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28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何璇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何璇
1 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学者西蒙针对战略成本的管理展开了研究和讨论。总结出战略成本是集企业的战略规划、实行、扩展等因素组成的管理方式,能确定企业中的各个长期、短期发展目标。其中成本管理是重点部分,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全面展现出成本管理的功能和战略意义。
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可突破传统上成本管理观念的局限性,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使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企业业绩。除此之外,使用战略成本的管理方式,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同时具备先进的管理观念,这样才可将企业中的各项资源有效利用,不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战略型成本管理是企业立足于自身发展,对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的管理方式,如:研究企业竞争对手信息,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从而降低各种环境变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而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1]。
2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高核算精准度
战略成本管理在实施前需要获得各项成本信息。成本是指为达到目的产生的经济、资源、价值等的牺牲,按照这些牺牲和产品是否有直接关系又分为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直接关联性小的成本成为期间费用,例如:销售、财务以及行政等支出,这些成本相对直观,并且容易控制。重点是产品成本,其在计量分析以及核算环节非常关键,当前大部分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此方法的优势是可对产品加工的不同环节展开实时追踪,提高核算的准确度,利于经营者找出成本变化的动态因素,解决了传统的核算环节中责任不明的不足。
2.2 利于成本控制体系的完善
企业通常使用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两种管理方法。在标准成本管理下,是预先为产品设计理论成本,或者计算出在理想的状态下,产品生产各个工序的耗费成本,将此作为基础和实际成本做对比,针对差异查找原因。在目标成本的管理下,是根据产品销售时的价格,将预期利润去除后产生的成本。以上两种战略成本的管理,都是将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等作为核心的控制方法。所以,在传统上的成本核算,对数据准确性的依赖程度较高。作业成本在核算时可将产品生产各个细节涉及其中,且追溯性强,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所在,找出处理方法。
2.3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成本管理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展开的管理行为。当前,商业环境已经扩大到全球范围,经济也呈全球化趋势发展,人才和产品原料的流动性不断加快,各个产业链的分工日益明确,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各类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企业的成本管理从以前财务为导向的控制方向,转变成以经营为前提的成本控制。做好企业战略上的成本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内各种资源展开战略性的布局,首要任务就是将成本作为领先战略。无论企业在什么样的竞争环境下,采取哪种战略竞争,做好成本管理都是企业能持续发展的保证[2]。
3 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3.1 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在企业战略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是重要内容。通过价值链的分析,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项活动展开分析,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企业总体的战略目标。企业中的战略分析方式有多种,价值链分析是其中之一,在此过程中,应先将整个价值链上的活动加以确定,然后根据各个活动的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对比,最终才能确定在整个过程中,客户利益的增加点以及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关键点,进而找出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便利的通信环境下,降低了各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合作成本。与此同时,在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下,企业的价值链上存在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企业中产品价值在创造过程中包括两种类型的活动,即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中又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储存、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辅助活动中包括产品的研发、产品设计、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并不体现在某个单一的生产或者服务环节,而是体现在从产品的投入到生产完成的各个环节当中。产品中含有的价值是各个环节共同创造参与的结果。以电信运营商为例: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做好通信系统的维护,提高运营质量,是所有电信企业从事的基本活动。但是,因为特殊原因,导致通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等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不但会对网络运行造成影响,降低维护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增加电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所以,电信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运行维护的价值链体系,这样就可实现通过成本管理对相关的成本数据展开分析,最终得出产品的真实成本。
3.2 做好战略成本定位
在企业展开战略成本的管理过程中,战略定位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首先,分析产品实际的生命周期,并且调查产品当前占据的市场份额,根据实际的调研结果制定出发展对策。由于不同的产品拥有的生命周期各不相同,所以,对产品进行战略性的成本管理的方法也不相同。其次,进入重点成本管理阶段,从产品的设计以及营销方面,在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期间,成本管理重点是新品的研发以及售价;当市场逐渐成熟之后,或者产品逐渐退市时,就要将成本管理转向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方向。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方面,战略成本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通过产品原料、生产规模、使用技术等,最大限度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在此环节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产品质量、销售系统、营销方式等,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展现出企业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战略上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
3.3 展开结构成本动态因素分析
从战略成本的管理角度分析企业的结构成本的动态因素,可决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展开动态成本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的资源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如对高管成本的动态因素进行分析,应从成本管理角度加强内部价值链的联系,充分利用内部的生产力、劳动力等资源。与材料、劳动力等基础的活动成本的动态因素对比,其非数量信息较多,所以企业应在基本的经济条件下,对高管成本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不断提高成本变化原因的主动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存在“内幕控制”问题,评价客户不是企业的股东,而是管理层员工通过评价机构对企业的利益进行评估。评价是企业的资产以及负债基本信息的体现,如果此过程由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人员决定,就会导致评价的公平性缺乏,没有正规的评价过程,导致需求者根据不真实的评价报告,选择了错误的企业,出现了各种以薄利多销的市场现象,在评价过程中也产生了“柠檬效应”。因此,需要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在展开结构成本的动态因素分析时,也应将评价因素考虑其中,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3]。
4 提高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有效性的应用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理念
要提高企业战略成本的管理水平,首先应具备完善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树立明确的成本管理意识,加强企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确保在战略成本的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战略成本全面实施。在企业中定期举办战略成本的相关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此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案,确保其适应企业的发展。
4.2 深入研究成本管理的理论
为高效开展战略成本的管理工作,应增加此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不断突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桎梏,开拓创新。从当前企业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缺乏具有管理经验的理论研究人员,因此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此,应增加对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力度,结合实际管理案例,展现出战略成本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努力下,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班组、内部核算等管理经验。此外,我国的成本管理人员应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
4.3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在企业中,战略成本在管理的内涵上范围较广,其涉及到产品在拓展生命周期过程发生的成本,产品在研发、设计以及制造环节产生的成本,产品在使用期间产生的成本,除此之外,还包括时间、质量以及资本等成本。因此,在整个战略成本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按照整个过程,全面开展相关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既要掌握各种专业的管理知识,又要掌握最新的管理理论以及最优化的成本管理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成本管理的全面落实。战略成本的管理涉及范围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应展开全面的分析。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展开高效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样管理者就可对其中各项成本信息进行高效整理,为企业中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应拓宽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对手企业信息,在内部建立交互式的管理系统,逐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战略成本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4]。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同时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通过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做好战略成本定位、展开结构成本动态因素分析,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理念、深入研究成本管理的理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优化管理过程,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