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视角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究

2019-01-28金鑫张淑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书院制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金鑫 张淑艳

摘要:书院制教育模式现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书院制视角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在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推广。高校的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此为契机,利用书院制管理模式特点,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维护民族团结,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全方位助力其成长成才。

关键词:书院制;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07-02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现如今,民族团结越来越被党和国家所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即是取得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重要保证,成为确保国家安定、民族和谐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尊重其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同时,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部分高校尝试实行书院制教育模式,书院制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探索,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可以借此机会,创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需求,优化教育管理体系,培养更多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为祖国统一和稳定做出贡献。

一、高校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近况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旨在实现均衡教育,是将全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学生讲授通识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自信心、责任感和公益精神。其主要载体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社区中,将生活社区发展成可以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引导、行为养成等多功能场所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是我国最早实行书院制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学校,截止到2010年,先后成立了新亚、崇基等九个各具特色的书院,开启了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先河。复旦大学是我国内地高校中最早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学校。在2005年,复旦大学正式成立了复旦学院,下属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和希德等五大书院,是国内第一个书院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文治苑,作为书院制建设的探索阶段,其建立的主要意图是鼓励导师融入学生,引导学生自强、自立。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9月成立孟宪承书院,下设十大中心。书院从加强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综合发展出发,重视培养学生双语学习能力,以及探究教学和整合教育技术能力,使学生们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将每一名师范生打造成为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

此外,我国高校的书院制改革正在进入高潮,陆续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书院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可见,书院制这一育人管理的新模式逐渐被国内高校所实践。

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难点

为了更准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情况,笔者对G大学20个学院的415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具备求知欲强、团结协作性强等特点,但他们大多来自较为贫困的偏远地区,存在劣势条件,使得对他们的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难点。

(一)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对宗教不自觉地继承

据调查,有25.3%的少数民族学生信仰宗教,其信教原因大多为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宗教风俗习惯的作用。在家庭环境的微妙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更加虔诚而坚定。他们重视对精神领域的追求,并能更深刻地理解宗教教义和价值追求。與此同时,由于无意识的信仰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人意识水平低,心灵相对封闭和不友善,不善交流,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二)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文化知识基础较弱

据调查,有62%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相对偏远且基础教育落后的地区,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较差,语言交流和沟通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教育水平与汉族学生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由于缺少名师指导,他们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过预科班教育,提高了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但在正式进入大学学习后,专业性极强的书本知识,让他们很难跟进学业。

(三)做好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民族团结工作

一般情况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生源成分复杂,除了高校所在区域的主体少数民族外,还包括其他众多少数民族。因此,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既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团结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所在区域主体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工作,实现各民族学生之间平等以待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四)教学风格需要形成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孩子较多,家庭管理较为严格。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表现为自信心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城市生活适应较差。不同民族的学生容易因为民族而形成小的团体,民族宗教意识较为强烈、不易融入集体生活。因此,在这种生源背景下,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更为亲切、自由的管理模式。

三、书院制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考

在书院的环境下,利用书院的通识教育优势和隐形教育模式,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工作,有别于从前生硬的、模块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更容易使民族团结教育这一主题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一)发挥书院教育优势,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

书院开设解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通识课程、讲座,树立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看待宗教信仰和宗教的意识。书院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宗教知识、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帮助他们汲取宗教文化中蕴含的积极、正面的教化意义和哲学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利用书院隐形教育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从书院的环境氛围入手,以隐形教育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包括书院的建设格局、命名、书院文化、走廊等的布置。同时,在书院的走廊布置上悬挂各民族优秀格言及优秀人物头像,书院的布置上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时刻提醒各民族同学他们都是学校中的一员,全国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一伟大民族。

(三)以书院制社区为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

高校书院制是在学生宿舍区创建一个培养平台,其管理形式是延续古代传统书院制,并结合西方学校住宿制模式,构建出新的学习、生活场所,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因此,可以利用书院社区提供的多方位资源,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强化自我认同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增强适应能力和社会公德养成,在群体生活中遵规守纪,合理行使正当权利,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依靠书院导师,全方位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书院制的人生导师一般由辅导员担任,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人生导师可以更全面地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指导,打造出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此外,书院制的学术导师一般由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教师担任,学术导师既要坚持学业上的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术导师可对其单独辅导,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为其量身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张俊宗.民族聚集区高校的办学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31-35.

猜你喜欢

书院制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