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针对周围性面瘫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2019-01-28戴丽娟张加英王淑兰徐炳国

光明中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眼针面瘫面神经

戴丽娟 张加英 王淑兰 徐炳国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国内发病率为425.7/10万。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较早认定的针灸适应治疗的64种疾病之一[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由于部分患者病程较长或无法完全治愈,遗留有较重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人际交往,造成了很大心理负担。笔者观察眼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近、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 8例,最大年龄59 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0.7±12.2)岁。对照组24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 9例;最大年龄61 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8.9±12.3)岁。2组治疗前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均为Ⅴ~Ⅵ级(面肌无运动或仅有轻度可察觉运动,面部不对称,眼不完全闭合,额部及口部无运动),2组资料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针灸治疗学》[2]中面瘫的有关内容制定:1)病程小于7 d。2)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病情多呈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突发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并于24~72 h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在发病前会有患侧耳部、乳突部或头枕部疼痛。患侧不能做抬额纹、皱眉、闭目、鼓腮、噘嘴等动作,额纹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或闭合乏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另一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齿颊间,并有涎水自该侧淌出。闭目时,因眼球转向上方而漏出角膜下缘的巩膜。因眼睑下垂或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回流而外溢。3)或有流泪不适、耳部及乳突部疼痛、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泪液分泌减少和面部出汗障碍等。

1.3纳入与排除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在16~70岁;3)所有病例症状体征或经CT、MRI等检查,排除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科疾病和外伤引起的周围性面瘫;4)排除双侧面瘫患者,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以及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5)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者。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针刺取穴:患侧头维、阳白、瞳子髎、颧髎、地仓、颊车、夹承浆、迎香、双合谷。经穴定位方法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针具选用佳健牌一次性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碘伏常规消毒后,选用0.3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头维、阳白穴平刺进针约3~5 mm,瞳子髎、颧髎、地仓、颊车、夹承浆、迎香穴斜刺进针约5~8 mm,双合谷穴直刺进针约5~8 mm,诸穴均平补平泻;治疗5次后可予稍强刺激,相邻两穴于针刺后接6805-D电针仪,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 min。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眼针,取穴肺区、上焦区与脾区,选用0.2 mm×15 mm一次性针灸针,肺区在瞳孔内上方,相当于22.5~45°眼眶内缘的中点取穴,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按眼球向外上方,右手持针紧靠眼眶的穴位直刺5 mm,不提插,不捻转。上焦区在瞳孔外上方,相当于112.5~157.5°眼眶内缘的中点取穴,在框内缘上2 mm内,穴位的一侧进针,斜向另一侧,刺入3~5 mm,到达皮下组织。脾区在瞳孔内下方,相当于292.5~315°眼眶内缘的中点取穴,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按眼球推向外上方,右手持针紧靠眼眶的穴位直刺5 mm,不提插,不捻转。留针20 min,起针后按压针孔2~3 min,以防出血。2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10次,休息5~7 d,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超过1个月未愈者,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治疗10次,休息10 d;治疗或随访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诉口角、鼻翼旁或眼周有“发紧”感,面部有僵硬感,随时停止电针治疗,可加用局部闪火罐。

1.4.2观察指标1)近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所需的治疗次数;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达到痊愈所需的治疗次数及治愈率。2)远期疗效:比较2组患者随访面瘫后遗症(僵硬、痉挛、倒错、联动)出现情况。

1.4.3疗效判断标准参照面神经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n(H-B)量表制定[4]。痊愈:所有区域面肌功能正常。显效:仔细观察闭眼时有轻度减弱,可有轻度联动;安静时正常对称张力好,运动时前额运动中到好,额纹基本对称,眼部轻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部可有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2 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治疗结束后痊愈所需治疗次数及治愈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症状改善痊愈所需治疗次数及治愈率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2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出现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面瘫后遗症出现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5]该病是一种非化脓性面神经炎,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系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或寒冷刺激引起的面神经周围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且因受茎乳孔狭长骨质神经管所限,促使原有的缺血、水肿加重,髓鞘肿胀、脱失,致面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失去应有功能不能支配相应肌肉运动而瘫痪。治疗上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的消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以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中医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筋脉络,以致局部气血瘀滞,肌肉纵缓不收,出现口眼歪斜。《医门法律》曰:“口眼斜,面部气不顺也。”气主温煦,属阳主动;血主濡润,属阴主静,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互为因果。气虚不能上奉于面,阴血失去气之推动亦难以灌注头面部脉络,面部肌肉失却气血的温养,故而出现僻。对于病程较长,恢复较缓慢的患者,治疗尤当以扶正为主。《类证治裁》认为:“口眼僻,因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经脉”。因此扶正祛邪、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是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眼目与脏腑经络存在着密切联系。中医眼针疗法[6,7]是根据眼部周围脉络及五轮八卦学说,设立八区八穴,在眼眶周围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记载:“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各脏腑在眼睛上都有相对应的区域,应用眼针取穴针刺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证治准绳》中写道:“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审视瑶函》也指出:“夫八廓之经络,乃验病之要领,业斯道者,岂可忽哉,盖验廓之病与轮不同。轮以通部形色为证,而廓惟以轮上血脉丝络为凭,或粗细连断,或乱直赤紫,起于何位,侵犯何位,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浅深轻重,血气虚实,衰旺邪正之不同,察其自病传病经络之生克顺逆而调治之耳。”这些理论均表明眼与脏腑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体十二经脉中有八条经脉是以眼睛作为集散之处,肺、脾、肾、心包四经亦通过表里关系间接地与眼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8]。眼针治疗本病取穴上焦区、肺区及脾区。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口”“僻”“口眼斜”范畴。多因卫外不固,外感风寒为主,证属上焦,故而取穴上焦区,又因肺主皮毛,主卫外,选穴肺区可以宣通卫阳;脾主肌肉四肢,选脾区可以调整面部肌肉。几穴相合近可以治疗眼部症状及眼睑闭合不全、额肌上抬无力等,远可以调节上焦及肺脏、脾脏气机,达到脏腑功能协调,治疗疾病的目的。部分患者或者因为正气不足、素体脾胃虚弱所致气血生化不足,或者因为邪气入深,津液不行,壅遏为痰,痰瘀搏结,缠绵难愈,形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而出现面瘫后遗症,也可继续眼针治疗,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机能。本观察结果也证明,与对照组相比,眼针对改善局部症状疗效更优,所需治疗次数更少,并可以降低面瘫后遗症出现情况。周围性面瘫因其发病迅速,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功能。而加用眼针治疗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愈本病的信心,使之克服忧郁焦虑心态,更加配合治疗,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治愈的时间;且眼针操作取穴少,手法轻柔,疗效确切。远期可以降低面瘫后遗症的出现,更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强调病后护理也很重要,嘱患者不能熬夜,劳逸结合,加强防护,可佩戴眼镜、口罩及围巾,避免吹风受凉,贪凉饮冷等。

猜你喜欢

眼针面瘫面神经
近10年眼针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眼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应用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