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分析

2019-01-28杜玉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力度医疗卫生资产

杜玉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就会提高工作效率与医疗服务和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带来许多不利后果。因此,要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1.财务信息质量有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之所以还有所不足,主要是因为许多报账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大部分是由其他职位人员兼职报账,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与财务管理经验,这样就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基层医疗财务机构的报账人员承担非常重要的任务,既要保证财务信息和数据准确,又要为决策人员提供有效参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保障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质量却有待提升。

2.资产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关系到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安全。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和控制不到位,这样就会降低资产安全性。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做账时只能按照原始单据开展工作,其他工作却不能得到进一步落实。比如,单据复核工作开展不完善,现场确认不到位,对资产的监管力度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会有其固定资产,在日常工作中,这些资产会不断消耗。然而,如果监督不到位,就无法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资产的报废情况没有及时得到记录、管理和审批;各项材料的领用情况缺乏明确记录。总之,由于对资产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内部控制水平提升。

3.使用资金比较随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很强,关乎人民的身心健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在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尽管如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使用资金时会存在随意性较强的问题,缺乏合理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用计划,就会导致资金没有得到合理使用,或者出现严重的资金浪费。领用物资材料时,也存在随意性较强的问题,没有结合实际需求确定领用数量。

4.监督力度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在使用资金时,由于缺乏监督和管理,就会导致资金浪费,或者产生对不上账的情况。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就要加大监督力度,不要将重心完全放在事后补救之上,要更加关注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物资采购、维修费用、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监督力度不足造成的。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改进对策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报账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从提高报账人员的素质中入手,使其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与经验,从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与可靠性。现阶段,许多医护人员会兼职报账这一工作,因此,可对其加大培训力度,使其了解到财务报账的重要性。选择专业的人员承担报账职责,准确整理、搜集和保存财务资料与原始凭证。定期开展培训,使报账人员重视本职工作。不仅如此,领导也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质量提升的意义,将培训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使其常态化,规范化。保证培训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医疗机构的收费、报账、资产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提高报账人员的素质。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资产安全。首先,要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要明确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每天的收入能够及时存入银行。严格审核费用报销内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签字;将出差费用和招待费用纳入公务卡范畴之中,进行统一结算。每月要及时进行对账,保证账目一致。第二,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实现对机构资产的有效控制。每一笔资产对应一个资产卡片,卡片上要记录资产的相关信息,如责任人。保证资产实际情况与账目相符;涉及到固定资产报废时,要严格进行审核,方可批准。如果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较多,卫生局财务人员可定期到医疗卫生机构监督,保证固定资产处置合理,严格遵守报废流程与制度。为保证库存物资与账目相符,实现合理定额、定量领用,要建立台账,完善领用制度与库存物资管理制度。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重大事项要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保证决策合理、正确;为保证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减少浪费,要对各项采购支出明确规定,避免实际采购支出超过预定范围。政府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优化卫生机构的物资采购流程,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购。

3.实行全面预算,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取决于多个渠道,其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预算制度,将全面预算工作真正落实,并纳入到考核范畴之中是关键环节。进行预算编制时,既要结合上一年的目标与完成情况,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明年的预算情况合理编制。除了完善预算制度之外,还要提高预算的执行力。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支出定期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了解预算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明确各项收入类型,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将这些类型纳入其中,以收定支,明确规定上级拨款不得用于其他支出之中。医疗卫生机构涉及到工程建设等重要的投资时,更要保证预算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首先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科学论证其可行性;再进行工程预算、结算。涉及到材料等物资采购时,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上一年度的使用情况编制预算,明确采购支出额度。

4.加大监督力度,合理控制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医疗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在于完善各项制度,尤其要健全财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的监督,本单位也要加强内部审计。首先,可设定审计岗位,或者聘请专业、资深的审计机构协助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第二,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选择资深人士组成内部审计小组,对本单位开展全面的内部审计,从而对风险开展有效控制。

进行内部审计时,首先要保证对各项经费进行专项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理。第二,结合相应的制度与规定,对经费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明确经费去向,严格保证账目一致。第三,对预算和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提高其执行力度。第四,对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审核,保证决策正确。第五,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实际情况,针对现有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迎来了春天。现阶段,医疗机构的内部控制有待完善,这就需要重视这项工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未雨绸缪,方可保证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力度医疗卫生资产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