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①

2019-01-28四川农业大学成宛芸

中国商论 2019年13期
关键词:部门培训文化

四川农业大学 成宛芸

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晶,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具有战略性市场地位。同时,它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问题无疑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当下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还期望能对我国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9月30日发布修订完善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版在保留原《准则》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主要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新要求。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准则》中的部分新增要求结合分析,不难看出新《准则》的发布与近年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层出不穷的状况有着密切联系。

现有文献往往是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对主要问题进行整体把握概括的资料较少。本文以下将对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治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总体较差,形势不容乐观。

大多数民营上市公司沿用“家族型”模式,股权集中度高,管理层未获家族认可,被区别对待;大股东与管理层利益未达一致,矛盾频发,对公司运作造成一定程度负面影响;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未获认可,甚至被忽视;公司员工工作效率低,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不强;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1.2 主要问题

专家学者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余澳(2010)研究后指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集中度高与股权制衡度低等情况,公司治理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中小股东的权益易受侵害。刘艳莉(2011)在研究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时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家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商冠男,应铮(2018)指出,建设具有特色的合规文化可有效防范合规风险。贾璐璐(2019)实际调查发现,员工培训过程中常出现培训无用、培训效果未达预期等问题。叶陈云,张琪(2010)提出制度基础的薄弱制约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与公司治理关联甚密的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内部各部门责权相互脱节严重的现象抑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影响公司绩效。内部审计本是民营上市公司对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实行监督并促使管理人员完善经营管理、为公司创造更高价值的关键部门,是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形同虚设,未能履行其监督、制约等应发挥的作用。

2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家族型”特点:“一言堂”“讲人情”“排他性”

多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前身是家族企业,由此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众多“家族型”一股独大的局面。尽管两会一层设立之初是以互相监督、制衡为目的,但事实证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往往被大股东控制,而大股东常常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而不为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的决定,或是凭着自己一股独大随意决策,给公司带来损失,亦即人们常说的“一言堂”。此外,公司发放股票向社会大众吸收资本,收获众多中小股东投资。然而,中小股东难以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作出决策,甚至只能任由大股东掌握命运。

传统家族企业变为如今的民营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国人一直以来都有“讲人情”的陋习,重关系轻能力,于是在任命公司骨干时往往推选亲近的人,对其是否有能力胜任工作并不作过多考虑,更不谈在公司内部进行民主选举。

家族企业具有排他性。家族成员不愿意将股权分享给“外人”管理层,将“老板”与“打工者”的身份坚持到底,彼此的信任逐渐消耗,大股东与管理层间的矛盾加深,管理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公司内部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2.2 公司文化建设不被企业家重视 缺乏独特性

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竞争的成败决定了一个公司生存的年限。十年生存期的公司依靠管理,百年常青树的公司依靠文化。然而,许多民营企业家对公司文化建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没能意识到,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应当建设自己的公司文化,并以公司文化去激励员工,规范员工行为。此外,公司文化应当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不符合时代变迁规律的公司文化只会限制公司未来的发展。

公司文化建设缺乏独特性。不同公司发展的时期与历程不同,这也说明了不同公司应该形成不同特点的文化。许多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文化趋于一致,缺乏创新,时代不断发展,自身却一成不变。不同于其他公司的文化,才会让公司员工感受到所在公司的目标和追求,才会让公众感受到公司独有的特色与价值。

2.3 员工培训内容与其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公司相关部门虽然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但并未或是未能了解到员工的真实需求。进行调查时,大多部门都是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让员工填写,许多员工为了应付只是随意填些内容便上报,上报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需求不一致,导致在培训时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下降,培训效果不佳。

公司没有对公司的有关历史、知识以及经验等进行归纳总结,没有建立一支专属于自家的培训队伍。因此,公司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时只能聘请外界专业培训机构。但往往培训机构介绍的培训内容与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匹配度并不高,事倍功半,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等的严重浪费。

员工综合素质未能得到提高,可能导致民营上市公司的收益不理想,使得职工教育资金不足。无法有效提高职工素质,公司利益可能再次处于低迷困境,产生恶性循环。

2.4 内审部门不独立 监督工作受阻

内部审计设立的初衷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自家民营上市公司的经济相关进行监督,那么可以认为它是具有一定威信的独立性质的部门。但事实上内审部门是向单位领导报告工作,对单位的领导级别负责,这意味着内审部门既不能对上级进行监督工作,也无法对同级实施监督。且事后监督的惯例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审部门发挥作用。另外,还有较多民营上市公司的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员工未能充分认知收到的工作相关信息,以致造成事故时相互推卸责任。除此之外,一些民营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未能辨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异义,对内审部门工作的认识陷入误区。

3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3.1 股东多元化 结构丰富化

民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稀释控股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将股权集中度控制在适中范围,例如实施员工福利计划,让公司员工持股;大股东适度转让股份,使持公司股份的股东更加多元化,结构丰富化。

3.2 注重管理层激励 提倡股权激励

民营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应当谨慎决策,事先设置严格的考核制度,在招聘时严格把关,对面试者各个方面进行细致考查。当下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依旧较为单一,对待除家族成员之外的职业经理人仍以薪资为主。不能同等对待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往往会促使高管做出损害公司利益以满足自身的错误行为。因此,应当平等、公平对待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成员,重视并适度提高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提倡股权激励以期有效激励带来的业绩成果。

3.3 坚持以人为本 公司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相结合

公司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当下公司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构建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符合自家公司制度需要的文化体系。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加强诚信建设,以诚信经营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以诚信经营为中心的公司规章制度。同时,应当明确社会责任,具有奉献意识与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无形中为公司员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3.4 完善公司培训机制 提倡知识技能的分享

公司应当对有关员工培训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计划,例如对培训需求的调查,应当注重调查方法,注重与各部门的沟通,确保得到的是员工的真实需求。同时要注重员工培训计划的进度,每一个阶段都要记录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满意程度,并请员工提出一些可改进的建议,逐步完善员工培训流程。此外,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公司应当规范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倡分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与他人的分享过程中,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或许优秀的员工离开公司,但由于知识在公司内得到传播和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损失。

3.5 明确人员责任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管理人员应当加深对内审部门工作的理解,由公司的财务总监主持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发现前段时间内民营上市公司在会计方面已经发生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对预计未来会发生的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如果公司内部财务总监与一些经理的观点避无可避有所不合,但只要明确各自所担责任,公司内部相互制约监督,相信也会有不错的成效。

猜你喜欢

部门培训文化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谁远谁近?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