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9-01-28福建省龙岩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张武昌

中国商论 2019年13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管理人员

福建省龙岩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张武昌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招纳员工不仅需要为员工提供物质保障支持,而且还需要结合员工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而社会保险就是企业许诺给员工福利待遇的一种重要体现。企业通过加强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吸纳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企业自身的良好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本文结合当前社会保险管理发展内容和当前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管理发展现状,为如何进一步优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1 社会保险概述

1.1 内涵

社会保险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责关系一致性的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来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一定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之后获取一定的社会福利待遇,在离开工作之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互助制度。

1.2 特点

第一,立法强制性。社会保险是政府部门以强制立法的形式来规定保险的范围、对象、缴纳标准、被保险权利等。第二,社会互济性。社会保险以经济补偿作为基本手段,通过缴纳保险费用来弥补因为风险而损失的基金。第三,经济福利性。社会保险以预防生活贫困为目的,通过企业、个人、政府三方缴费来进行财富再分配,从而达到经济补偿的发展目的。

2 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可,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让员工在真正意义上感到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够更好的让员工为企业服务,促使企业更好地完成自己战略的发展目标。而强化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则是对员工基本利益的一种维护体现,能够更好地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保险的实施保障了员工的权益,能够让员工更加依赖企业。第三,减轻企业资源管理压力。社会保险由社会、企业和个体三方共同承担,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在三方的支持下能够得到保障,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和员工的经济负担,进而能够让员工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3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和领导缺乏对社会保险管理的科学认识

从企业职工层面上来看,各项保险只有在职工年老、工伤、疾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之后才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可见,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职工在缴纳个人承担部分保险费用的时候会认为一些费用是自己现有的工资,保险金的缴纳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在年老和退休之后是否能够享受到之前所缴纳的保险金是职工所担心的问题。 员工对社会保险缴纳的担忧使其无法积极的参与到保险工作的缴纳中。从企业领导层面来看,在现行保险制度的规定下,社会保险是由企业、社会、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缴纳的,且企业负担较大,员工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都是由企业承担的,这使得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的产出,在经济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利于企业发展。

3.2 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在社会保险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但是在统一规划管理社会保险的过程中仍然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而出现这一现象和我国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数量繁多等密切相关,在高素质人口减少的影响下企业发展难以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最终导致企业基金工序失衡。在经营企业转变为企业的改革中,养老保险的基金缺口不断增大,同时,企业的破产也使得企业不具备缴纳保必要保险基金的能力。

3.3 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和服务机构不完善

当前,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的打造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第一,社会保险种类的增多加大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第二,员工年龄的较大差距使得企业以往的保险缴纳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在社会保险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设施机构不合理,社会保险管理不达标的问题。

3.4 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从事企业社会保险管理的人员大多不是社会保障专业学习人员。企业基于利益最优化的原则所招聘上来的社会保险人员从业素质参差不齐。

3.5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当前,一些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采取的仍然是手工录入的方式,从事保险管理人员只会简单的操作计算机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日益繁杂的今天以往的保险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4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发展优化对策

4.1 强化政策宣传,增强企业员工和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的科学认识

为了能够促进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在打造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企业和职工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科学认识,比如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来企业讲解社会保险知识、创办社会保险宣传海报等让职工认识到缴纳社会保险是保障个人利益的一种长远性行为,在员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能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保险的缴纳中。企业领导则是需要认识到社会保险缴纳是保障员工权益,增强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关键,通过为员工缴纳保险能够有效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4.2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确保保险金的收支平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确保各项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落实。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来完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在社会保险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来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引导和支撑。另外,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养老保险的监督力度,结合时代变化情况来不断修改和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内容。

4.3 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 系和机构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比如岗位责任制度、公开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有效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另外,在开展社会保险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增强保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到自己工作的成效,让每一名参保人员了解自己的参保情况。另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推进企业年金的建立。企业年金又称之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不仅可以提高退休之后的生活水平,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加强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稳定。

4.4 强化对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培训

企业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作为从业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提升社会保险从业人员基本业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增强员工对个人价值的认可,帮助社会保险管理人员能够较快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在日常的社会保险管理中需要强化保险管理人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工作服务意识。

4.5 实现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打造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网络系统,在网络系统的作用下帮助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在保险管理出现变更的时候,在通过经办人员的审批之后就能够借助网络系统来及时更改保险管理信息。

5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不但关系着企业员工的生活,也关系着企业与社会的稳定,必须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企业领导和保险管理人员缺乏对社会保险工作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保险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在认识到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更好地强化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管理人员
社会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