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研究
2019-01-28刘丽娜
刘丽娜
摘要:分析了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建立基于慕课平台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以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介绍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过程,利用慕课教学的优点,以网络为媒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模式,提升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度与关注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
关键词:慕课;教学效果;创新;计算思维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1.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1-0060-04
一、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及课件的制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工作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依然采用“多媒体+上机实践”的教学方式,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一般是教师讲一个例题,布置练习,学生再自行操作,学生经常是只做会一个,不能举一反三,变成了死学习,缺乏互动,而且有时讲授的时间占用了大量课时,学生得不到实践的机会,实践的时间、地点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学生只是模仿教师的讲解做练习,不经过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且有的学院不区分文理与艺术类的学生特点,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不注重教学过程,只盲目地得到结果,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发展。
二、基于慕课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撑内容建设
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具备初步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能力,了解可视化编程技巧及技术,并能够结合数据的操作管理功能进行小的程序设计,实现对象的整合。基于慕课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撑内容建设,是指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之内为其课程正常实现教学活动而提供的基本条件。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出支撑内容的作用,需要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实施设计。
(一)教学資源的组织
教学资源是在网络上的,主要是在网络中传输与运行,教师在网络上对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网络互评与测评、分组讨论、提出疑问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多媒体材料,如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
2.课件及录像,如课程中涉及的课件、讲课视频及教学的软件包等。
3.每节、每章及综合试卷或题库,如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
4.其他资料,如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最终要达到的水平及标准、教师队伍介绍、问题解答等。
(二)教学活动的实施
基于慕课环境下,教学过程非传统的面对面,而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交互式的活动,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负责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组织。
1.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习对象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划分不同的课程模块,明确知识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在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对艺术类的学生可以侧重窗口的设计,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系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选课需求。
2.教材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资源多种多样,教材的作用似乎可有可无,但是教材具有系统性及易读性,仍然是广大学习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为了配合网络环境下MOOC的教学模式,我教研组针对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出版了4本自编教材,其中2本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目前已有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使用,另外还有一本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教材》,侧重实际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3.课件
根据教材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适当划分,编制不同层次和课时的课件,供学习者选择与使用。由于课件仅是用PowerPoint软件编写的,是无音频与视频的,所以应全面考虑学习者的需求,从能够完全自学的角度来进行课件制作,一定要做到结构清楚,叙述语言准确、系统、完整、易于阅读与理解、利于学习,这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4.视频
视频的作用在于配合课件,进行讲解与演示过程的呈现,是学习者的主要选择,所以视频的制作要注意一些问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划分,视频不能过长,一般10~15分钟为宜,可以按知识点、章、节为独立一部分进行录制,但一定要保证课程的前后顺序及逻辑性。发挥视频动态演示的特点,抓住重点与难点部分,丰富教学资源。目前我院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已在MOOC网站上线36学时的全部课程视频,制作了46个微视频。
5.其他资源
主要包含该课程的知识背景材料,与该课程相关联的课程介绍,师生互动活动等,以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扩充学习内容与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除了一些基本的资源包(如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件、复习知识点与习题、历年试卷等),主要侧重于线上作业、测试、问题讨论、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等活动的构建与完善。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
1.课程的导入
在课程导入之前,应该列出学生应了解的几个问题:本节课内容是什么?如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考试方式及成绩考核办法是什么?有哪些需要学生操作的?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该课程的导入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主讲教师及相关团队成员的介绍,教师的姓名、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工作时间、科研成果等,以及该课程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其中包括课程性质、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考试方法、教学方式方法等;第二部分,课堂内容学习应进行的一些实践活动,包括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课程问题讨论,交流与互评、回答该节课的一些相关问题,出一些设计的题目,遇到问题可以上网上留言等。
2.课程设计
该课程设计详见表1。
3.教学活动具体安排
实践活动课安排如表2所示。
(四)慕课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内容
慕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由传统的最终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评价内容则更加关注学习者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活动。在考查过程中,具体课程具体分析,将评价内容设置为基本指标与提高指标两类。基本指标是指学习必须达到的,如基本课时,教学内容,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而提高指标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项目实践和技能证书等。用评定指标来督促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其潜能。也可以通过学生创业实践与创业大赛对学生潜能给予支持与肯定,以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多面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管理的变化性等特点。
(五)考核标准
该课程考核标准见表3。
(六)教学评价的实施
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工作由学院负责实施。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绩与素质档案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反映学生在学院的学习情况。评价的材料可以是纸质的,如学生的学习笔记、记录等,也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网络练习、测试、讨论的日志等。评价的人员可以是学生、同学、教师和家长,这些人员通过网络记录该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评价。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我评价。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记录自身素质发展的客观、真实信息,对学习做出计划,记录并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逐步进步与成长,不断地突破和完善自己。
同学通过网络进行互相评价。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帮助,拓展学习面与空间。依据其在平时及网络上的活动情况,客观地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网络上的互动情况,日常表现及作业情况,注意全体学生及个别学生的情况,注重全局及个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特点,及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指导作用。
学生家长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议,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以更多地关心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院最终的评价认定。学院成立评价小组,最终认定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以纸质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学生或其家长,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监督,及时给予答复。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评价的细则,更进一步完善评价的标准。
四、结束语
慕课的出现为现代信息化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以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的慕课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研究,推动了独立学院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慕课平台,师生能够充分共享网络上的优秀资源,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效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及进步意义。
[责任编辑: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