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期权梦碎
2019-01-28杨雅芳
杨雅芳
苦熬多年等待公司上市,手握期权一夜暴富,是众多创业公司员工的梦想,现实的情况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有员工爆料称期权被严重稀释,原来的1股变成了上市后的1/25。而这些期权,是员工用打了折的工资换来的,甚至有人花了小六位数的钱购买。
24日,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回应称,全部股东都存在稀释情况,包括投资人和创始人。陈琪还表态称,自己只对客户、股东利益、员工成长负责,没义务对任何人财富自由的期望负责。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期权,是创业公司用以吸引人才、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而言之,公司向员工发放期权,允许其未来以某指定价格将行权,即将期权置换为公司股权。如果公司成功上市,员工将手中期权转换为股权,在禁售期满后将其售出,赚得收益。由于期权定价主要基于发放期权时该公司的估值,而大部分创业公司在经历数轮融资上市后,估值通常要翻上几番甚至更多,期权转股权后卖出的差价,完全有可能让普通打工仔一夜实现财务自由。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总市值高达2314亿美元,软银董事长孙正义成为世界首富;馬云身家达到219亿美元;28位合伙人和联合创始人成为亿万富翁。除此之外还有万余名千万富翁诞生于阿里上市之日。
同样的暴富美梦还发生在小米的员工身上。此前还有人计算过,小米前100号员工未来可能是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也许跻身千万富翁行列。
不是稀释比例高,是市值太低
资本市场不是每个故事都拥有这般美好的结局。
就在蘑菇街上市的当天,有人在匿名平台上控诉期权稀释之事。此人自称是蘑菇街的老员工,在蘑菇街B轮融资前入职。根据该员工的说法,早期蘑菇街期权数量不少,然而公司上市之后确发现期权被大幅度稀释,1股期权等于公司1/25股权。据上述爆料人称,2016年蘑菇街发期权,大部分人拿到的是5000到20000股,换算为200~800股股票,以12月24日收盘18.1美元每股的价格计算,相当于3620美元到14480美元。有网友吐槽,这还不如互联网巨头们年终发的奖金多。
但从招股书来看,蘑菇街事件的核心并不在于ADR转化为股票时的比例。根据蘑菇街的招股书,换算成ADR之前,公司总股本约为26亿,按照14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每股0.56美元,如果股票价格过低,就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所以必须要将一定数量的股票合为1股。问题的关键在于,蘑菇街的员工此前并不知道自己所持期权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例,自然也就无法估算自己的期权价值几何。陈琪在朋友圈的回应中以自身为例,他是淘宝第51号员工,如果阿里的市值和蘑菇街一样,陈琪当年到手的期权大约30万元人民币。
陈琪的一番话显然在暗示员工不要太在意此时期权价值多少,一起将公司做大做强,靠市值带动股票增长,那么手里的期权自然能够升值。
这也意味着可能出现的另一种结果:如果公司市值下降,股票下跌,这些期权会越来越不值钱,一旦股票价格低于期权行权价格,员工反而还要赔钱。
新浪上市时就曾面临类似窘境。2000年5月,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大部分员工期权的行权价定为7.33美元,然而随后的互联网泡沫崩盘使得新浪股价在约两年的时间内徘徊在10美元每股之下,甚至有近一年的时间内股价只有一元多美元。
时任新浪网CFO的曹国伟认为:“现在大家对期权激励的认识已经比较现实,期权本身不是灵丹妙药,有时候还真得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