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庆区农村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家庭教育调研报告

2019-01-28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辛春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关心水平家长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辛春华

一、调研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提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教育深综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家庭教育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全面了解农村地区初一年级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策,促进家庭教育水平,实现家校共育目的,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特进行本课题研究。

二、调研时间

2017年9月——12月

三、调研对象

农村五所中学初一年级十个班级学生家长

四、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法。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0份。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文化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学历初中水平的占63%,高中水平的占35%,大专水平的占2%,本科水平的家长没有一人。

存在问题:家长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多数家长集中在初中水平,大专水平的家长只占2%。

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绝大多数文化水平高的人员流动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导致农村地区剩余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调查数据显示:家长认为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的比例占18%,家长认为有很多家庭教育学问的占13%,存在很多困惑问题,不知该怎么办的比例占69%。

存在问题:有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大部分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方法,对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还有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

原因分析:受地域环境影响,农村地区家长长期生活在经济比较落后,相对比较闭塞的地区,导致育人理念比较落后。

(三)家长最关心孩子的事情

调查数据显示:家长关心孩子身体、心理健康的比例占43%,家长关心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进步的比例占65%,家长关心孩子品德修养是否端正的占35%,家长关心孩子将来发展的占45%。

存在问题:大部分学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孩子的品德修养、未来发展,甚至身心健康发展的比例较小,重智轻德现象比较严重。

原因分析:由于农村地区家长普遍认为考大学是孩子唯一出路,因此,在这一理念下,导致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并未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关注,并未重视孩子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当孩子给家长讲学校、老师、同学的故事时,家长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家长态度是耐心听、细致问的占33%,左耳听,右耳出的家长占45%,家长表现出不耐烦态度的占22%。

存在问题:大部分家长不能够用心听孩子的讲话,表现出敷衍或者不耐烦的态度,导致亲子沟通出现问题。

原因分析:农村地区家长缺乏先进的育人理念,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在大部分家长眼里,他们认为孩子就是纯粹的小孩子,对孩子的话不能够重视,不能够平等与孩子对话,缺乏尊重孩子,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五)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的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了如指掌的占18%,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了解的占56%,家长不想了解孩子在校表现,认为那是老师的事占26%。

存在问题:多数家长想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但是对于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导致家校共育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

原因分析:家长缺乏向学校和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意识,即使跟老师联系,也只停留在学习是否进步方面,而缺乏全面、系统、细致的沟通和了解。

(六)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家长的态度

数据调查显示: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训斥打骂孩子的家长占33%,抱怨学校、老师的家长占45%,主动与老师联系,积极处理的家长占22%。

存在问题: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不会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或者打骂孩子,或者抱怨老师和学校,而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家长只占一小部分。

原因分析:家长缺乏与孩子、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和方法,导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只是简单粗暴进行处理,最终导致问题无法真正解决。

六、改进举措

(一)依托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

(二)家长参与活动,促进家校沟通

(三)加强德育科研,带动家教工作

猜你喜欢

关心水平家长
张水平作品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开心与关心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