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研究生培养成效和质量加强体育学科建设

2019-01-28赵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

赵扬

摘要:通过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科的评估结果和指标体系的分析对比,指出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体育学科发展应该抢抓机遇,保持坚定发展的定力和勇气,注重提高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抓好教学这个根本,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质量和成效。具体做好体育学科发展中各个重要环节的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体育学科;学科评估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2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100-04

一、引言

2016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和“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基本原则,以非行政性的第三方方式启动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比较第三轮学科评估细化了分类设置指标体系,为体育学科设置了专门的指标体系,特色更加鲜明,指向性更为突出。由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在国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后的首次学科评估,意义重大,且前三轮的学科评估积淀的社会效应、社会认可度以及本轮评估属免费的测评等多方面原因,全国博士授权学科和硕士授权学科参评率大幅提升,其中体育学科博士授权学科参评率更是达到了100%,硕士授权学科参评率也有较大提高。

二、体育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看,本次评估弱化了排名和得分的趋势,采用分档呈现的方式,从A+至C-共9档,共由前70%的学科占据,其中A档为前10%的学科,从B+至C-每档依次降低10%的学科,剩余30%的学科未予公布。

体育学科中全国博士授权学科100%参评,参评数量为21家。学科评估结果显示:A+至A-档次上榜学科均为博士授权学科,共有8家,占全国参评博士授权学科总数的38%;B+档次上榜的博士授权学科共有5家,占全国博士授权学科总数的23.8%;B档次上榜的博士授权学科共有5家,同样占23.8%;B-档次上榜的博士授权学科,共有3家,占全国博士授权学科总数的14.3%。博士授权学科在整个分档中均在B-档次以上即全部参评学科数量的50%以内,其中91%的博士授权学科在B档次及以上。硕士学科授权单位参评数量为57家,根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硕士授权学科的起始档次且最高档次为B+档,仅有2家,占总参评硕士授权学科的3.5%;处于B档次,仅有3家,占总参评硕士授权学科的5.3%;处于B-档次,有5家,占总参评硕士授权学科的8.8%;处于B+至B-档次之间的硕士授权学科共有10家,占总参评硕士授权学科的17.5%。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7年12月28日公布评估结果,恰逢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之时,两个教育界热切关注的重磅话题产生的叠加效应迅速在岁末年初引起热议,关注度从教育界扩大至全社会,其产生的影响又一次证明了教育是国民最关注的民生工程之一。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的权威性更加放大了它们的导向性,众多家长考生更将其视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往往忽视了内涵建设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延迟显现成效这一重要因素,而内涵建设要远比排名更有意义,一些大学多元的综合性、多年沉淀下来的思想底蕴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些看不见的排名却意义深远。除了排名的导向性,第四轮评估结果在未来会深刻影响和带动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各方相关利益群体的争相涌入,优质生源的争夺,相关人才的流向,结果极有可能导致“马太效应”的出现,导致高等教育失去原有发展的稳定性,偏离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背离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发展規律,可能使高等教育以及学科建设开始变得急迫、功利、焦虑、浮躁。

三、对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讨论

第四轮学科评估比照第三轮学科评估仍有较大进步,不仅按照学科特色区分了9大类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指标评价体系的搭建上特别关注了成效和质量,使得本次评估的这根“指挥棒”落在“人才为先、质量为要”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了,这对于高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良性导向作用。

在指标体系框架上,A类师资队伍与资源一级指标没有变动,二级指标中将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和“专任教师数”放在了重点考察的位置,摒弃了之前过分看重教师头衔引来的非议,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教师本身,将教师的学缘结构、高级职称、高学历、青年教师、海外留学经历指标等作为考察和衡量的重点。

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B类科学研究水平一级指标与c类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位置进行了对调,进一步体现了本次评估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比照第三轮学科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下属的各类二级指标,第四轮学科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下属的二、三级指标切实体现了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考察的意图,在二级指标中设有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的三个维度,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得整个考察丰满、立体、有说服力。本次评估在培养过程质量二级指标中加入了的“导师指导质量”三级主观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有说服力;学生国际交流三级评价指标中将赴境外和来华学习学生统计范围有所扩大,不单纯考虑授予境外来华学生学位情况,加入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三级指标。对于在校生质量二级指标中学位论文质量,强调对整体学位论文水平的考量,而非着重查看国家级别的优秀博士论文等指标。

本轮学科评估C类科学研究水平一级指标特别强调了包含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情况,加大了对人才培养成效的考察力度。本轮学科评估D类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指标突出显示了本学科在发挥作用上、服务与贡献成效上的一级主观评价指标,下属的社会服务二级指标和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三级指标的指标说明中,列举了包括但不限于的12个可发挥学科服务与贡献成效的方面,比照第三轮学科评估,更加强调了学科服务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和获得的成效。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体育学科的整体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有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比照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水平有明显的滑坡。在全部97个硕士授权学科中,有57个参评,除一部分首次参评的学科外,比照之前参加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的硕士授权学科,其中也有部分调整,升降明显。对于未参评的40个硕士授权学科和最后30%共24个的未上榜的硕士授权学科,应该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尽快找到定位和方向。特别是在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踏步建设的背景下和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新鲜出炉的这个时间点上,体育学科整体必须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保持坚定发展的定力和勇气,注重提高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抓好教学这个根本,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质量和成效,增强服务社会的深度和广度。高校要利用好学科这个大平台,增强研究生学术水平、科学研究素养和意识,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及创新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个体育学科水平,培育国内学科高原,争创国际学科高峰。

四、提升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成效的策略

(一)均衡发展、特色发展,提质增效

学科的发展犹如一颗参天大树,想要苍翠挺拔,木秀于林必须要方方面面均衡发展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持续有后劲。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无论哪一方面如果有较大的缺失或是明显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均衡发展,如果未能均衡发展,就很难形成发展的合力,久而久之短处会愈加明显,同样会限制长处的继续发展。学科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需要持续发力的过程。真正的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一定是基于厚实的学科基础和沉淀,不仅要坦诚面对自己学科的优势,这个优势包括师资优势、地域优势、传统优势等等,更要放眼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做到不断地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慢慢形成风格与特色,在错位竞争中显示优势。所以要在发展中找平衡、找稳定、找优势、找需求、找特色。平衡与稳定会使学科发展形成合力,在各个主要支撑方面会产生相互带动式的发展,是基础,是保证学科这颗大树茁壮成长的基础;优势、需求、特色是发展中需要逐步思考和总结的,是保证学科这颗大树木秀于林的。只有正确看待好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不断坚持和发展这种辩证关系,不断思考、总结、扬弃才能使学科这颗大树茁壮成长。对于体育学科而言,要依托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各项指标,本轮评估不是特色评估,而是基础性评估,发展均衡性评估,各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要对标评估结果,重点分析、研判弱势环节和优势环节形成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要下大力气补齐短板才能形成合力。要保持优势,优势的取得、建立和获得认可是极为不易的,更要倍加珍惜和呵护,要将优势保持住,发展好,结合自身学科的基础,在发展中还要不断拓展,将优势点尽量拓展为优势面,这将是未来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涵育师资资源,培养师资队伍,夯实学科建设基础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靠丰富的师资资源和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师资资源方面要加大发掘与涵育,尤其要增加青年博士教师,特别是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青年博士教师的储备。青年博士教师的学缘结构要合理,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较好的创新意识,要建立好梯队,注意各个梯队的各个职称结构及高级职称的比例是否合理。专业体育院校还有增强外聘合作型师资力量的补充,增加客座教授的讲学和学术研讨,以更加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同时培养本校教师的争鸣意识,保持他们对科研的敏感度;对于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要紧紧依托综合性大学学科丰富的特有优势,利用体育学科强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学科属性,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母学科优秀的师资资源,可以邀请母学科的教师为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知识探索或交叉应用等。

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培养注意有稳定的本学科、本专业专任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要有固定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要明晰;每个专业要有至少1.2名骨干教师来着重关注本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讲授方式、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等的改革与创新,要以学科评估为契机,根据评估结果对自身学科专业下属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估与总计,及时进行调整,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探索研究生课程的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最新的多媒体方式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科下属的各个专业应该培育1~2门的精品课程,认真打磨,不断创新。教学和课程是学科的根本,在学科发展中,不仅要提升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视,对于教学的科研和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各体育学科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应该加大对于教学的投人,夯实学科发展的基础,不仅要加大对于科研型为主教师的科研成果的奖励,更应该回归本质,着力加强对教学型为主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奖励,在评职晋级的过程中,更应该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体育学科课程应该提升其国际化水准,逐步增加开设双语课程的门数,特别是青年教师讲授的课程,应该加快双语化进程。双语化课程是面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整体要求,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化,更是面向更高层次的学科评价、评估,也是彰显学科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在国家间交流合作日渐密切,国家间留学生互访高度频繁的背景下,课程的双语化不仅能够提高本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更会吸引更多留学生来交流访学,这无疑将更加开阔国内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未来体育学科应该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上、教学内容上、教学管理上、师资配套上迈大步子、迈稳步子,创出品牌,这必将对人才的培养和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面提升体育学科研究生国际视野,支持并鼓励研究生开展国际交流。随着国外学生来华访学人数的增加,国内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作为体育学科,应该尽快依托学校建立联合培养教育模式,与国外体育学科加强联系,加强国内研究生的输出和国外研究生的引入。联合培养硕士至少半年以上,博士至少1年以上。对于无法参加联合培养学习而有意于短期交流的研究生,在除了联合培养教育模式以外,还应增加短期学习交流机制,时间可在3个月至半年。对于国内出国的留学生,应鼓励他们赴欧美等国家的知名体育学科所在高校学习,并对应制定不同的激励与资助标准,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对于来华学习交流的学生,我们要抱着欢迎的态度,一视同仁,在具有一定交流规模后,可以以本省为活动单元,开展省内或省际间的体育学科国际研究生交流营活动。邀请多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进行多主题、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和民族体育展示和推介。这将极大地提升我国体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必将使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获益颇丰。

加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时间和提升指导质量。虽然不少导师抱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思想,对于研究生的学业规划和科研指导比照自己对于科研精力的投入明显不足,对于研究生日常科研指导明显少于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但是,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增加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提升指导质量,要在言传身教上下功夫,要在教书育人上下功夫,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要培育学生潜心科研,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作为导师还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要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来,例如科研论文的撰写、著作的编写、项目申报、实施与结项、学术研讨交流等,要让研究生置身科学研究的氛围中。特别是体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本科期间体育学科的实践性的原因,导致很大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没有把主要精力向科研转变,导致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过早的社会兼职、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电脑游戏等方面,系统的科研能力没有建立,在未来导致体育学科硕士毕业后的升学率较低。所以,除了课程学习以外,导师还要为学生“增负”,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召开科研组会,汇报近期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与督促。尽早开展职业教育,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目标,带着实现目标的积极态度去学习和思考。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思考、尝试与实践。鼓励研究生开展具有科研意义的实习实践、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强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把立德树人培育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放在首要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特长,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
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七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