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①

2019-01-28江南大学商学院祝南熙潘彦汝苏丹曾佑新指导老师

中国商论 2019年13期
关键词:单车用户企业

江南大学商学院 祝南熙 潘彦汝 苏丹 曾佑新(指导老师)

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迅速崛起,但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企业陷入了行业困境。本文通过对不同共享单车发展模式的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找到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1 不同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比三个典型的共享单车企业案例——哈啰单车、OFO单车、青桔单车,研究不同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模式。

1.1 哈啰单车

哈啰单车(Hellobike)起步阶段的经营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把目标市场定为二三线城市,同时把目光放在公共交通相对不发达且单车需求量大的地区。这一战略让他们避开了严酷资本竞争的“正面战场”,在竞争不充分的二三线城市觅得先机,并跻身共享单车行业前三的队列。

与此同时,哈啰单车选择拓宽视野,不再把共享单车作为唯一的产品,而是寻找新的发展点。在2018年6月29日,哈啰单车与威马汽车宣布联手建立“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四轮+两轮”的共享出行模式。哈啰单车计划通过此项目从单纯的共享单车企业升级成为城市交通中的智慧运营企业。

1.2 OFO单车

OFO作为“互联网+单车”的领头者,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它选择走廉价路线,侧重于单车低造价而非高质量,采用与凤凰合作的方式,辅以闲置资源回收利用,生产低成本单车,使得OFO能以相同的资金生产并投放更多的单车,从而扩大单车覆盖率占领市场,通过成本价格的优势迅速掠夺市场,提高用户黏性。但这也导致OFO单车的使用寿命较短,公司需要不断投放大量新车来保证单车覆盖率。

OFO成立于2014年,作为共享单车行业巨头之一,多轮成功融资给其带来了强大的资本支持,得以继续扩张与融资的循环模式,然而如今这一模式已出现问题,坚持独立发展拒绝收购,但盈利前景依旧渺茫,使OFO逐渐失去投资人的支持,负面消息频繁传出。

1.3 青桔单车

青桔单车将“创造用户价值”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核心出发点,计划把青桔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两公里问题的最优选择。青桔单车与滴滴公司旗下的其他运营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出行服务体系,提高用户对滴滴的品牌忠诚度。

青桔单车致力于提高用户的单车使用体验,通过用户的线上反馈,不断改进单车硬件技术,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安全好骑”是青桔单车设计理念中的核心,青桔单车在零部件和生产商的选择上严格把关,从单车的设计到制作都力求完美。

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青桔单车采取免押金运营模式,并计划引入第三方信用体系或者自建信用体系,打造更加全面、灵活、多元的信用评估系统。

2 共享单车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绿色低碳环保且自由度高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且以方便快捷、绿色环保、实用性强、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广受好评。共享单车的出现创造了无桩单车的新时代,其极高的自由度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共享单车“扫码即骑”和低廉的费用也是其特色之一。同时,共享单车的普及使用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碳排放,推动城市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2.1.2 庞大资金流支持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金额达258亿元,其中就摩拜单车以及OFO单车两家融资金额约为155亿元人民币,已占据了总融资金额的半壁江山,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军平台,大多数平台融资数仍多处于A轮。哈啰单车也成功地进军共享单车市场,成为继OFO、摩拜之后的一匹“黑马”。庞大的资金流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共享单车迅速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创造了条件。

同时,许多知名电商平台也看中了共享单车这一产业链所带来的一系列利益,纷纷与各个共享单车平台接洽。美团收购了摩拜,阿里投资发展哈啰,滴滴内部孕育出青桔单车。知名大企业愿意与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合作,并提供资金支持,抢夺出行市场,补充业务,扩大品牌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闭环消费体验,实现互利共赢。

2.2 劣势

2.2.1 同质化竞争严重

由于共享单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资本进入市场,新的共享单车企业层出不穷。各大共享单车企业在各大城市疯狂扩张,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一线城市随处可见各种平台的共享单车。而这些共享单车品牌都没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很难养成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一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品牌单车。共享单车为占领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单车投放量,市场已经超过了饱和状态,这就导致了市场的无序竞争,阻碍共享单车行业发展。

2.2.2 订单量受环境影响大,车辆折旧成本高,无力投放新车

与网约车不同,共享单车的订单量由于季节、天气的变化会发生较大的波动,经历风吹雨淋也会使单车损坏折旧成本大大提高。以OFO为例,OFO向市场投放大量成本约为300元的低成本单车,与其他品牌相比老化更加严重,使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然而对于资金链高度紧张的OFO来说,很难大批量生产投放新车,大量增加人力进行日常维护,这也导致了OFO用户的流失。

2.2.3 盈利能力弱,运营依靠外部投资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共享单车企业均维持亏损状态。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将骑行价格压低至难以覆盖成本的程度,依靠用户支付的骑行费用回本显得遥遥无期,免押骑行趋势下流动资金来源进一步减少,企业缺少盈利手段,资金链脆弱易断,一旦失去了吸引外部投资的能力,企业将会面临资金短缺甚至倒闭的危险。

2.3 机会

2.3.1 信用免押机制的逐渐完善

信用免押逐渐成为共享单车品牌竞争的强大手段,哈啰、摩拜、青桔等品牌都相继推行信用免押,以减少老用户流失、吸引新用户。而作为曾经免押大军中一员的OFO,由于资金的严重短缺,只能逆行业潮流而行,取消信用免押,而此举势必将损失一大批用户,资金短缺无法改善,陷入恶性循环。

2.3.2 共享单车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依赖度增加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共享单车成为2017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的互联网应用类型。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国内用户规模已达2.21亿,占网民总体的28.6%。用户规模半年增加1.15亿,增长率达到108.1%。共享单车以其方便快捷、价格低廉、低碳环保的特点受人们的青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3.3 供给侧改革为解决共享单车问题提供途径

2015年起,国家开始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促进资源整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共享单车存在着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问题,供给侧改革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途径之一,依靠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规范共享单车市场,控制单车企业的“野蛮生长”,调整经济市场结构,为共享单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3.4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用户和共享单车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智能出行的目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犹如共享经济的两翼,载着共享经济飞速发展。

2.4 威胁

2.4.1 大量共享单车投放到市场带来的城市管理问题

在竞争压力下,各大共享单车企业盲目扩大覆盖范围,投放海量的共享单车,出现大量单车堵塞道路、乱停乱摆、占用机动车道、超出地区的承载极限和引发交通事故纠纷等情况。

2.4.2 关于共享单车“禁投令”的政策

共享单车的爆炸式增长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大量损坏的单车也导致了城市管理的困境。因此北京、深圳、南京等地出台了“禁投令”,即禁止各家继续投放单车,先对城市内的共享单车进行管理。同时实行打分制,即对于各个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排名,确定奖惩制度,继而改变各种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促使各家企业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这对各个共享单车品牌的质量标准和服务水平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4.3 共享单车行业盲目竞争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共享单车企业疯狂“圈地”,不计成本地扩张,其庞大的生产量、投放量导致城市的容纳量趋于饱和,再加上企业自身运营能力不足,对于单车的维护力度不够,导致大量破损的共享单车被遗弃在城市很多角落,占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单车的迅速增长只是量的增长,而管理制度并没有跟上,从而出现的无序竞争势必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3 对策及建议

本文针对共享单车反映出的问题,从政府、企业、用户三方面协同治理提出解决对策。

3.1 政府方面

共享单车为市民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与国家弘扬“低碳”理念,倡导健康、绿色生活方式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市场需求稳定,但是企业在盈利模式、管理模式上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政府应对企业发展加以引导与扶持,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1.1 加强单车停放地点的规范化管理

管理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划分管理区域,考虑到交通、道路资源、人员密集程度等方面,估算单车需求量,为各个单车企业分配主要投放区域,并定时对这些区域的单车投放情况进行审查,实现区域的合理规划,减少乱停乱放的现象,避免资源浪费。

3.1.2 完善公共产品的法律体系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共享新兴产业尚未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在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管理中,各级政府机关按照不同条例办事,无法对单车企业有统一的管理标准,也使管理效率难以保证。政府应完善共享单车的法律法规,使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规范行业,减少行业的发展阻力。同时,建立共享产品的使用秩序也刻不容缓,对蓄意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依法惩办,在纠正不良风气的同时,还要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1.3 地方政府之间互相借鉴治理经验

多地政府都已经在探索不同的规范共享单车的路径,例如宝鸡市在2019年初出台的共享单车管理新规:通过政府给予补贴的方式,让环卫工人自愿“兼管”共享单车,帮助企业进行单车的排放。像这样的政策若经过实践检验,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一条有效路径,那么通过政府之间的相互学习,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就能更广地发挥其作用。

3.2 企业方面

共享单车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催生出一大批新兴企业,同时还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资本的大量投入和陌生的行业环境使共享单车市场一度陷入混乱。同质化竞争严重、庞大的资源浪费、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成为共享单车企业发展的阻碍。

3.2.1 制定长期发展计划,进行融资发展

企业应将眼光放长远,创新盈利模式、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信用制度、定位企业特色、完善单车循环使用的更新体系。共享单车是“互联网+交通”的一种新形式,可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各个共享单车企业的联合发展,降低人力成本,减轻城市管理压力,减少资源浪费。

3.2.2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投入

注重提高共享单车自身的实用性,保障单车质量和性能,做好单车的定期质量检查工作,及时处理故障车辆。以青桔单车为例,青桔单车的设计理念是“安全好骑”,再加上设计简约舒适的车型,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人群。同时企业继续升级GPS车辆定位技术,方便单车管理与使用。

3.2.3 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城市管理

在管理方面,企业应与政府联手,合理规划出停车区域,保证车辆摆放有序。对于在非停车区域停车的用户给予信用度降低处罚,信用度过低将会限制用户使用车辆。摩拜和OFO单车已经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在城市中设立“停车点”,通过奖惩机制解决乱停放问题。

3.3 用户方面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2019年将增至2.59亿人。庞大的用户规模既为行业带来机遇,也使得共享单车频繁遭到人为破坏。破坏二维码、恶意打砸单车、将单车占为私有等现象,体现出一部分用户公共道德和信用缺失的问题。要想建立有序的共享单车服务体系,就需要用户的高度配合和支持。

3.3.1 增强爱车意识、培养共享意识

用户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毁坏共享单车属于违法行为,严于律己,爱护共享单车,对身边见到的破坏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3.3.2 文明用车,有序停放

文明用车既能减轻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维护压力,又能减少资源浪费。作为有素质的公民,应自觉遵守单车的使用规范,按需取用、有序停放,在各个平台的技术引领下,遵守秩序和行为规范,按区域停放,形成自我约束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猜你喜欢

单车用户企业
企业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飞吧,单车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