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环境的绩效评价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2019-01-28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会计学院徐小琳

中国商论 2019年13期
关键词:计分卡分析法绩效评价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会计学院 徐小琳

1 环境绩效评价的定义

在对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之前,需要对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进行界定,只有明确了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才能准确判断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范围。谢东明(2012)认为环境绩效评价主要是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属于环境管理的新模式[1]。曹国志(2010)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实施环境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管理水平,顺利开展环境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环境管理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环境绩效评价定义为“企业通过选择参数、收集和分析数据,建立持续监督的系统,依据环境绩效准则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以检测其在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帮助管理者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决策的过程”。我国大多数学者认同ISO对环境绩效评价的界定。本文认为ISO对环境绩效评价的定义清晰明确且具有代表性。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环境管理的探索阶段,根据企业经营特点持续利用适当的指标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估是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实现组织承诺污染预防与持续改进的环境方针。

2 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2.1 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Epstein和Wisner等(2006)利用平衡记分卡作为体系框架基础,将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分为财务、内部环境管理、学习与成长三个维度[3]。Idalina和Lucas(2005)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使用了平衡计分卡,提出从“三重底线”、学习能力、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内部经营过程四个维度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宋子义和邹玉娜(2010)将平衡计分卡四维理论思想应用于建立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后面的研究者提供了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依据[4]。张燕红(2012)根据酒店业特征,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了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将酒店环境业绩评价指标将分成四个维度[5]。高雨玲(2013)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了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分别从财务、客户、员工、过程管理这四个维度选取了指标[6]。(谢野芳发和卢静,2012;庄希勍和卢静,2012)从环境战略的角度出发,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在原来四维度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维度[7]。

2.2 其他角度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Ilnitch(1998)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原材料的使用、能源的耗费、污染物的排放和产品的输出四个方面的指标[8]。Johan Thoresen(2009)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IS014031标准,将其划分为生命周期、操作、环境状况等绩效指标,以此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Hansson(2011)同样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设计指标体系。姚翠红(2015)基于EBM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最高管理层、业务部门管理层、业务执行层,这三个层面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管理方法[9]。温素彬(2010)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绩效“互惠共生”的企业绩效体系,将生态绩效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一部分,认为企业应保持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相互协调统一[10]。刘建胜(2011)从循环经济角度进行研究,从资源利用、循环特征、生态效率三方面建立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11]。潘蔚(2014)分析出我国汽车制造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现有问题,认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包括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设施类、环境污染及耗费、环境治理等八个方面的指标[12]。

3 环境绩效评价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法

Joseph Sarkis和Srinivas(2004)在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选择上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对DEA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探索。Toshiyuki(2013)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美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分析[13]。(何平林等,2012)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环境绩效评价,且将效率值分析、敏感度分析、投影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到环境绩效评价中[14]。黄溶冰和陈耿(2013)构建了DEA-Tobit模型,将数据包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创新了环境绩效评价的方法[15]。

3.2 标准化处理

(陈璇、淳伟德,2011;王金凤、刘臣辉;2011)首先建立了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权重进行判断,最后标准化处理各指标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16~17]。任艳红等(2013)建立了环境绩效审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将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综合评价结果[18]。

3.3 模糊综合评价

张艳和陈兆江(2011)基于绿色供应链视角设计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价研究[19]。田金玉(2011)在企业环境绩效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完善环境绩效考核[20]。

4 研究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国外对于环境绩效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注重环境绩效方面的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环境绩效这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现有的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大多数都是企业的共性问题,忽视企业间的差异性。不同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其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指标的选取存在差异性。共性研究能够解决一般问题,但是不具有针对性,未来可针对性的研究行业的环境绩效评价。

(2)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应用型研究成果很少。目前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引入平衡计分卡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一部分学者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运用添加新维度的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能更好的体现环境绩效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另一部分学者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从四维角度构建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价企业环境绩效,这类学者仅局限于建立指标体系,却没有对评价体系进行细致的应用分析。

(3)环境绩效评价方法方面,进行环境绩效评价前需要确定指标权重,目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备受国内外学者认可的权重确定方法。就评价方法而言,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过程复杂,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际操作性不强。模糊评价法评价定量指标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相对而言,标准化处理定量指标比模糊评价更加客观,标准化处理方法比数据包络分析法更加实用。

猜你喜欢

计分卡分析法绩效评价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