络图方法,探索七个维度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再次,基于数据挖掘的结论,用分层线性模型方法拟合社会生活质量七个维度数据随时间发展变化模型,并给出每种影响因素的各自效应;最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给出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四、社会生活质量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已从最初的仅仅是构建指标体系测度社会生活质量,发展为从各方面全面研究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构成变化。把社会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标识,即核心指标来研究,而不再是把社会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局部指标进行简单的分析。从研究社会生活质量的内容上看,过去往往把主、客观指标的研究割裂开来,未来更多地关注这两类指标的综合分析,即通过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研究其内涵及变化趋势。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数据技术的进步,将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及各方面数据资料,从更广的视角测度社会生活质量,从更大的范围开展社会生活质量的研究。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深入,可以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跨时期社会生活质量比较研究,从全人类发展的视角分析研究全世界的社会生活质量水平,从而提升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测度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Rn中一类具有N元数字集的自仿测度的谱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基于EVT的谱风险测度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